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對於一個朝代來說,98年確實不長,大凡身體健碩的老壽星也基本上能活到98歲,有的甚至能活到100歲的期頤之年,而短暫的98年王朝壽命只能抵得上自然人的年齡極限,不得不說這樣的王朝也確實夠短命的。

但就是這樣短命的元王朝,上承兩宋,下續朱明,如果以時間長短來考量的話,似乎宋朝和明朝中間隔著的98年元王朝恍若隔世,但為什麼在歷史上給人的感覺宋明兩朝好像歷經了滄海桑田的那般漫長呢?

兩宋時間跨度加起來有319年,而明朝有276年,倘若以古代大一統時期的漢唐作為參照,這兩個王朝的壽命值也不算少的,98年的元朝相對於兩宋和大明簡直就是白駒過隙的一瞬間。

元朝享國祚短暫但卻留給了後人跨越了異類時空的感覺,彷彿有南柯一夢的感觸,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文化斷層的衝突和文明風向的逆轉。

所謂“文化斷層”並不是網絡上宣揚的那句“崖山之後無中國”的段子,當然“崖山之後無中國”客觀上也道出了蒙元滅宋對中原文明殘暴的衝擊力度影響深遠,但將南宋的滅亡歸結於中華文明的終結,顯然是不科學的。

如果要給出一個恰當的定義,我認為蒙元入主中原,特別是滅亡南宋後,中華文化出現了極為嚴重的斷層,尤其是以漢族為承載主體的儒家士人文化在蒙元入侵後遭到了慘烈的破壞,這種文化的撕裂具體表現在政治上原本極為開明的生態鏈,轉入元朝後逐漸變得野蠻專制。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譬如,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自建國伊始便立下“不殺士大夫”的祖訓,宋朝皇帝無論昏聵到什麼底部,底下大臣可以直言進諫,皇帝也只能坐等大臣們挨個痛批了個遍,也不能舉起屠刀一殺了事,而這事要擱在元朝估計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除此之外,元朝在短暫的98年時間裡內訌不斷、政變不止,也就是在這短短的98年中,居然出現了11位皇帝,而政治生態的嚴重破壞勢必波及精神文化的諸多層面。

經濟上蒙古人的入侵打斷了南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態勢,原本欣欣向榮的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而伴隨著蒙元的南下,宋帝國滅亡,失去宋王朝庇護的資本主義萌芽很快在蒙古人的摧殘下被扼殺於醞釀階段,蒙古人統一中原後,實施等級森嚴的經濟發展制度。

例如,元朝年間,蒙古統治者為穩定社會秩序,防止漢人造反實施了嚴格的農戶、商戶、兵戶等世役政策,簡單來說,倘若你出生在元朝的兵戶家庭,那麼,你祖祖輩是當兵的,你也得當兵,直到持續到你子孫世代,而你出身在農戶,你祖輩是種田務農的,你和你的子孫也得世代務農,不同的世役戶之間不可以申請改行。

不僅如此,元代在各個路口關卡都設置有檢查站,你想到外地去做個小買賣,你得拿到衙門裡的“路引”,也就是今天的出入境許可證,但凡沒有“路引”的就會被視為逃犯,由關卡守軍抓走充軍或流放三千里。這種按部就班、經濟體制極為僵化的治國模式迥異於宋朝開明的經濟政策,宋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在蒙古人的這種逆潮流的舉動下被悉數扼殺。

而民族政策上宋朝與元朝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這種區別表現在元朝將人分為四個等級,最高等級是蒙古人,次等級的是色目人,其次是漢人(契丹化的漢人),再次是南人(正統漢人),真正的漢族人在元朝等級排序里居於末位,蒙古人殺掉漢人也充其量只是賠償一頭驢,而倘若漢人殺掉蒙古人就必須得抵命了。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漢人王朝雖然很早也有“華夷之辨”,也講求“華夷有別”,但漢人王朝從沒有因為對方是異族人而採取將人分等級的民族歧視性政策,無論是強盛的漢朝,還是磅礴大氣的唐朝,中原漢族王朝對待各族始終一視同仁,凡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域,中原漢族王朝皆會設置羈縻州,以少數民族自治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即便是強大的漢唐帝國對於人事任用的問題,中央王朝始終秉持只要你有才能,無論你是哪個民族都可以入朝為官。

因此,中原漢族王朝內部除了漢人做官也有不少異族人士入仕於朝廷,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當屬漢武帝臨終駕崩前,屬意匈奴族的金日磾做首席輔命大臣,而唐帝國中少數民族充任唐朝官職的更是不勝枚舉,宋朝雖然作為偏安南方一隅的王朝,但其事關民族方面始終承襲了歷代中原漢族王朝的規矩,而元朝卻悖逆歷史發展規律,因此,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對南宋文化潮流的逆轉。

拋開政治和經濟等層面的逆舉,元朝在入主中原後時刻採取提防的心態來對待漢文化,因此元朝統治者規定蒙漢之間不得通婚,看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們,我還是勸你死了這條心,早點洗洗睡吧!因為張無忌不可能迎娶蒙古族女子,更別談抱得蒙古上層人物汝陽王的千金趙敏了。

而在元朝你要做想在官場上平步青雲,最低的限度就是必須得精通蒙古語,因為,元朝皇帝的漢語基本上說的那是慘不忍睹,作為君臨天下的帝王,他們也不大可能用憋足的漢語與你交流,故此,精通蒙古語成為了仕途順達的關鍵敲門磚。

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元朝98年的統治時間裡,漢人逐漸拋棄了峨冠博帶的正統漢服,轉而向蒙古人的毛革服飾靠攏,蒙式漢語也在民間氾濫成災、大行其道。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可以說,蒙古人入主中原取代南宋後,中華文明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深刻的斷層,雖然僅僅只有98年的斷層時間,不過,這種斷層卻是致命性的,後來朱元璋創立明朝後以行政強制命令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撥亂反正,但明朝也殘留了大量的元朝遺毒,可以說蒙元的入侵於宋於明都是一場巨大的浩劫,這種浩劫既是文化斷層的衝突,也是文明風向的不可逆轉。

其次,時空的錯代感加劇了“恍如隔世”印象。

我們都知道宋朝和明朝都是漢人建立的王朝,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兩個漢族王朝中間夾雜著一個短命的異族王朝,因此,無論是從地域角度來審視,還是從文化價值方面來考量,抑或從政權的民族主體來分析,元王朝明顯有別於宋明兩朝。

倘若將明朝置於清朝之後,你會發現從宋到明,期間的跨度長達300多年,這就不會給人帶來認知上的時空錯代感了,而關鍵是元朝卻恰好夾在宋朝和明朝中間,這樣留給後世的感覺就猶如仲夏的某天氣溫驟降,次日又立刻回溫,造成人們氣溫落差極大的感知。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因此,時空的錯代感也加劇了後人的認知感觸。

最後,民族感情加劇了這種刻板的印象。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為主體,其它55個少數民族共同構成的民族共同體,而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以前的漢族佔據了大陸民族總人口的90.56%,其它民族加起來也僅僅只佔到了9.44%。

漢族人口基數如此龐大,兩宋和明朝卻有恰好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因此在感情認同上,絕大多數漢族人自然對本民族的王朝抱有先天性的親近感,而對於蒙古人創立的元朝,由於是少數民族政權,漢族人士自然不會有過多的親近感情,畢竟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審視,蒙元統治者與當時的南宋是死敵,作為漢族人的大眾又怎麼會將當時的蒙古騎兵視作同類呢?故此,民族情感的寄託又加重了這層疏遠關係,留給了人們刻板的久遠印象。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98年,為什麼卻感覺兩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呢?

當歷史的黃沙淹沒了一切,華夏民族的舞臺始終在各族你方唱罷我登場中角逐輪迴,中華文明走過了艱難困苦和燦爛輝煌的不同階段,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始終秉持龍的傳人的堅強信念,炎黃子孫也在風霜雨雪中砥礪前行,只有萬眾一心,中華民族方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