03.03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吕布向曹操求饶,而刘备落井下石的行为?

老师我凳子上有钉子


刘备的行为,是自己深感受到吕布毒害之苦的应急反映,不论何时何地,夺取人家的衣食父母,妻子都是大仇大恨。刘备在吕布三返五次打击下丢徐州,丢豫州,丢小沛,丢下邳。到和曹操干辛万苦浴血奋战才擒获仇人,没有了话,无恨无仇是人吗?不能亲手杀捉吕布,杀吕布报仇,己是人生极大耻辱。再看仇人傲慢公堂,异想天开想成为坐上宾,那个男人受得了,那个男子会没有怒气冲天,应急暴力,是人吗?新仇旧恨会有好话诗歌吗?三国中只是轻描淡写几句带过。生活中丶刘备,关羽,张飞会善罢干休吗?不是落井下石,是要吃肉,喝血,挖心。才能解恨除忧的。只是陈寿是记录历史大事,不记生活细情,写得简单多。使吕布有形象,似大人。刘备友却成无恨仇的,落井下石的小人。是三国演义的败笔和三国志随笔。就历史真实而言,吕布是万死难得,曹操的愿谅的,有不共戴天的间接杀害父母的天似大仇,更有夺取曹操衣食父母兖州之地大之恨,更是仇恨深似海。比刘备的仇恨沉重的很多。在曹操与陶谦争取徐州决战中,吕布和陈宫张邈张超许汜王楷联合叛乱,使曹操无时机去接取父母,使陶谦可得以机会。杀了曹操的父母兄弟很多家人,长时与吕布多次激战不胜,牺牲多少战土,有迫使曹操有投奔袁绍的思想,是多亏程昱叫醒阻挡曹操没有去成。

曹操早在董卓专政时代,就应该和吕布相识。董卓倒行逆施,焚烧官室劫迂天子,海内震怒。不愿合作,舍弃典军校尉的曹操,逃出京师洛阳,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黄卓和邦凶吕布。并在战争中,流失所伤,差点无命,幸得曹洪所救幸免于难,早就是生死敌人,在报父母之仇,雪灭取夺衣食父母的恨中。曹操用血战五年时间,才在198年九月曹操用水灌城,吕布军队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势大势已去,下城投降。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但刘备在一旁却急忙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阴和董太师的。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的。曹操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何开启话语,吕布半是不解,半是恨的说”真是想不到,我对待各位将军们如同手足,他们竟然会串通起来,背叛我。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哪里得罪了他们。曹操才想起来说。你对他们好,却没有好过对他们妻子。他们前方打仗。你后面常常胡搞他们妻子。他们恨不得吃你的肉,扒你的皮,如令造反有错吗?(布待诗将厚也,诸将恒急叛布耳。太祖月卿背妻爱诸将妇妇,何以为厚布默然)最终吕布被操缢杀下邳白门楼。刘备的恨是应急反映。报仇雪恨时刻,不会有温馨感觉的,曹操当然无法当众,再对控诉吕布万恶,用他们恨不得吃肉扒皮的,而表达了满腔仇恨。曹操手下人,又是如同刘备一样,在等待吕布陈宫高览之死的。五年多的战争,是曹操和部下用鲜血拚杀胜利用最长时间的才擒获的人。当然那时刘备恨牙根麻了,说不话来了。会放吕布成为朋友吗?那么多部下牺牲用鲜血换来胜利会答应吕布能活吗?不是刘备说了什么,曹操才绞死吕布,是吕布一贯为恶多端 助纣为虐,早就人们深恶痛绝要杀死他。从历史看,是袁绍要杀死他,袁术也要杀死他,不要说刘备了。连他部下都要杀他的人。曹操会放过吗?在如此的吕布必死无疑情节下曹操会放弃报仇雪耻,放吕布一马?他能答应?刘备能答应失了一眼晴夏侯惇,能答应吗?自己部下能答应?吕布归降来战土才答应吗?都不答应曹操不答应,刘备不答应,手下的人都不答应,吕布没有活路,死定了。还谈什么统一战争用他不用。是笑话,没有人想说。也不会说鬼话。吕布是东汉未年的历史名将但没有信誉没有信念认贼作父由叛乱作为没有理想追求最后身败名裂。


ww3721王建文


原文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 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 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 记辕门射戟时耶?”忽一人大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众视之,乃刀斧 手拥张辽至。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首先吕布自我感觉良好,求救于刘备,刘备内心打着小算盘,吕布不能为他所用,曹操更是心头一座大山,然后吕布自荐于曹操,但是吕布个性还是有的,既不求饶,还在大言不惭,公为大将,布副之,想的很美,丝毫没有委身曹操的意思,且曹操志向也不是为将,所以吕布犯了3个错误,其一、心态还没调整好,自我定位过高,即为败将,要么不言,要么尽节,其二、丝毫没有为先前作为进行反思,杀丁原、杀董卓、夺徐州,这里厉害关系都没分析清楚,心思单纯。其三、野心不死,还在叫嚣天下不难定也。给人反感。

其次刘备此刻心里的对于天下局势烂熟于心,那些人性格、个性等等非常了解,对于夺徐州的吕布恨之入骨,又不能为其所用当然欲除之而后快。

再次曹操此刻还是比较看重刘备,至少此时曹操暂时没有异心,一心为汉室江山,不过他一心情愿以为刘皇叔和他同心,不会想到,刘皇叔怎么可能甘心居于人下。所以问于刘备。

再次,曹操这么有主见之人对于吕布还是非常了解的,有勇无谋,好大喜功、私心极重,变化无常,说实在的曹操需要这样的人才吗?根本不需要,曹操需要的是完完全全听从他命令的人。这点有点类似于蒋校长。所以曹操问刘备,刘备借曹操之手报徐州之仇。与其说是刘备借刀杀人,不如说曹操祸水东引,把责任推给刘备。两人心有灵犀,吕布必死。

最后说吕布能不能帮助曹操一统天下,难,曹操兵强马壮,高手如云,根本没有吕布的位置,两人性格向左,很难统一共事。搞不好又一次叛变。如果曹操能令吕布改变,情节可能会变。


姬小鱼


这个就得从刘备的身材说起了,刘备大约有1米72的样子,在当时应该也不算矮,只是有些手长腿短,手可以垂到膝盖上。


——大概因为刘备对自己腿短有些自卑,所以他这一辈子都喜欢和腿长的人结交,你看他的好哥们关羽(身长九尺)、张飞(身长八尺);大他5岁的赵云(身长八尺)、小他20岁的诸葛亮(身长八尺余),小他十五岁的马超(身长八尺余),这些人都是大长腿。



而他的两个主要对手,都是小短腿。

其实你看那曹操(身形短小)对他多好,又是推荐又是封官又是请客吃饭,他还是跑了。一开始孙权(长上短下)对他也不赖,不但把地盘借给他,还把妹妹也嫁给了他,本指望他留下来防御曹仁,他却还是跑去益州自己单干了。这能不让曹、孙心寒吗?他们可都是想拉刘备一起干的呀!



因此其实一开始刘备对三国第一大长腿吕布,那是崇拜的不得了呀。所以当吕布穷途末路来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马上像小迷妹见到了大明星一样,要不是手下关羽、张飞反对当时就想把徐州让给吕布啦。



谁知道后来吕布不但夺了徐州,还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

可吕布终究不是曹操的对手,最终被打得开门投降。

而曹操这个人是非常欣赏刘备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所以杀吕布的时候难免要询问一下刘备的意见。



刘备这时候表面上呵呵一笑:君不见董卓与丁原尔?内心的潜台词却是:我老刘得不到的大长腿,谁也别想得到。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吕布这样死在了刘备深深的爱与恨之中。


当然,要说曹操得吕布就能统一天下的话,那就纯属痴人说梦了。曹操、孙权、刘备手下比吕布厉害的角色多了去了,天下哪有那么容易统一的。


自家讲谭


如何看待吕布向曹操求饶,刘备的落井下石行为?



提问说的这件事,在三国志,后汉书各传记中,有多种说法,主要有祈求怒骂说,悲壮英雄说,刘备撺掇说,王必无视说等。比如,三国志--吕布传载:【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兒最叵信者】这里说,本来吕布露出投降之意, 曹操心中迟疑,刘备的一句话,断送了吕布性命。



而后汉书--吕布传载: 【布怒曰:“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成忿惧,乃与诸将共执陈宫、高顺,率其觽降。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这里说,吕布怒斥部将候成:我下令禁酒,你却聚众饮酒,难道是借饮酒图谋吕布?候成恐惧之下,与诸将合作,抓捕陈宫,高顺并率部下投降。吕布领随从登上白门楼,见曹兵围攻紧急,吕布竟然一副英雄大丈夫气概,让左右取自己首级,去献给曹操请功领赏,左右不忍心,吕布没办法,只好自动下城投降。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吕布祈求曹操把绑缚松动一下,曹操征求意见时,坐在旁边的王必不太同意,曹操半开玩笑的说,孤欲松动,长史不答应,奈何?这王必是曹操的秘书长,地位较高,虽不说一言九鼎,也影响很大。

由此可见,刘备的那句话,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因为刘备当时在曹操那里没啥地位,而且除了不是战俘,身份和吕布还有相似之处,属于被猜疑防范的对象。

回归提问:要说刘备的用心,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对吕布乘刘备外出,袭击夺取徐州的报复。因为如果没有吕布这一捣乱,说不定刘备会接应到汉献帝刘协,那对刘备的事业可不是一般的影响。(11:41)


流誉后


刘备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吕布,丁原把他当儿子,丁原最器重的人,结果呢?董卓一忽悠,吕布反手就把丁原火并了,投靠董卓。

投靠董卓后,董卓也把吕布看做最得力的部下,很器重他,结果呢?王允一忽悠,吕布就火并了董卓,董卓当时就废了。

吕布又投靠刘备,刘备也器重他,结果呢?刘备差点被打翻船了。

之后曹操捉了他,还想重用他,刘备一忽悠,吕布废了。

我不知道以吕布的经历和作风,你凭什么相信,曹操可以驾驭他?

这就好比一个女人,嫁了三次,三次都是红杏出墙而离婚,最后遇到你,你还想娶她,并且相信她会忠于你,

刘备说的有道理,“芳兰生门,不得不锄”,即使吕布是第一猛将,你驾驭不了他,就只能废了他、

至于说刘备这么做有没有问题,肯定没问题啊,打天下你谈道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何况谈不上不道德,

至于曹操用吕布能不能得天下,这并不是一个武将能做到的,

即使吕布从今以后从良了,改邪归正,忠于曹操,曹操也不可能得天下。

汉末魏晋南北朝厉害的将领多了去了,但就是乱了400多年,没人可以统一,天下没有一统的趋势,如果天下有一统的趋势,大隋随随便便就统一了,好像也没有了不起的战神吧?


南朝居士


刘备这是落井下石?绝对不是,其实刘备也是受害人,这是一场由曹操主导的大戏。

吕布骁勇,天下尽知。可一向爱才的曹操,却对吕布痛下杀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曹操放着身边众多的谋士不问,独独询问刘备,这是为何?

吕布被擒后,请求刘备为己求情,刘备也点头默许。可是,当曹操询问刘备意见时,刘备一反常态的回答,“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就是这句话,决定了吕布的生死,同样的,也使刘备背上了虚伪的骂名。

但要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此事真的不能怪刘备,他也是受害人之一。

吕布反复无常,多行不义,必不可用;

吕布残部未灭,军心不死,必不可放;

吕布豺狼猛虎,多生事端,必不可囚。


如此这般,吕布的结局早已注定,有没有刘备,吕布都会是死路一条。只有吕布死了,曹操才能除以心腹大患,刘备才能报仇雪恨,而曹操明知故问,意不在吕布,而在刘备。

其一,名正言顺,不失人心。曹操想要收服吕布残部,但恐杀害吕布,失去人心。如果借刘备之言,不仅可以名正言顺,还可以祸水东引,将杀布之仇与刘备平分。

其二,试探刘备,恩威并施。在朝堂之上,冒死逆曹者太多了,所以曹操不仅仅要试探一下刘备,还想将刘备收为己用。询问刘备,刘备言杀之则反义,言不杀则反曹,一问两难,刘备势弱,为了保命只能弃名。再说了,吕布与刘备私语时,曹操可是在旁边看着呢!你这个时候要是为吕布求情,不是没事找事让曹操怀疑自己嘛。

其三,施礼于备,以收其心。曹操询问刘备,是要向刘备传递一个信息,我曹某人对你刘备是非常看重的,我帐下军师无数,我不问,偏偏问了你,将你奉为上宾,你要知趣,要识时务。以后呢,就跟着我好好干吧!

反观刘备,势单力薄,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选择顺从曹操的心意,这也是曹操高明所在。刘备心里恐怕非常憋屈,徐州呀,那是我刘备的徐州,你曹操白拿不说,还要坑我一把,陷我于不义,天理何在呀!
总结一下,此事并非刘备落井下石,实乃曹操之阳谋。曹操莞尔一笑,“玄德兄小心,前面有个坑。”刘备回眸一笑,“多想提醒,我知道。”然后刘备眼睛一闭,纵身而下。真可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古今注


白门楼杀吕布。说白了,就是刘备借刀杀人。那么刘备为何要借曹操之手除掉吕布呢?这就要从刘备于吕布的恩恩怨怨来说了。

坦白说,吕布的身上有缺点。而且,缺点还不少。另外,吕布头脑简单,武功高强。这种人,最利于刘备曹操这样有头脑的人加以驱使。说白了,吕布就是打天下最好的马前卒。

吕布的污点就是杀干爹。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托生到三国,有三样人不能做。第一,吕布的干爹。第二,马超的亲人。第三,张飞的部下。呵呵,有点跑题了。坦白说,不论是丁原还是董卓。他们都是称霸一方的军阀。连枭雄都称不上,更别说英雄这两个字了。先说丁原,在军阀里面,属于资质比较平庸的人。说白了,跟韩馥张藐之流一样,自保有余,开发不足。他要想笼络人心,特别是吕布。只能动以亲情。因为如果要封官,其他诸侯比他要高得多。随便丢一个什么大将军的头衔,就能招走吕布。因为丁原自己都没做到大将军的位子。所以,吕布杀丁原,也有他认为说的过去的理由。当然了,这个理由我们世人都不同意。因为吕布杀干爹,违背了中国人心中的道德底线。接下来,杀董卓也是处于类似的道理。我之所以说吕布头脑简单,是因为他做过的事,三国其他诸侯也有做过。但为什么后人却都只是骂吕布而不骂其他人呢?因为其他人都为自己的卑鄙行为找了个相当响亮的理由。正是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封堵了世人的嘴。而吕布却恰恰倒在了做事的借口上。

接下来再说刘备跟吕布的恩怨。他们第一次碰面,(有记录的)虎牢关前的大战。在刘备他们出场之前,吕布已经干掉了一茬子敌人。要说不废体力,那是胡说。也就是说,吕布已经是打过好几场了。接下来刘备他们出场。而且一上来就是三打一。大家说,这不是耍流氓吗?说群殴吧?正确。刘备一群殴你吕布一个。说单挑吧?也行。你吕布一人单挑刘备一群。大家说,这是不是耍流氓不讲理?碰见这种局面,吕布就是败了,也是虽败犹勇。刘备他们胜了,也是胜之不武。这件事情就我个人看来,关羽张飞是真心想杀吕布。而刘备则是出面救吕布。因为他在战场上看到了吕布的价值。说的简单点。刘备看着吕布的战绩,心中充满了喜爱。就像他喜爱马超那样。但此时的刘备连个最微小的官职都没有。此时刘备仅有的也只是刚做好的广告,没落的皇室成员身份。而他也知道,这个身份对吕布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时刘备的身份连吕布的第一任干爹丁原都不如。所以说,此时的刘备虽然对吕布是喜爱有加,但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所以,他想要收留吕布。至少是想跟吕布交朋友。所以,他要从关羽和张飞的手中救吕布。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邂逅。这从后来他收留吕布就能看出来。可以这么说,从虎牢关邂逅到吕布夺刘备的徐州时止。刘备一直是再用自己的仁义之举感召感化吕布。但他却恰恰忽略了一点,吕布在这些年里,没有一个好老师教他。他跟着董卓学坏了。在刘备看来,吕布占据小沛,刘备同意了。跟张飞打架。刘备忍了。趁刘备攻打袁术而抢夺刘备的徐州。掏刘备的后档,刘备第一次对自己收留吕布的举动产生了那么一丝的悔意。辕门射戟,吕布的举动让对他心仪已久的刘备开始寒心了。率众攻打刘备。屁滚尿流的刘备被吕布这个恶婆娘给撕扯的颜面扫地。算了,算了。这败家的蠢婆娘不能要了。离婚。坚决离婚。可以说,此时的刘备对吕布失望到了极点。

接下来,就到了白门楼了。随着吕布的战败,陪嫁丫鬟们头插稻草陪着吕布一起押了出来。吕布的奶妈陈宫由于以前跟买主曹操有过一夕之缘,而曹操也很念他们的旧情。但陈宫羞愧难当,选择了自杀。面对一帮子俘虏,曹操要立威。所以第一个陪嫁丫头高顺给作了表率。第二个丫鬟张辽也被刘备等人给联名保了下来。吕布一看,再嫁还有机会。于是他恳求昔日的前夫刘备,求他给现任的准男友求个情。要说吕布,没头脑,还真是没说错他。典型的记吃不记打。此时的他求谁都比求前夫刘备强。而刘备呢?此时心中正在拼命问候吕布的十八辈祖宗里的全部女性成员。偏巧吕布还来求他。刘备心中冷笑道。好,我帮你。我帮你。。。。。。才怪呢?MD,我这么宠你,你都不让我近一指头。曹操刚一来,你就为他铺床叠被了?

正所谓爱得越深,恨的越切。这才有了,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另外,刘备要杀吕布的真实原因就是曹操。前面说过,吕布遇人不淑,没有好老师教他。现在则不同了。吕布有了曹操这个比自己都优越的老师。吕布一旦跟了曹操。接下来天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刘备不敢往下想了。因为后来区区一个张辽,以八百人就差点让统领十万人的孙权差点投胎。吕布要是嫁给曹操?那还有刘备什么事?还有天下诸侯们的活路吗?所以,站在刘备的角度。吕布非死不可。不要忘了,古代领导对优秀人才的铁定法则。当用则用,不用则杀。以绝后患。君不见项羽放跑了韩信,最后落了个垓下悲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吗?


风雨中的梅云


攻破下邳城,曹操和刘备坐到白门楼上。吕布被绑得太紧,请求绑松一点,曹操说:“缚虎不得不急 。”想想关羽刮骨疗毒,神态自若,可见有多不怕疼,意志就有多强。一点痛都不想忍的人,也别指望他能有多忠义。

吕布见宋宪等投降曹操的部将站在曹操身侧,问他们:“我待汝等不薄,汝等何忍背反?”宋宪答道:“你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吕布无言以对,做了阶下囚还不还知为何而败,还需要人告诉他。

陈宫被徐晃押过来,曹操劝陈宫归降不成,挥泪斩之。和多年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都有承诺善待老母之举。曹操哭送陈宫下楼之时,吕布大概从曹操善待陈宫之举中看到希望,请刘备为他说情,吕布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没有拒绝,而是点了点头。

曹操回来,吕布对曹操说:“明公(曹操)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于是曹操向刘备征求意见,而答应为吕布说情的刘备没有为吕布说好话,相反却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吕布目视刘备说:“是儿最无信者!”曹操命牵吕布下楼缢死,吕布回头对刘备说:“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想想吕布的表情,一定咬牙切齿吧。

吕布求生的之一幕正好被押解过来的张辽看到,张辽大声道:“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作为吕布下属的张辽看不下去了,大声喝斥吕布贪生怕死没有节操。

至此,曹操杀吕布的所有理由都呈现出来了。高顺不乞降,张辽不乞降,陈宫不乞降,都是视死如归,而吕布却乞降了,还瞅着空子走刘备这个后门,真是节操掉了一地。吕布不但怕死,还怕疼,被绑得紧了竟然还请求松一点。吕布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听从妇人之言,连一点疼都不想忍,这种人怎么能让曹操放心使用?杀不杀吕布,曹操心中已有答案,但他还是要问一下刘备。

刘备先是答应为吕布说好话,到曹操征求意见时却揭发吕布的黑历史,吕布破口大骂刘备,曹操心里却乐开了花。忘恩负义的吕布有理有据地怒斥刘备忘恩负义,对曹操而言,这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绑着的吕布臣服于阶下,请求为曹操效力,渴求人才加盟的曹操再杀吕布就不够大气了。杀吕布这样的名人不利于曹操的口牌,不利于曹操壮大势力,而吕布又最好得杀掉,怎么办?借刘备的嘴!杀吕布的锅让刘备背,曹操既顺理成章地除掉了背叛成性的吕布,又不影响他的招降纳叛的胸襟气度。果然是天下奸雄。

刘备是个大滑头。想当年刘备好端端的徐州,被吕布乘虚而入抢了;无奈蜗居小沛,不管什么原因吧,还是被吕布赶走了,只能寄身曹操屋檐下。刘备心里恨死了吕布,但吕布请他帮忙说好话时,他点头答应了。这绝对是敷衍,估计曹操不征求意见,刘备就不说话,就当没有这茬事。但曹操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让刘备背锅,估计刘备内心有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但他还是欣然地接过黑锅。说出曹操想听的话。没办法,人在屋檐下,被利用也是价值的体现。面对吕布歇斯底里的叫骂,刘备是什么表情?各位脑补吧。

如果吕布不死,会不会帮助曹操统一天下?我的看法是不会。

吕布是什么德行,曹操深有体会。吕布叛杀丁原、叛杀董卓,给曹操背后一刀后又给刘备背后一刀,结交袁术也是言而无信地玩辕门射戟偏袒刘备。这种人怎么可能让他统兵一方?白门楼的表现充分说明吕布已无统兵的威信,部下都不会看得起他,他只剩下匹夫之勇,而匹夫之勇从来不能左右战役的胜负。那么曹操只能把吕布作为保镖的角色,就像许褚一样。许褚何其忠诚,吕布又何其无义,他杀丁原和董卓之后,做保镖都没人敢要了。这么想来,只能杀掉。


龙久于池


有人认为,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刘备就应该对其感恩戴德,这种想法简直就是搞笑。

吕布为啥辕门射戟?因为刘备率军与纪灵对峙时处于下风,吕布出于唇亡齿寒的目的不得不救。刘备为何会处于下风?因为大军征战在外,突然老家被人艹了。被谁艹的?吕布啊!说刘备忘恩负义的人,难道你会对那个把你打个半死然后帮你打个120叫救护车的人感恩戴德?世界上应该没有这么蠢的人吧?

刘备不蠢,对夺了他辛苦半生,好不容易得到基业的吕布,自然恨不得寝其皮,吃其肉。

所以,在吕布向曹操求饶,曹操心有犹豫时,立即谏言“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彻底打消了曹操的爱才之心,把吕布送上死路。当然,吕布之死,主要还是他自己作孽太多,自作孽不可活,古人诚不我欺!


老贝


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吕布,三方的斗智行为。

吕布乃一方诸侯,他曾依附董卓、王允等,最后自立一方,成为诸侯,并获得一定基础,是三国前期较强实力的一派。他的力量,为当时各路诸侯所知。

吕布与曹操交战,在白门楼为曹操擒获。接吕布能力,倘若真能为曹操服务,真是如虎添翼。作为想干一番大事的刘备,则是毫无机会的可能。因此,对于吕布向曹操求饶,采用落井下石法,剪除一个对手,就是较好方法。

在曹操一方,他当然喜欢吕布,因而有收归己用想法。而刘备这个提醒,当然及时。对于一个三心两意的“三姓家奴”,留在身边,可能是隐患。因此,果断下令,斩杀吕布。

三国前期,各路诸侯斗智斗勇。是当时各方各自利益盘算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