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會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作為一個有著近9年壽險從業經驗的“老鳥”,一直都和學員們去分享交流保險的意義和功用。因為風險的客觀存在,所以要有保險保駕護航。哪怕,很多人對於保險還有著很多“誤解”,但小宇依舊在這個充滿著愛與責任的行業裡努力多做一點貢獻。

縱是如此,當已經初為人父的小宇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內心不由慌張了起來。是啊!多少次在講臺上說道:“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2.18%”,我們每個人都覺得不會是自己。如果換成“人一生能夠中福利彩票的概率是72.18%”,我們每個人都會希望是自己。誠然,我們都是這麼的“可笑”,總是有意識的迴避客觀存在的事實,又總是幻想意想不到的“驚喜”。

01《不可說:癌症》—四個“健康人”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無意間,在騰訊視頻上看到特約節目《和陌生人說話特別節目——不可說》第二期節目“癌症”,《不可說》欄目,這是一場兩個陌生人的對話,他們可能觀點不同,經歷不同,也許無法理解對方,也許不能和解。但是隻要是“說了話”就有意義。第二期節目的主題就是“癌症”——年輕輕輕患上癌症會一種怎樣的體驗?4位年紀輕輕的癌症患者和4位健康的人開啟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對話。

他們都是80後,有音樂策劃人、美食作家、審計、無業人員,同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癌症病人”。腦部膠質瘤、暖巢癌、早起肺癌、乳腺癌。這些我們似曾聽聞卻又不知道是什麼的癌症,統統又都稱之為“惡性腫瘤”。破壞了人體正常的技能,癌細胞不斷的擴散,最後導致生命結束。4位年輕的生命,看上去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讓人感同身受,卻又是那麼的“悲慘”。不知道,為什麼會被癌症找上,卻已經不得不去面對癌症所帶來的病痛和折磨。

年紀輕輕患上癌症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面對著對方所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在他們看似雲淡風輕的對話背後,我們能夠感受到從屏幕背後傳遞過來的那種無法言喻心情。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葬禮,很難想出來......”

“乳腺癌患者@蔡要要不要吃藥 有位病友是銀行職員,當發現患病時已經三期了,女孩說:這輩子穿夠了制服,我為葬禮準備了很多睡衣”

“會把自己放到海里,就隨海水,沉下去,浮起來也好......”

當身患乳腺癌這的女孩大全渴望去大城市醫院治療,卻被身邊親人和母親說成“不懂事”。大全平靜的訴說,質樸的眼神中流露出淡淡的憂傷。和中國成千上萬個普通的家庭一樣,家境比不富裕的大全家裡,為她治病已經花費了很多錢。對於經濟負擔沉重的小萬家庭裡還有著一個弟弟,或許,或許,她沒有明說。但我們都能夠明白,為了弟弟,媽媽才會說她“不懂事”。

我們起初都不知道生命的長度,也就不在乎生命的寬度。對於這4個年輕人來說,生命的長度已可以“預知”,唯有能夠讓寬度更寬,讓存活時候的人生更有意義。是不是真的當我們生病了以後,才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呢?或許,是!或許,又不是!

02癌症猛於虎,哪怕你年輕

這些年,我們所聽到的年輕癌症病患——

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相信很多觀眾都見過春晚福娃鄧鳴賀。他那機靈的模樣以及可愛的外表,再加上高超的演技,簡直是讓人越看越愛。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年僅8歲就因為白血病去世。鄧鳴賀人稱“豫劇紅孩兒”,歌舞、戲曲、小品俱佳,曾是河南電視臺2010年度《梨園春》少兒銀獎擂主。2012、13年連續登上春晚。

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海歸博士于娟。2009年12月確診患乳腺癌後,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

,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併發出"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的感嘆,引起網友關注和熱議。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時許,于娟辭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記"。

姚貝娜,4歲開始學習鋼琴,9歲第一次登臺演唱,她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漸漸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經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比賽。2015年1月16日下午16時55分,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病逝,年僅33歲。

太多太多這樣的年輕癌症病患,癌症猛於虎,哪怕你年輕。我們總覺得我們年輕,身體還好,不會生病,怎麼會得癌症呢?就如同,于娟在日記裡面大聲追問道“怎麼會是我”。是啊!怎麼會是她,我們誰都無法知道的答案,但她十多年晚睡的習慣,或許能夠讓我們警示。

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焦慮煩躁的情緒、家族遺傳、環境影響......似乎,我們總能夠找到很多發病的緣由。有的是主觀上的原因,有的是被動的影響。有關人士說,從疲勞到癌症僅僅需要四步:

輕度疲勞——深度疲勞——重要器官變異——誘發癌症

日益發展的社會經濟,帶來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同時也帶來了無比焦慮的我們。生活的壓力,很多時候讓人喘不過氣,身上肩負的責任,讓每個人都不敢停歇下來。房子、車子、票子、孩子、妻子,新時代的“五子登科”成了沉重的“枷鎖”。對於每個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說,我們都需要通過奮鬥來實現所謂的“幸福”。殊不知,一不小心我們就被癌症找上門。

03如果罹患癌症,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2017年底,在中華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郝捷在《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的主題發言中指出,

中國癌症死亡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7%,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其中,發病率居前的分別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另外,癌症的發病率會在40歲之後迅速上升,在80歲達到高峰。與此同時,某保險公司發佈的《2017年度理賠責任年報》顯示,2017年的重疾理賠件數同比增長51.54%,而理賠金額排名前十的均為惡性腫瘤(即“癌症”)案例。

這一系列的數據背後,深刻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癌症,離我們每個人並不遙遠。

如果未來某一天,我們真的不幸罹患癌症,那麼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還能夠做什麼事情呢?比如說:

1、儘可能的降低罹患癌症的概率。不抽菸喝酒,合理飲食。邁開腿、管住嘴、心情好。多加強運動,每年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把癌症扼殺在萌芽階段。

2、做好充分的財務準備和規劃。不怕生病,就怕沒錢治病。癌症治療、康復的大筆費用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夠承受的起。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是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做好“未雨綢繆”的規劃安排。

那就是用商業保險為自己的身體保駕護航,哪怕真的是罹患了癌症,不至於因為疾病拖垮了家庭。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已經生動形象的告訴我們:有一種病,叫做窮病!

3、堅持做好第1點,提前做好第2點的規劃和準備。

如果,你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們就會明白生命的價值;如果,你懂得了健康的價值,我們就會明白生命的精彩。願我們都能健康幸福,願我們都能快樂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