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慈禧太后(1835—1908),即叶赫那拉氏,又叫西太后、老佛爷,清朝咸丰帝妃子,同治、光绪两朝(1861—1908)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以垂帘听政、训政等方式统治中国长达47年。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慈禧太后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国家腐朽的象征。在历史上,是非常有负面影响力的人物。据辽宁《时代商报》报道,2004年7月4日在沈阳故宫首次展出的《富贵长春图》乃是慈禧太后的真迹,一经亮相,众说纷纭,揭开了慈禧太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是对书画的造诣,颇有成就。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清宫遗闻》记载有"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慈禧太后丈夫、儿子都死得很早,她精神萎靡、生活孤苦,生活的非常艰辛。生活中她"喜艺事",勤习书画,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慈禧太后的画多为花、鸟,工笔细腻、秀丽如绣织品,格调不高。但也有考证,慈禧太后书画作品多为他人代笔,但由于人尊贵,其作品也因其尊贵。她尤其爱将自己创作的书画赏赐给群臣,以表示恩宠,笼络人心。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虽然慈禧太后的书画基础并不是太好,但她天生聪明灵力、有较高的绘画天赋,通过每天的练习,取得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到了光绪年间,她对书画的热爱更加强烈,每日勤恳作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她亲自下诏将缪嘉蕙等著名画家请进宫来给予指导之后,在书画上可以说已颇有造诣,也充分彰显了她的文化素养。当时缪嘉蕙说,"太后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画画自然不是她专门做的事,不过是空下来弄弄罢了。她要是整个心思扑上去,肯定会有很高的画名。太后作画时,运笔准确有力,只有那些有天分的人经过训练后,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大概是对慈禧太后绘画水平最客观、肯定的评价了。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慈禧太后喜欢珠宝,但她最喜欢的花是牡丹、兰花。有人说她入宫时被赐为兰贵人,乳名又叫兰儿,所以她特别钟情于兰花,也特别喜欢画兰花。富贵牡丹家天下,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国花是牡丹,没想到正是源于老佛爷对牡丹的热爱,牡丹才有幸成为国花。正因为她对书画的热爱,她破例诏录了当时著名的女画师缪嘉蕙等人入宫,专门陪在她身边指导练习书法、作画。不过慈禧太后画的金鱼、花卉等作品,笔触细腻、委婉,一看便知出自妇人之笔。老佛爷好权势,每一幅作品都下印,画上的"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充分体现了慈禧太后的威严、气势。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光绪二年(1876年)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刚好赶上外国使节来宫里拜会,以至于慈禧没有时间去给母亲祝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其中就有她亲笔写的一幅书法。这幅书法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并在下方写了一首诗。诗曰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古往今来,众所周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其出处并非人人皆知,其实就是出自慈禧太后的祝寿诗。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回顾大清王朝的历史,人们总是认为慈禧太后祸国殃民,将国家推向了衰败,将百姓置身于火热之中,而自己贪图享乐,奢靡不堪。其实客观的来讲,这只是基于政治的因素。换个角度来说,经查阅资料、查看书籍,在整个大清朝遗留下来的书画作品中,慈禧太后竟然占据了五百多件,位列第二。从这一点看,慈禧真的是一位千载难逢的大才女。

慈禧不光善用权数、挥霍无度,她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们望尘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