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也不知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霧霾成了繼天安門、故宮、長城、烤鴨等之後,北京城的又一個標籤。地形在霧霾的成因當中,恐怕佔了相當大的權重。

在清朝郎世寧的畫裡,就有對京城霧霾的描繪(當然,那時的霧霾主要就是水汽和塵土,並沒有現在的工業汙染物,而且也沒這麼頻繁)。北京之所以這麼招霧霾,是因為北京城周邊的一大半被燕山山脈所環繞,冬季的時候,城內相對比較溫溼,灰塵水汽易於凝結、懸浮,而因受山脈阻隔,西北風吹不過來,汙染物自然也就不容易散開。

那當初皇帝老兒怎麼選了這麼一個並不算舒服的地方當國都呢?而且還不止元明清三朝,春秋戰國時代燕國的國都就在如今房山一代,古稱“薊”,所謂“燕山”“燕京”等,最初都由此而來。金臺夕照,不光是地鐵站,它最初的由來,是燕昭王築黃金臺招賢的典故。

一個地方能否在政治、經濟上起到重要作用,能不能成為一國的都城,和地理因素有非常大的關係。換句話說,看明白一個地方的山川地貌、所在位置,對於房屋乃至城市的選址,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擱在如今,我們叫它地緣,而放在過去,術士們給它起了一個更玄乎的名字——堪輿。沒錯,就是《鬼吹燈》裡經常提到的那個“堪輿”。之所以起這麼個名字,其實也好理解,就好比獼猴桃改名叫神秘果,草莓改名叫士多啤梨,比薩改名叫打滷饢一樣,換個玄乎的名字,立馬就不是原來那個價了。

中國歷史上,作為國都時間最長、經歷朝代最多的,首推長安(西安)和洛陽。先來說西安。從歷史上說,無論你多熱愛和平,都必須承認,迄今為止所有的統一,基本都是打出來的,這就意味著每個朝代的開頭,都必須先有個牛人以及一支非常能打的武裝力量。

放在打天下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想造反,就得先給自己選一塊根據地,這塊根據地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可守。必須有足夠的地理屏障,能讓你依託地勢僅靠少量兵力就能抵禦外部入侵,這樣才能騰出手搞建設、攢錢、升級。能養。在地理屏障的背後,根據地必須有足夠大的空間,這樣才能多種地、多造人,而且這塊地方還不能被分割,必須交通便利,否則將不好管理。可攻。忙活了這麼多,最終是為了要打出去,這和雛雞破殼是一個道理,如果根據地與外界的通道過於閉塞,別人進不來你也出不去,那玩笑就開大了。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放眼全中國,找來找去,最符合以上三點的,就是位於陝西省的關中盆地。關中依託陝北高原、太行山脈以及秦嶺等天然屏護,只要守住函谷關、武關、潼關等幾處關隘,那麼即便天下大亂,關隴之地也依然可以長期處於一種相對安定的狀態,而一旦越過這幾處險要的關隘,等待你的將是八百里秦川沃野,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塊,基本沒什麼地勢阻礙。

而從關中地區東出函谷關,很快就可以打到四通八達的中原地區,再向南推進到江淮地區,越過長江,便無明顯的地理屏障能夠阻擋你,而由此南下漢中,則可很方便地進出中國地域最封閉的巴蜀(四川)地區,由此整個天下就盡歸你手。

從歷史上看,周、秦、漢、隋、唐等王朝,都是走這個路子,周的國都鎬京、秦的咸陽以及後世的長安,其實彼此離得都不算太遠,差不多都處於關中盆地偏東的位置,一來那時西北雨量充足,那一片有八水繞長安的說法,水源豐富,就可以支撐得起大城市的需求——如今北京城的發展,一個最麻煩的問題就是水源;二來由長安或是咸陽出發,通過涇河、渭水、灞河等河流,再借助運河,你可以坐著船一路往東一直入海,這個場面如今是難以想象的。

除了水的問題,定都長安的另一個好處是,這個位置既可以很方便地管理關中全境,又因為比較靠近東部,戰時軍隊在函谷關以東打仗,離國都不算太遠,便於指揮。要知道,在農業時代,通訊只能靠人和馬,信息傳遞的鏈條長度對戰爭有極為重要的影響。這麼一來,西安就有了十三朝古都的說法。

當然,這種地形也使得西安和北京有差不多的問題——夏天悶熱,冬天大氣汙染物不易消散。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和西安息息相關的另一座古都,就是位於中原的洛陽。在宋以前,凡是王朝昌盛的時期,我們國家在事實上往往都處於雙首都的狀態——西都長安、東都洛陽。

這個傳統要從武王滅商算起。商朝的首都朝歌,差不多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鶴壁市,以農業時代的標準來說,離洛陽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周武王滅商以後,重新分封了天下諸侯,他自己則依然定都於老根據地鎬京(也就是現在西安市長安區),因為這裡是全中國安全環境最好的地方,日後任你哪路諸侯想要造反,只要我穩坐關中,憑藉這裡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就可以給自己保留足夠的迴旋餘地。

可是終歸還是不要讓諸侯們造反最好,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他們身邊設立一個機構,時刻看著他們。這有點類似於現在派出所對基層治安的作用——當時周武王就在中原地區設立了這麼一個“派出所”,就是在洛邑(洛陽)設立了王畿,也就是天子直領土地,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直轄市。王室會在那裡常駐一套班子,對於日常問題,可以就近解決,不用非得耗費十幾天時間跑回鎬京去彙報再等批示。

等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始皇帝嬴政天天被一群大臣圍在耳朵邊上,嚷嚷著要在東部重新搞分封制,雖說後來通過焚書坑儒暫時堵住了這些人的嘴,但終歸堵不住他們的心。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秦始皇其實也怕被惦記,於是任何讓人覺得可能會鬆動的口子都絕對不開: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立了,其他皇子就得封王,就會讓人聯想到分封制。

不單不能立太子,周朝時其實非常好使的一國二都模式也不敢搞,搞了怕你聯想到分封制。這麼一來,秦始皇就慘了,天天要批示從東部而來的大量文件,而且因為離得遠不好解決問題,時不時還得搞現場辦公,於是就得一趟又一趟地東巡,有一次在博浪沙還差點讓張良做了。這麼幹不但很累,而且效果還不怎麼好,東部新徵服的國土始終都安定不下來,始皇帝一死,天下隨之大亂……

再往後,汲取了前面幾代的經驗教訓,從漢朝一直到唐朝,“長安—洛陽”這個模式都被保留了下來。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那後來為何不這麼繼續玩下去了呢?原因在於氣候變化。現在媒體上天天擔憂氣候變暖,其實在歷史上,華夏民族的麻煩基本都出在氣候變冷的時期,氣候溫暖的時期,往往都是中原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

最早在秦漢時期,當時的平均氣溫比我們現在普遍要高2—3℃,河南當時還到處跑著犀牛、大象,黃河裡還有能吃人的鱷魚,烏魯木齊還能看到新疆虎和西域獅……總之,西北地區氣候溫暖溼潤。這種環境下,關中盆地的農業才能支撐得起一國首都的需求。

隨著氣候變冷,降水量不斷減少,長安最終無法再繼續承擔帝國首都的角色,這其實也就是玄學家們所說的“王氣耗盡”。而一旦失去長安的依託,洛陽的首都屬性也就開始難以為繼。北宋定都開封,從軍事上說,並非一個特別理想的選擇。與此同時,如今的北京在當時的地位開始迅速提高,於是就有了評書裡經常出現的“大名府”。

再往後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首都選址不斷試錯的過程:杭州——pass、金陵(南京)——pass,至明成祖朱棣,中原王朝最終定都於北京。

在此之前,明朝定都南京,這裡雖然水陸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但抗衝擊的能力並不強。“虎踞龍盤今勝昔”說的就是南京的地勢,“虎”即石頭城(如今已經併入南京市),“龍”指紫金山,它們與金陵城遙相呼應,戰時可以互相支援,彼此配合。

但從軍事防禦上說,這隻能說相對於江淮地區的其他城市,南京的條件要好一些,但和西北地區相比,這裡依然算是易攻難守,燕王朱棣南下奪位本身就是例子。後來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一敗,南京順勢就丟了,除了國民黨政府自身的問題之外,缺乏地理屏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裡根本不是一個適合戰略決戰的地方。

反過來說,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對強化大明朝的中央集權,穩固國家體制,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總之,在關中盆地無法繼續承擔首都職能之後,依託燕山山脈的北京,就成了最佳的替代選項。於是,今天您就只能吸霧霾了。

這一路說下來,您可能也會發現,其實翻來覆去,這裡面的基本原理其實就是那麼幾條,地理特徵+政治需求,就有了“地緣”這個東西,聽著高冷無比,但其實只要捅破那層薄薄的窗戶紙,其中的原理並不複雜。

長安失落之後,為何再也無緣帝國都城?

圖說世界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