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独家分析」国储拍卖压力大 湖北新豆上市难现往日“风采”

受国储陈豆价格冲击,农民与贸易主体的收益出现严重“倒挂”,建议适当延缓拍卖节奏,让现货库存有一定的释放过程,防止豆源劣变而浪费资源。

关内外食品豆源供应充足,其行情已贴近进口豆港口分销价;市场在环保治理“回头看”的高温季节,生产量再度下降。由于关内外大豆价格大幅走低,且供应链难以断裂,令湖北新豆失去了“往日风采”。因市场观望加重,产区收购热情受挫,收购价格大幅走低,产区出现“过夜即亏钱”现象。

养殖复苏缓慢

现货受挫增压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贸易战真正打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担忧情绪基本释放完毕。近期国内巴西大豆入关量将表现集中,加上国储陈豆继续拍卖,国内压榨豆源充足,对美豆开征关税的影响力较弱。受生猪养殖业持续亏损影响,养殖户补栏热情受挫,饲料企业对豆粕采购谨慎,许多中间贸易商及终端消费企业均大幅降低库存,导致大豆压榨企业粕类库存加大。

多重因素对国内豆类现货释放带来制约作用,特别是国储陈豆持续拍卖,除导致现货价格难以波动外,在高温高湿的夏季,豆源分散在农户及贸易商仓中,保管难度增加令商品豆源劣变升级。

上周,临储大豆拍卖49.5万吨,仅成交14万吨,总成交率28.29%,成交均价2993元/吨。

本周(7月25日)仍有50.12万吨大豆进行拍卖;另有进口豆油4.37万吨在浙江、安徽及广东同时拍卖,其成交结果有待观察。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频繁拍卖,多轮结果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中美贸易战已无法拉动需求上升。有关数据显示,大豆结转库存下降不明显,而国内沿海主要油厂豆粕库存近期一直处于偏高状态。油企压榨量增加,导致豆粕库存继续增加,目前已有一些油厂因豆粕胀库而停机。

建议适当调整国储陈豆拍卖节奏,让国内现货库存适当降低,防止国内外难以预料的气候因素形成不利条件出现,尽可能地留足防御空间,从而提升农民及国内现货贸易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减缓国储陈豆释放对现货市场形成的压力。

东北无力抗衡

行情稳中趋弱

由于食品加工市场受环境治理“回头看”影响,各地加工量在高温季节本来就低迷的状态下进一步下降;国储陈豆拍卖让现货市场缺失了流通渠道,许多赌市豆源经现收货源价格冲击后,已无力抗衡,导致行情降至低点后稳中趋弱。关内豆源尚未断档,且价格优势较强,对东北豆向下游输入形成了“拦路虎”,因此,东北产区这种现象仍将延续。

国储陈豆对食品市场的影响较小,而蛋白企业的需求则被其取而代之,同类现货豆源的价格优势难以与其抗衡,这类豆源的滞流对食品大豆价格形成拖累。上周末,主产区黑龙江境内4.5~5.0规格、蛋白含量40%~42%之间的商品塔豆主流车板价在3500~3640元/吨之间,6.5长孔或7.0以上圆孔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装车价多在3700~3840元/吨之间,部分单收的高蛋白品种如“黑农48”“东升7号”等多在3660~3700元/吨之间,品种价差多与运输优劣势相关联。蛋白类豆源装车报价3400~3480元/吨,与国储陈豆相比,缺少价格优势。

产区贸易商收购热情明显下降,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多数商户以去库存为主。连日来,东北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除对豆田形成内涝外,仓中大豆的保管难度也大幅增加。因此,贸易商出货热情明显高涨,许多赌市豆源亏损加大。

沿淮收购临尾

市场谨慎补缺

沿淮地区大豆行情大幅走低,加上产区收购商收购时分级严格,市场对价格和质量的认同度大幅改观,出货量明显提升。本周起,各地收购量将陆续减少,区域现收优质豆源库存大幅下降,行情随着收购量减少也明显趋稳,但仍有较多劣质豆源库存在个别商户仓中,已成为“累赘”。

由于产区持续高温,收购量大幅减少后,各地收购商陆续选择歇业,部分小户仓中余下的少量豆源,开始通过不同方式向大户转移,但市场对产区的情形仍有恐慌表现,导致部分经营商库存微弱,却又谨慎补库。

湖北早熟豆价格难以让加工商接受,中熟豆上市需到8月中旬,届时产区气候变化仍难预料。因此,建议市场经营商不要过分纠结,如此低廉的陈豆价格可适当考虑补库。即便湖北中熟豆上市后流入市场,但由于没有经过“熟化”过程,需要掺兑陈豆才能保证其出品率。

沿淮各集散地大豆收购量大幅下降,加上库存已不明显,价格已陆续企稳。剩余的少量优质种源装车价徘徊在4000~4100元/吨之间,二级豆装车价多在3700~3900元/吨之间,但对于报价太低的货源,市场经营商需注意其质量。

湖北早豆价昂

收购情绪低落

关内外豆源充足,且价格低廉,以致市场对湖北早熟豆的“热宠”大幅下降。产区气候有利于收割晾晒,随着收割面积增加,入市采购较少,各地收购商心理谨慎程度明显升级。区域间提前参与收购的商户,面对日渐下跌的行情,“隔夜亏”的现象促使这类商户“半遮半掩”地收购。

受此影响,许多没有参与收购的更加心慌,市场询价的有,但真正要货的却少,“高收低卖”现象加剧。截至上周末,产区毛粮收购价已由零星上市时的2.65~2.70元/斤跌至2.45~2.58元/斤,装车报价由2.75~2.80元/斤跌至2.62~2.68元/斤。产区虽有报价,但发货较少,这种“有价无市”现象将继续延续。

面对产区下跌的大豆行情,市场商户谁也不愿提前涉足,产区收购商也对这种局面产生了同感。随着时间推移,早熟豆释放延缓,距中熟豆集中上市不足1个月,早熟豆与中熟豆交织,对行情有相互“拉扯”的可能。

「独家分析」国储拍卖压力大 湖北新豆上市难现往日“风采”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独家分析」国储拍卖压力大 湖北新豆上市难现往日“风采”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