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玩手机成瘾,家长们到底该如何是好?

汪少山


有一句话叫: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这不是危言耸听!手机已成为一种新鸦片,正毁掉越来越多孩子的健康和未来!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单纯的,一切的不良习惯都来自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看玩手机的问题,或许能给家长一些警示:

一、放纵孩子的天性等于放纵恶魔

在当下的中国,有一种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很多家庭把孩子捧上了天,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要什么给什么。他们把这种释放孩子的“天性”的做法当做必然、当做合法、当做理所应当。就手机来说,很多孩子从姗姗学步就开始玩手机,很多家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更有甚者,好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手机。殊不知,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熊、野蛮、没教养、没规矩成了这类孩子的最好代名词。到头来,他们又会因为孩子沉迷游戏、沉迷手机而耽误学习和影响身体健康而焦头烂额了。

孩子身上的天性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辩驳、不可压制。但是,作为成年人必须清楚,天性有好有坏。应该承认,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这样的孩子眼中没有规则,到了一定时候,家庭和学校谁都管不了,一些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

二、用手机满足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行为是一种短视行为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从来都不缺少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精力和知识方面的缺乏,而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但是也绝对不能让手机代替家长的存在。不应怀疑,很多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但很多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但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无数事例说明,玩手机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的影响,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或者一个把孩子的教育交给手机的家庭,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很多时候,手机的吸引力远大于学习和对身体健康的注意。父母放弃自己的责任导致了孩子的不求上进,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无作为的父母。

三、心中有规则,未来好人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爱孩子,无可厚非,但爱不等于放纵。其实,任何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一些人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重要的一点,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小就必须给其立规矩,培养良好的习惯。手机等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不可避免,但不良习惯可以避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越早越好,与此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必须有自己的底线。很多时候,家长的“不狠心”才是摧毁孩子人生的致命因素。







百炼锋


孩子玩手机成瘾都是我们家长教育的,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是看电视成瘾,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孩子依赖手机了,说白了就是家里玩手机的氛围太重了,当孩子还小时,就黑天白天的看着家长玩手机,孩子在潜意识就对手机感兴趣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展现出了爱玩的天性,对手机更加好奇。

其实让孩子摆脱手机很简单,只要你意识到孩子玩手机的严重性。孩子玩手机不要突然阻止,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这样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让他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正确地引导和规定,让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

和你孩子达成协议,每次玩手机你都要和孩子事先规定好,比如写完作业能玩10分钟,就十分钟,到时间就要收回,如果孩子不给,就让他知道,不守诚信以后就在也不给玩手机了,同时把做人的道理也交给了孩子。现在的手机都有儿童模式,给孩子玩手机时给他使用儿童模式,你可以把儿童模式设置成可以游戏中带学习的应用让他玩,可以选些特质的动画片让他看。


武汉加油97


如今手机成为了每个人的必备用品,不光是大人,很多的小孩子也都配上了自己的手机,甚至有的小孩的手机不比大人们用的差。

手机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比如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联系孩子,但手机里的各种内容也比如游戏也慢慢缠上孩子们。那么,怎么防止孩子迷恋游戏呢?其实原则上讲,你是防不住的。大人们都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更别说小孩子了。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健康的使用手机,正确认识手机,做到不迷恋不上瘾就行了。

我从以下的几点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家长们要自己做好模范,给孩子做个榜样——在孩子的成长期间,其行为举止方面,基本都是家长教育孩子,孩子总是通过模仿家长来了解外界和认识世界。完全可以确定的说,大人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眏他的眼睛里,写入他的思想里。比如很多家长自己就整天抱着手机不离手,吃饭看,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那孩子为什么要在意你的良苦用心呢?

二、多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让孩子有事可忙,提升孩子应对新学期的学习机会,能让孩子超越同班同学的一段重要经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支持他做的喜欢的事,让兴趣动力超越手机游戏上的动力。比如我自己只要在家,孩子闲的时候,我会跟他一起来搭积木,搭多米诺骨牌游戏等等,孩子一样玩的很高兴,如果他没有兴趣爱好,那自然也是家长的失职,想办法拓展孩子的课余生活,让他接触可以培养兴趣的新事物。孩子几乎不会拒绝课余时间的各种外出活动的。

三、父母的的陪伴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比较爱玩游戏,很大一部分责任是来自于父母,父母如果放下手机,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一般也不会抱着手机玩的。

四、孩子第一,多出去看看——到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出去转转,对孩子写作都有好处,见识面广,这样孩子有了足够得陪伴,对以后的手机诱惑自然就是一件小事了,大人要想玩,等到孩子上学不在家,或者晚上睡觉在玩,希望家长们一定做出孩子的榜样来。

五、让孩子正确认识手机,进行引导和规定,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这一代的孩子们,他们是数码产品的原住民,让他们不用手机和数码产品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让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要控制孩子的使用时间。孩子爱玩手机,需要适当的控制和规定,每次在玩手机之前,要和孩子说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者是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才能玩一次手机。

六、从健康角度考虑每次玩手机,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最多10-20分钟。因为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容易使眼睛疲劳,易引起近视。孩子玩手机,不能在手机里面让孩子不停玩游戏,可以适当的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动画片,或者是听听音乐等。


旅游思享


@于当今社会而言,这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讲,想要解决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可以试试如下两个相对专业的社会工作个案技巧:

①交互抑制法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样一个观点:想要让孩子摆脱手机的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家长做好长时间协助孩子的准备

交互抑制法要求家长要逐步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对手机的成瘾程度如何。这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反应:如一天玩手机的时长,以及玩的内容等。家长做好前期数据的测量和备份,然后和孩子做好沟通,或者利用半强制的方式,让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每周或者每月按一定程度减少。每次减少的时间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对家长要求的反弹,其次治疗时间要长,不可能每两天就降低玩手机的时间,这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②代币法

以手机时长作为孩子出现适当行为后的正强化物。该方法的理论来源是认知学习理论,通俗点说,就是个体通过奖励或者惩罚达到学习的目的。此方法可以和交互抑制法相结合,当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或者较原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后,可以通过奖励手机时长来达到孩子好好学习的目的,逐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以上方法的实行需有如下几点限制: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手机有绝对的控制权,避免孩子私自买手机;二是家长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要合理、理性的帮助孩子摆脱手机。

我是爱上你的佛,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吧!

想要了解更多社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关注和私信我哦⊙∀⊙!。8888


社工助理小徐


现代小孩可以说是很幸福了,相比我们那个年代,什么手机电脑都是一种奢侈品,没有工作没有经济基础根本不敢去碰。现在呢,几乎是人手一部,小朋友亦如此。

那,为什么会有小孩玩手机,沉迷玩手机这个结果,归根还是在于现在经济水平上去了,给予了小孩充足的物质。刚好,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感还有无知的攀比感,这就导致了小孩想要手机,有了手机就能玩手机,玩手机玩着玩着就沉迷。

说这么多也就是说,是家长给小孩带来的一种改变,当你试着去将生活的一种方式简单化,在小孩的物质上能适当压缩,当然,在学习 生活需要上就不必了。

穷养式是好方法


cRons


现在孩子玩手机,已经很普遍了。自然家长逃脱不了责任。那么应该怎么管理孩子不让孩子玩机呢。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长时间玩手机对孩子的眼睛不好视力下降。而且手机还有辐射。我的方法是:孩子在做完作业的前提下,可以少玩一会儿。一般来说玩半个小时,就让孩子休息半个小时。我是不支持孩子玩儿手机游戏的。那样会入迷。


云跑猪


智能手机已经普遍。不仅孩子玩手机很多大人也离不开手机。手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是好的方面。当然有他不好的方面。比如我们下班到了家里。两个人吃了饭就各自玩各自的手机。你想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孩子玩手机无非就是打游戏,看小视频。他会学习用吗?所以智能手机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但是我们不能完全聚聚还是玩手机?孩子玩手机前提是做完自己的作业。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有用的东西。一般来说让他玩半个小时就让他休息这是我的观点。


自省居士


手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把双刃剑,到总体是利大于弊!

现在小孩普遍过早与接触手机,关于这点我是反对的。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早早的就会玩手机,玩的很溜,认为自己的小孩特别厉害,那么小就能把手机玩的团团转!我觉得这是很愚蠢的炫耀!

我的看法是10多岁以前,不宜让小孩过多接触手机!

如果现在小孩已经沉迷手机,想要戒掉很难!

现在可以采取激励的方式,通过玩手机的时间把控,让小孩适当干家务、学习上之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