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記得曾經加過一個股票交流會,有一次,會里正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一位 “大神”的交易手法——他在一個短時間內淨值翻了五倍。眾人探討的異常興奮,更有甚者對其產生了崇拜,覺得其如天下繁星遙不可攀。

這時,一位群友說: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寥無幾。

但僅僅一瞬間,他的話語便淹沒在新的消息裡,沒有激起一絲浪花。

幾天過後,我在一個媒體上又一次看到了這句話,是他寫的文章。他詳細的闡述了一下其中的邏輯,條例異常清晰,非常客觀具體。然後,他把這篇文章轉到當初的那個群裡,但是可悲的是,依然沒有人關注,眾人依然在探討短時間內實現暴利的方法。

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感受,但是僅作為一個旁觀者,我都能從整個事件中都能感受到一種孤單與落寞。

有些時候,有些人會突然發現,當他想認真的闡述下他的觀點時,卻沒有任何人願意聽。或者說,根本沒有人聽的懂。

他不敢相信的看著這瘋狂的人群,目瞪口呆的收回了打字的雙手。

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麼叫孤獨。

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抵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尼采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為什麼很多頂級的股票投資者一般都不談具體的投資交易細節?為什麼很多頂級投資人談吐之間,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與格局?

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渡過了想表達具體觀點的階段了。

曾經,在某個炒股大會上,有人向一個著名投資人提問:請問,你為什麼要交易多個行業,多個板塊?

他說道:分散風險,累加收益。然後結束提問。

看似唐突,其實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間就懂。如果對方不懂,那麼他不但要解釋怎麼分散的風險,又如何累加的收益,還要回答,單品種與多品種的優劣對比,還要講解行情走勢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還會涉及到具體的交易方式…更關鍵的在於,提問者很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就如同脫離了倉位和回撤,單獨展示收益率一樣。一套完整的體系,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單獨拿出來講,都有很大的邏輯漏洞。

所以,在大多時間內,關於交易體系單獨某環節的爭論都是毫無意義。

有一次,去參加一個朋友的沙龍,他說他的策略中包括趨勢策略和震盪策略。

會後,我請教他:“震盪策略怎麼做?”

他回答:“就是更小週期的趨勢跟蹤。”

我問:“那你為何不直說呢?”

他說:“難道你要我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清趨勢和震盪的相對關係?”

“在某些時候,嚴控底線,不爭論一些不必要的細節,可以增加效率。”

為了達成交易,將自己的理念強行的壓縮成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這是一種世故,一種妥協,但我覺得,這其中最深處,也隱藏著一絲孤獨。

我們都想把最真實的東西,最直接的表述出來,不想把它壓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實的東西表述的太簡單,很多人卻無法相信,更無法理解。

因為越是簡單,需要洞見並取捨的東西就越複雜。

交易體系的每個環節都密不可分,每一個細節的制定,都包含著投資者本人的性格特點,心路歷程,成長經歷。每一個決定的背後,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決的取捨。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的交易體系,但我們看不到他背後的經歷。我們不知道他放棄了什麼,不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抉擇,更不知道他懷揣著怎樣的投資信仰。

曾經在一個音樂軟件裡見過一個評論:年輕的時候,喜歡把耳機的一端分享給別人,現在,我發現,我已經無人可分享。因為我基本確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聽到了什麼。

頂級的投資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來,都經歷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生死磨練,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風格。

投資的世界裡,或許會有你的同類,跟你的交易體系非常相似。但是,這套交易體系的背後,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世界。

因為投資交易是一個重塑自己的過程。經歷痛苦,經歷磨難,看透表象,洞見本質,體味自己的情緒變化,瞭解自己的人性弱點,將一切的經歷,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專屬於你的交易體系。

就如市場的最新價,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對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斷,包含了不同的下單時間和下單過程,包容所有,形成了這一個時間點的價格。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沒有人說的清楚。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價格的形成,獨一無二。

很多人把寂寞當成了孤獨,或許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過那種狀態。

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

所以,有人說:孤獨是靈魂的散發,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期貨業的頂級高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境界,變的更加孤獨。

孤獨的人自成世界、自成體系,獨立思考。因為他知道,存在於腦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臺。

因為在那裡,他可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而我們人類一切思想的誕生,都源於此時此刻。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投資上有兩種悲哀:第一,總是試圖用一種投資方法去解決所有問題、解釋所有現象,唯我獨尊容不得其它人和方法;第二,總試圖找到一個完美的投資方法,意識不到得失的必然,於是左顧右盼患得患失。第一種人成為了偏執狂稍不如意就批判市場以真理自居,第二種人變成牆頭草永遠都不能堅定一次。

成功的投資人通常具有良好的戰略視野,他們更願意思考那些對長期未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問題。而普通人正好相反,某天的一個大漲馬上就可以讓他們激動萬分而無視了整體結果上的失敗。當一個人考慮的是10年週期的問題,他就會擁有未來。若只習慣考慮明天的問題,他註定只能收穫昨天的延續。在股市上賺來的錢,要麼是靠智力要麼是靠毅力,想賺大錢基本上要兼顧智力和毅力;在股市上虧掉的錢,要麼是因為小聰明要麼是因為小性子,兼顧小聰明和小性子可以成功虧掉最多的錢。

從基本功到方法論再到品性和思維方式,是從“術”到“道”的過程。但不幸的是,很多人盲目崇拜“道”而輕視“術”,卻不知真正的道是來自術的積累和從量變到質變的自然過程。沒有厚實的基本功和系統的方法論而誇誇其談所謂的“哲學、藝術、品格”,靠漂亮話和唱高調博眼球,實乃不學無術和投機取巧。經驗並不必然轉化為理論,零散的知識點並不必然上升為系統整合。但缺乏起碼的根基和知識積澱,所謂的“投資哲學”只能是個笑話。“大道至簡”和“大道相通”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因為高度抽象後的大道理就那麼幾條,“術”的差別卻很大因為非常細緻。所以真正困擾人的,是從術到道的組合提煉過程。

投資最常見的悲哀有三種:高位接炸藥包,草率扔掉大牛股,地上白給的寶石不知道撿。三種悲哀的共同點都是一樣的:不明白投資獲利的基本規律,不知道如何分析企業價值,不理解市場定價的基本原理。只要這三大認知還存在重大的空白點,那麼這種悲哀的繼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從策略上而言,對於劇烈的偏離完全視而不見可能不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特別是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倉位非常集中的情況時更是如此。當然這可能容易錯過幾十倍的神話,但也能避免孤注一擲的風險。這取捨之間的度,與投資的基本預期、風險與利潤的選擇,機會成本等都有關。

由於股票的市場定價是市場群體性預期與情緒綜合決定的,所以即便是在個股研究上非常出色的投資人,也總是面臨超預期波動的衝擊。對此投資所能做的選擇,可能要麼利用(資金和體系優勢),要麼認錯(發現自己對企業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要麼忍受(失去了利用的能力但不覺得自己犯錯),別無它法。

市場往往喜歡挑選一些特別勇敢而又幸運的人,對他們非常配合自己的舞蹈頒發閃亮的獎章。這些人佩戴著獎章接受眾人的膜拜和喝彩,得意洋洋而信心百倍。然而如果我們看看歷史上這些勇士勳章獲得者的下場,卻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最終被市場扔進了垃圾箱。勇敢+幸運+追捧,這是市場的詛咒而非祝福。

股票有雙擊和雙殺,投資人自身一樣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靠著某個或者某年的經典戰績,業績飛昇而人氣暴漲,這其實就是一個雙擊的過程。本身這無疑是件幸運的好事,但如果由此被讚譽綁架最終只會自己把自己騙了,那時慘烈的雙殺幾乎不可避免。投資的劇情裡新鮮的橋段不多,主角換得勤而已。商業世界的一個鐵律就是:凡超額收益,必具有高深壁壘。這一顛簸不破的真理,不會因為我們是做股票投資的、也不會因為我們選擇的投資風格不同而改變。

成功的投資必然是困難的,長期要想獲得超額收益更是難上加難,它會對所有的風格都一視同仁。只不過,不同的投資風格和策略難在不同的地方而已。我有時候想,最可憐但又無可救藥的人是怎樣的?不學無術?懶惰?愚蠢?其實都不是,而是不識好歹。不夠聰明可以用勤奮彌補,懶惰和不學無術若有貴人相助也可。不識好歹就麻煩了,本來是害你的人當做恩人,明明是幫你卻被當做敵人,這輩子還有好嗎?重點來了,股市裡這樣的人可真心不少。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投資就像是在一片最熟悉的土地上週而復始的耕作,旅行卻是到處尋找不同的風景和體會不同的生活。用恆定保守原則下投資賺的錢,去不斷實現新奇的旅程,該是多美好的人生?但如果做反了:總是用各種新奇的招數在股市碰運氣找快感,卻最終既沒賺到錢還被綁死在電腦前,那又是多麼可悲?

無知、浮躁和自負,可能是投資中最危險的三個弱點。但比這三個單項更麻煩的是複合型的危險,比如無知+自負就升級為了愚蠢,無知+浮躁就淪為了賭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賭徒”。由此可知,持續學習、戒驕戒躁、擁有自知之明並且誠實面對自己,是避免成為愚蠢賭徒的必要前提。

驅動著人們去做加法(效率最優化)甚至乘法(加槓桿的效率最優化)的根本,其實是一顆貪婪而浮躁的心。當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賭自己會是天才這種小概率事件卻不明智。然而人們寧願追逐不明覺厲的美夢,也懶得去思考投資最本質的規律和最質樸的方法。

“輸得起”看起來是一種低姿態,實際上卻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輸得起的,要麼是足夠年輕要麼是具有足夠雄厚的資源後備。在投資中這往往是個悖論,越輸得起的心態就越好,行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輸不起的就越想賭把大的儘快翻身。無法跳躍這個心理陷阱,就很難真正形成投資意識。

股民很難賺錢的原因是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多,而不是相反。當越是關注別人賺了多少錢時,你的錢就越難賺,你越感覺自己的股票難賺錢,你的操作就真的會越來越不賺錢。就像有一種寵物叫“別人家的寵物”,也總有一種股票叫“別人家的股票”,當你看在了眼裡,也就輸在了心裡。


定心、定法、依法,自然操作無礙

定法,簡單的說,你學了很多方式之後,想辦法把它融合為一種簡單,而且合於你操作週期的公式。包括,如何切入?如何抱著不動?停損點?獲利點?定心,簡單的說,就是隻注意自己的股票有沒有買賣點,然後,依法執行,不理其它。操盤手最重要的是盤中的應變能力,而不是行情的預測。

內參口訣一: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此訣一語道破天 機,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 成鋼。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權證操作應該格外注意的,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 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二: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為英雄。

這一口訣與第一訣有點類似,就是講逆市而動的道理,第一訣是說短線的,第二訣是說中線的。即,買時,選則K線收陰線時買;賣時,選則K線收陽線時賣。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三:高低盤整,再等一等

這 一口訣的內容包括了訣一中“橫盤不交易”的內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說,當一隻股票或者權證持續上漲或者下跌了一段時間後就進入了橫盤狀態,此時不必在高位全 倉賣出,也不必在低位全倉買進,因為盤整之後就會變盤,故盤整時期不可主觀決定建倉或清倉。如果是高位向下變,則及時清倉,不會有損失;如果是低位向高 變,及時追進,也不會踏空 。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四:高位橫盤再衝高,抓住時機趕緊拋;低位橫盤又新低,全倉買進好時機。

這 一口訣是對口訣三的進一步具體化說明,是描述訣三中的一種最佳時機。股價和大盤常常是高位盤整後還有新高,低位盤整後又創新低,因此說,要等待變盤的方向 明朗後再開始。如高位橫盤後向上變盤,再創新高,這是賣出的最佳時機;而低位橫盤整理之後再向下變盤,這將是滿倉買入的最佳時機。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五:套牢補倉求保本,奢求盈利乃為貪。

這 一訣說的是人們常犯的一種錯誤。當你被套了,你在技術上的支撐位補了一把倉,或者加量補了一次倉,但你要清楚認識到你這麼做的目標只是為了搬回本錢。當反 彈不虧時,你應該及時賣出,而很多人則是看見股價漲了起來,心理就想再漲一漲我就賺了,就賺多少多少了,結果是又跌回去了,再次重倉被套,這回連自救的資 金也沒了,只有束手待斃。故此列出以示大家。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六:未曾下手先認錯,寧可買少勿買多。

大道至簡,這句訣又是一個看似簡單做來不易的大道理。是說一個資金的分配使用問題,你不能一下子把資金全都買進去。會買,買在低點才是真正的師傅,賣則不那 麼重要了,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下手買股之前,你必須承認你的買入是錯誤的,做好股價跌下去,你被套後在低位如何加倉補進的準備,而不是人常說的什麼技 術上的止損,那是要你割肉,全是害人的瞎話。自有股市以來,只有“金字塔式買入法”是操作技法上唯一一條永恆不變的真理。金字塔式投資方法,它是一種分批 買賣股票的方法。即買入股票時,愈買愈少;賣出股票時,愈賣愈多。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七:綠蔭叢中一線紅,抓緊買入莫放鬆。

當 一隻股票或者權證,連續向下多日回調,如3根、5、7、9……根陰線,呈現出一片綠時,有一天你發現K線 當日可能收陽星,或者是小陽線時,不必分析原因,是主力震倉、吸貨、還是什麼放量出貨,儘管殺入,次日一般都會出現長陽線反彈。權證的這種現象則多出現在 沽權中,反應則要求更加迅速。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八:一推二薦就不漲,只好往下再震倉。

這 一訣很重要,是股市的一則潛規則。主要是針對股票說的。這種情況一般是:一隻股票已經回調很久,接近尾聲了,大多處於平臺整理狀態,開始接二連三地有人推 薦,你看基本面也的確不錯,可你買入了,它就是不太動,某一天卻突然向下破位了,你大罵著賣了出去,但你會看到,它的K線在做了一個坑形後一直漲了上來, 並輕鬆地突破了原來整理的平臺,絕塵而去。你就是這樣被拋下了。大家都看好,可就是不漲,20日後卻突然破位下去了,K線在做了一個標準的坑後,輕鬆突破 前期平臺,已經再創新高了。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內參口訣九:平靜水面一波高,當心後面大波濤。

一 場軍事小演習,後面將有大戰役。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是從連續的分時線上,看底部啟動初期的技術特徵。即當一隻股票或者權證在底部橫盤了很長時間,其多日 連續的分時線會呈現出十分平緩的形態,如下傾的緩坡或平靜的水面,而當有一天水面突然湧起一波比較高的波浪,而後又不能再回到原水平面時,則後面往往會來 一股更加驚人的大波濤。前面的這個小波浪也如同一次小的軍事演習,而後面的這個大波濤才是一場真正的大戰役。在“綠蔭叢中一線紅,抓緊買入莫放鬆”一訣所 描繪的K線形態中,這個“一線紅”的小陽線,就是初次高起來的“一波高”,就是“小演習”,而“大波濤”“大戰役”就是次日即將出現的長陽線。這種形態, 不但表現在底部啟動的初期,也常表現在莊股啟動初期的日K線圖中,也就是所說的“老鴨頭” 。

炒股的人都是孤獨的!僅分享這一次(建議收藏)


十條股市哲學

第一:投機像山嶽一樣古老

這句話我是從《股票作手回憶錄》上看到的,每次讀到這句我內心都為之一震,雖然短短的一句話卻道盡投機市場的百態,我彷彿看到在漫長投機長河中掙扎的人們,也包括作者投機失敗後的飲彈自盡,投機遊戲的本質不會變,人的本性也不會變,貪婪、恐懼、絕望、狂喜,而結局常常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

第二:人棄我取,人取我予

這句話好象來自來自中國《史記·貨殖列傳》,《貨殖列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古代私人理財思想,“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被司馬遷列為出奇制勝的重要策略,在證券市場裡,我認為應該把“人棄我取,人取我予。”作為自己一種最基本思維方式來運用,多用這種方式去思考問題,保持對各種預言的警惕,並努力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

第三:買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賣出靠決心

這句話是我早期看的一本大眾投資手冊上看到的,那本書收集了不少格言,而經過時間的洗禮,我現在牢記的就是這句,三句話把投資中具體的投資行為的原則講的簡明、徹底、透徹,回顧自己的投資經歷,幾乎所有的錯誤也囊括在這三句話裡。

第四:只有持股才能賺大錢

想在股票市場賺大錢,持有股票的本領要下苦功去學,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數,是否有水平選擇股票,真正能使你賺到錢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如何持股的道理可不像研究指數、推薦股票那樣,幾句話就說的明白的,短期內容易提高的,它需要長期的投資經驗積累,心理素質的不斷提高,使用控制風險的有效方法。

第五:企業價值決定股票長期價格

這句話是我研究價值投資理論之後的一句簡單概括,經過這近十年的投資實踐,我覺得要想既保持研究股票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自己必須要有一套對股票價格高低的判斷標準,即使使用的是一些簡單的判斷標準也沒關係,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你對市場的價格高低的看法不能依靠是否在大資金的成本之上下,否則一味迷信大資金的力量,如果你交易的主要理由來自大資金的痕跡,你不能一邊關注價格,卻又不交易,你很容易陷入頻繁的買入之中,因為你沒有自己的股票貴賤的標準,這樣會使你常常去跟隨那些其實跟許多散戶同樣愚蠢的大資金,在股票市場一般那些以價值發現價值挖掘為出發炒作的大資金才容易成功,才容易實現利潤,單憑資金優勢企圖控制市場脫離了價值大肆炒作,最後結局不會樂觀,證券市場越成熟,這點越明顯。供給與需求創造價格短期波動,企業內在價值決定長期波動方向。

第六:不要輕易預測市場

判斷股價到達什麼水準,比預測多久才會到達某種水準容易,.不管如何精研預測技巧,準確預測短期走勢的機率很難超過60%,如果你每次都去嘗試,錯了就止損退出市場,不僅會損失你的金錢,更會不斷損害你的信心,我覺得應該從基本面入手尋找一些有長期價格潛力的股票,結合一些技術方法適當控制風險儘量長期持住股票,而對於長期的市場走勢給予一個輪廓式的評估。

第七: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風雪是正常現象

這句話是彼得林奇的《戰勝華爾街》裡的一句,“其實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風雪是正常現象,如果有所準備,它就不會傷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機會,你可以挑選被風暴嚇走的投資者放棄的廉價股票。”我覺得這句話很形象的說明了股票市場的週期性,人們在春、夏、秋、冬的輪迴中不知不覺,而對股票市場的漲跌卻經常感到驚訝,其實股票市場的漲跌起伏是多麼的正常,只是我們的市場有時它

的春天太短,冬天太長,我想這對在東北呆慣的人理解起來倒不會太難。

第八:儘量簡單

這句話是美國技術分析專家約翰墨菲的《股價(期貨)技術分析預測學》一書中在引言中反覆強調的一句話,他的意思是使用技術分析的時候“儘量簡單”,我理解所謂的儘量簡單就是掌握核心思想而運用之,如趨勢一旦形成短期不可逆轉。選股要選領漲股等。在我的實踐中也常常提醒自己,儘量使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原則簡單,事情簡單了也會就變得清晰了,對自己的投資行為約束也就變的有力了,不符合自己原則的事情也就容易抵制了,如阿甘一般,質樸簡單的生活蘊涵著樂趣與真正的智慧。

第九:不斷的減少交易

這是從我的無數次錯誤中無數次損失的金錢中理解的一句話,巴菲特曾講過:“錢在這裡從活躍的投資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資者。許多精力旺盛的有進取心投資人財富漸漸消失。”其實不管你的理念怎樣,是投機者或投資者,這句話都適用。減少你的錯誤就先從減少交易開始吧。

第十:遠離市場,遠離人群。

《烏合之眾》一書講:人群中積聚的是愚蠢,不是天生的智慧。炒股的心態與你與人群的距離成反比,不要推薦股票,少去談論股票,與市場的人群保持距離,與每日的價格波動也要儘量遠點,不要讓行情機攪混你本已清澈的交易理念。大學時代看過一本小冊子講如何體會孤獨的快樂,我很喜歡書裡觀點,孤獨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如果你體會到了孤獨感並且是快樂的,那麼恭喜你,你的心靈是強大的。

在股市這個嘈雜的市場裡,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地方。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提升盤感,把握選股買賣點技巧,讓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