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丨扶贫队给村里带来公交车

—分享—

红网时刻4月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张沁)泉水镇旱塘瑶族村位于郴州汝城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是一个边远少数民族山区贫困村,2016年,全村退出贫困村行列。

就在去年初,村民们还饱受着公交未能进村,老人赶集、小孩上学十分不便的困扰。2018年2月,汝城县财政局原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卢新生来到泉水镇旱塘瑶族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你们能把旱塘的公交开通,我才相信你们扶贫队是来做事的。”卢新生刚上任不久,80多岁的村民邓菊凤当着他的面说。

旱塘村距镇区有8公里路程,城乡公交车只到镇区,村里的老者赶集、小孩上学都十分不方便。能让公交车开进村里,是村民迫切的愿望。

“要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就必须取信于民,把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此后,卢新生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次到交通部门衔接,争取项目,组织人员到村里对路线进行勘测。去年5月,公交车开进村里试运行,每逢泉水赶集日和周五、周日,公交车都会开进村服务群众,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在我们也在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以后每天能有两趟公交进村。”

2018年全村有318户1143人,其中贫困户114户447人,已脱贫111户441人。依托村里的茶叶产业项目,村里75户贫困户310人成功脱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万元。全村现有茶园面积4850亩,年产茶过百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边远贫困山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茶产业发展专业村和新农村示范村。现在,旱塘村318户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茶园,人人都会采茶,卖茶收入已经成为旱塘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村民因为种茶盖起了新房子,购买了小汽车,实现了脱贫增收致富。“村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卢新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