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監理員與監理工程師的差異

不少考友在網上諮詢監理員與監理工程師的差別。不少考友對監理員和監理工程師認識存有誤區,甚至以為監理員就是監理工程師。其實不是的。監理員不是監理工程師,其實監理員與監理工程師的差還是比較大的,下面就從名稱、分級、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及級別進階等方面進行分析:

監理員與監理工程師的差異

一、考試名稱及級別

監理員是一個職位,指經過監理業務培訓,具有同類工程相關專業知識,從事具體監理工作的人員。主要負責學習和貫徹有關建設監理政策。

“監理工程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登記的工程建設監理人員。 監理工程師是代表業主監控工程質量,是業主和承包商之間的橋樑。監理工程師級別高於監理員,監理員受監理工程師調度。

二、報考條件

監理員報考條件要低於監理工程師報考條件。監理員報考條件:凡具備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含高中學歷),從事建築裝飾裝修現場質檢工作兩年以上實踐者。監理工程師報名條件:根據原人事部辦公廳、建設部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1998年度全國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工作的通知》(人辦發〔1997〕105號)、《關於做好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內地統一舉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2005〕9號)文件規定,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紀守法,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參加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相應級別的考試: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全部科目考試:

1.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大專(含大專)以上學歷,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並任職滿3年;

2.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3.1970年(含1970年)以前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專畢業,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並任職滿3年。

(二)從事工程建設監理工作並同時具備下列四項條件的報考人員,可免試《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和《建設工程質量、投資、進度控制》兩科。

1.1970年(含1970年)以前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中專(含中專)以上畢業;

2.取得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3.從事工程設計或工程施工管理滿15年;

4.從事監理工作滿1年。

(三)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正規學歷,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報名人員取得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和任職年限的截止日期均為2019年年底。

(四)香港、澳門居民參加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應符合上述報名條件並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國家教育部認可的相應專業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證書(報名時須填寫國籍地區信息)。

三、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

監理員考試時間:無固定考試時間,當報名達到固定人數後組織培訓,再進行統一考試。考試科目:建設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及工程監理基本知識”(簡稱“基本知識”)90分鐘。專業工程基礎理論及監理實務操作”(簡稱“監理實務”)120分鐘。

監理工程師考試時間: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5月下旬。2019年考試時間為:5月18日-19日。原則上在省會城市設立考點。考試科目:《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建設工程質量、投資、進度控制》、《建設工程監理基本理論與相關法規》、《建設工程監理案例分析》。

監理員與監理工程師的差異

四、級別進階

監理員——大專(包含大專)以上學歷+崗位證書(監理員證),其中分:土建、市政、安裝、安全等專業;

專業監理工程師——大專(包含大專)以上學歷+初級以上職稱+崗位證書;

註冊監理工程師——大專(包含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崗位證書,分省註冊監理工程師(地方),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