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九):齐大非偶,大丈夫英雄本色

齐僖公吕禄是齐国第13个君主,在位33年(公元前731——698)。

上回说到,齐僖公稷地结盟,在回国路上接到警报,北戎伐齐,已经攻下祝阿城,正在猛烈进攻历下城。齐僖公一面派使者往郑、鲁、卫求救,一面带领军队直奔历下城。这一年是公元前706年。

郑国真不愧是盟友,铁哥们,够义气。郑庄公当即以世子忽为大将军,带领军队三百乘帮助齐国反击北戎。

在这介绍下先秦时期和打仗有关的有趣事情。先秦,就秦朝之前,包括西周、东周、商、夏等。

打仗,都是君主或者军队最高统帅身先士卒,口号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公元前707年,周宣王十三年,周宣王帅兵讨伐郑国,周军大败。周宣王亲自断后,被郑国猛将祝聃箭射左肩。公元前654年,秦穆公和他的小舅子晋惠公在韩原这个地方交战,秦穆公奋勇当先,冲锋太猛,脱离队伍被小舅子晋惠公军队包围,眼看小命不保,“八百勇士”关键时刻现身,不但让秦穆公转危为安,而且俘虏了晋惠公。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先秦时期打仗都是最高指挥官冲锋在前的。

先秦时期,参军作战,保家卫国,是特权不是义务。当时,社会是分等级的,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奴隶。士是最低级的贵族,也就是说不需要从事体力劳动就可以活得比较滋润的群体。军队的兵是由士这类低级贵族组成的。所以,叫战士。庶民、奴隶没资格直接参加战斗,主要任务是运输等后勤保障。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九):齐大非偶,大丈夫英雄本色

一乘,读音为一剩,是一个作战单元。一乘配备战车一辆、战马四匹、战士十人、后勤二十人。战士十人分工是:甲士三人在车上,立左边的用弓箭,立右边的用矛,居中的驭马。其余甲士七人徒步在车旁随行。这三个车兵的地位要高于那七个徒步的甲士。一乘配备总人数达到三十人,还不算马。

郑国大将公子忽率领大军马不停蹄,赶到历下城和齐僖公会师。这时候,卫军、鲁军都还没到位,虽然鲁国和齐国距离最近。齐僖公和世子忽研究作战策略。世子忽说:“北戎兵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就是一群游兵散勇,无组织、无纪律。我们用口袋阵,诈败,然后把他们引入埋伏圈后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之。”齐僖公非常赞同这个作战策略。很快,北戎军队进入口袋阵包围圈,北戎大将大良被祝聃射中脑袋,坠马死亡,小良被世子忽斩为两段。这个祝聃就是射中周天子宣王左肩的那位猛将。对于北戎兵,生的活捉,死的弃之荒野。大良、小良的首级被割下。世子忽手提两个头颅、驱赶着降兵到齐僖公前献功。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九):齐大非偶,大丈夫英雄本色

战斗结束,鲁、卫等救兵才刚刚赶到。

大获全胜,论功行赏是必不可少的。齐僖公大摆酒宴,犒劳各军,论功行赏。席间,鲁国公子翚对郑国世子忽相当不以为然,面露鄙夷之色。齐僖公敏锐的观察到这一切,一个毒计瞬间成熟。

齐僖公说,齐国大胜北戎,全依仗各个友邦大力帮助。现在推选盟主主持封赏事宜,大家看鲁国公子翚做盟主怎么样?没人提出反对,那就是都同意了。公子翚很高兴,也不推辞就履行盟主职责。他按照爵位高低进行封赏,鲁国是侯爵,被评军功最高,得到齐国的谢礼最多。郑国是子爵,被评军功最低,得到的谢礼最少。鲁国打个酱油,好处占了大头;郑国劳苦功高,好处最少。郑世子忽,愤愤然。齐僖公却很高兴,离间鲁郑关系的计策完美实施,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齐僖公乘胜追击,要扩大战果。他对郑世子忽说,鲁国赏罚不明他也知道,但是人家爵位高我也没办法啊。你劳苦功高、英俊潇洒、文武全才,我把小女儿文姜许配给你,怎么样?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九):齐大非偶,大丈夫英雄本色

世子忽的态度很明确:谢谢好意,不行!齐僖公太需要这个有为青年了,不死心,派公子夷仲年去说情,结果还是不行。问原因,郑世子忽说,齐大郑小,非吾偶也。意思是齐国是各诸侯国的老大,郑国比不上,世子忽不愿意攀附富贵。

文姜,绝色美人,很有文采,谓之文。前期淫乱,后期充分展现一个女军事家的才能,帮助儿子出谋划策安定边境,是不可多得的女英雄。

郑庄公死后,世子忽即位,成为郑昭公。同年,被弟弟突赶下台,弟弟突成为郑厉公。

后人议论这事,说世子忽不懂轻重,不和齐联姻是大失误。其实,他们不懂英雄的世界。忽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和项羽属于同一个高贵气质,即英雄气质。他的可贵之处是人格独立,是非在心中,做事有原则,从不低下高昂的头。但是,忽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精明的政治家则是精于算计,曲折迂回,为了达到目标,不关心方法手段的价值评判。

齐大非偶,忽,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