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先讲个历史型的笑话:话说当年冷战时期,形状独特的客家土楼被美帝认为是核弹发射井,他们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绞尽脑汁研究了20多年仍百思不得其解,无法弄清这1500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强迫症发作的美国中情局终于忍无可忍,于1985年派出史密斯夫妇假装成游客前去永定调查,这才发现这些奇葩造型的建筑不是用来发射导弹而是用来睡!觉!的!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睡在里面的也不是外星人,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客!家!人!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没错,让美国人纠结了数十年的建筑便是我大中华古建筑史上的奇葩——永定土楼。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如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已经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以一副建筑奇葩舍我其谁的模样傲视群雄,看上去真真是非常了得足以令国人骄傲让当地人喜大普奔的。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但若论其当初,却大概只能用无奈来形容。最近我俩都在读六祖惠能坛经,其中有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佛性是“非常非无常”,放在“常”,堕入常见;放入“无常”,堕入断见。佛性如此,土楼亦然。幸与不幸,无奈与得意双生合长,才是最具张力的生命。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说土楼无奈,就必须从起源讲起:与广东客家围龙屋一样,福建土楼的形成也与历史上中原汉人著名的那几次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乱频仍、天灾肆虐,大批民众被迫离故土大举南迁,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为1500年。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上图为初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由五个圆形土楼和多个方形土楼构成,后靠青山,前有清泉,梯田层叠错落,自然风光秀美。)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最终,大部分南迁的客家人选择定居在赣闽粤交界地带。所以,客家土楼在根子上沿袭了早期中原贵族大院的屋型,建筑风格充分反映了当时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人对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通理、讲究风水和建筑美学的追求。又因为南迁后的客家人大多居于穷乡僻壤,易遭野兽攻击受当地人排挤欺侮,为团结御侮求生存谋发展,聪明的客家人选择了聚群而居,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在民居建设之中。由于引进了安全防御理念,导致客家围龙屋最终被定格为:城堡形式。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土楼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仍保存有数万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尤以永定和南靖为最,其中永定土楼以23000多座的优势从数量和品类上都直接艳压群芳!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永定土楼显然是任性的。一体现在造型上,作为房子,她的造型有圆、方、半圆、椭圆、交椅、五角、八卦、五凤、桃形及不规则形等诸多种类;二体现在原材料上,她的材料主要是生土,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普通角色和糯米饭、红糖、蛋白等特殊角色,经过反复的揉、舂、压等酷似打糍粑的动作制作而成。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以永定土楼中圆形土楼为例,采用当地生土夯筑,墙的基础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圆楼一般都有二、三圈,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为四层,住户房间并非以层分配,而是以列划分: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也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

如此造型的土楼如古堡巍峨苍朴,气势恢宏,处处洋溢着客家人因地制宜、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实在是智慧到无以匹敌!

其他建筑都洗洗睡了吧。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身立土楼中,望见的是圆形的天,天阴而不蓝,只有大红灯笼恒久地丰富着望天者的眼。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客家人在困扰于穷山恶水,以及与本地土著的种种争端的同时,依然坚持对诗意栖居的不懈追求。堡垒式的建筑有着自保的切实需求,天圆地方里蕴含着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土楼,是一阕凝固的诗歌。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圆土楼之一。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集庆楼结构最独特之处在于楼里拥有的72部楼梯:一户一梯,布局合理。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各家各户按列而分,而不是按层。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土楼不土,其精美的木雕装饰同样让人惊叹。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在集庆楼某展示间看到这些造型独特的摆设。经解释,方知这些或木或石的东西是旧时用来惩罚失贞出轨妇女的刑具。大家感受下。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1986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上图这座号称土楼之王的承启楼。承启楼堪称环形圆柱状圆楼的代表,也是福建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号称土楼王,相传由1300多年前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所建军事营寨发展而来。

承启楼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方才竣工,历时三代半个世纪。当地有民谣唱: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皇帝顺嘴加了一句:最多可住人近千。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土楼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在因地制宜建设的同时,充分糅合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的缩影。双脚一经踏上这历经数百年沧桑的青砖鹅卵石,仿佛就走进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大红灯笼高挂,何处是天涯?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很多土楼至今仍有人居住,他们的酸甜苦辣一如旧时的风依然在吹,数百年的泥土中依然散发出勃勃的尘世烟火气。幸甚。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圆形土楼的第二圈是一层矮房子,单间面积很小,分别被用做厨房和卫生间。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相对来说,第一圈面积较大的房子则是餐厅。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坐在石门前的石凳子上,阳光打亮了她的半边脸,另一边藏在阴影里。红色的灯笼和红色的楹联依然鲜艳,衬得她如此落寞。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圆楼和方楼比肩而邻,方圆之间蕴含着客家人对生活哲学最质朴的理解。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踩在咯吱作响的土楼木地板上,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回声。惊叹于其恢宏的气度和不凡的造型,拍摄半天,一转身,斜晖从木格子间透射过来,星芒如希望绽放。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为了体验土楼作为睡觉的功能,我们夜宿号称永定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假装做了一回土楼人。夜幕降临,看大红灯笼将土楼亮透,依稀还能看见星星闪烁。此时应唱戏,比如《贵妃醉酒》,那才风光旖旎呢。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土楼的清晨静谧而生机勃勃。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土楼内寻常人家的清晨时光。

它们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23000座核弹发射井,派探员扮游客挖真相

夕阳下的土楼呈现出特别的色调,很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