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醫趨勢說

《2019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新近出爐,截至2018年底的中國醫療衛生數據呈現在眾人眼前。與此同時,醫保局、衛健委、藥監局等多方聯動推動中國醫改繼續轟轟烈烈前行,歷史的車輪!

頻繁發佈的政策之下,中國醫療衛生數據呈現出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代表著什麼?醫趨勢帶您一起來拆解。

醫療改革政策中越來越多地推動醫療體系多元化格局的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正在穩步推進。而這最終體現在中國衛生機構的構成上。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1、基層門診數量大漲,村衛生室減少1萬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醫療衛生機構構成(2018)

2018年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97434家,比上年增加10785家。其中:

  • 醫院33009個,比上年增加1953個。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43639個,增加10615個。主要增長來自門診部,數量增加超2萬;而同時村衛生室減少1萬左右。
  •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034個,減少186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旗下所包含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科疾病防治院、衛生監督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的數量均呈略微下滑趨勢。


2、民營數量佔比64%,門診量僅14.7%,非公診療進入深水區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數量以及服務量數據(2014-2018)

在數量達33萬的醫院中,民營醫院數量增長約2千家。民營醫院的佔比正在逐年上升,相較於2017年底60%的佔比,民營醫院數量在2018年達到了64%。

民營醫院診療人次佔比卻僅僅從2017年的14.2%增長至14.7%。保持著增長趨勢,但是其增長幅度較小,不及民營醫院數量佔比的增速。

簡單來說,就是數量佔據64%的民營醫院,僅依賴14.7%的診療人次來存活。民營醫院的競爭和生存狀況可見一斑。


3、東部醫療機構最為發達,西部四川成翹楚,醫療資源不均衡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1個省 、直轄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重慶、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區域上,東部地區擁有最多的醫療衛生機構,而中部和西部的醫療資源數量基本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醫院數量上,西部地區甚至比中部地區要多出1000家左右。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 綜合醫院佔比最大(60%),其次是專科醫院(24%)、中醫醫院(12%)。
  • 東部地區綜合醫院最多(7463家),其次是中部(5529家),西部最少(6701家)。

擁有數量最多的分別為:山東(2580家)、四川(2344家)、河北(2108家)。

擁有數量最少的分別為:西藏(158家)、青海(220家)、寧夏(231家)。

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看,

擁有數量最多的分別為:河北(82236家)、四川(78427家)、河南(67730家)。

擁有數量最少的分別為:寧夏(4121家)、上海(4729家)、海南(4981家)。而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這三個區域恰恰是中國醫改的重要區域,寧夏的互聯網醫療、上海的醫療改革、海南的新型醫療創新。


4、醫療機構,醫院類收入佔總收入量的78%,基層佔比僅15%

醫院分為公立非盈利性醫院、民營盈利性醫院、民營非盈利性醫院三類,但是收入是醫院持續運用和發展的核心環節。盈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的區別只是在於是否將利潤進行分紅。

2018年中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收入4.11萬億,其中醫院收入3.19萬億,專科醫院收入4200億。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收入中,醫院收入佔比高達7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佔比15%,與其診療人次佔比持平;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收入佔比7%。這一組數據說明基層醫療的空間和挑戰都很大。


5、專科領域:腫瘤專科收入最高,眼科、口腔、美容利潤率最高

各類專科醫院收入排名中:腫瘤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收入最高。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但從各類專科醫院盈利能力來看,眼科醫院、口腔醫院、美容醫院

當年利潤率最高。

這是因為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對於眼、牙齒健康以及醫美的重視也在慢慢提升。

就拿眼科醫院來說,首先是近視人口基數大,滲透率低,使得屈光手術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除此之外,老齡化帶來的白內障手術市場也在飛速增長。


6、西藥、檢查、衛生材料佔醫院收入Top3,藥佔比減少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公立醫院詳細收入拆分(2018)

西藥(34%)、檢查(31%)、中藥(14%)是門診收入佔比最大的三個板塊;

而西藥(30%)、衛生材料(22%)、治療(17%)是住院收入佔比最大的三個板塊。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公立醫院不同項目2018年增速對比

從詳細項目對比來看,由於政策提升了專家門診的掛號費用,使得部分患者分流至普通門診,2018年,公立醫院門診掛號費用收入呈下滑趨勢,同比-6%。

檢查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護理收入、衛生材料費收入成為住院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與此同時,得益於國家對於藥品政策的多方調控,藥品收入增幅不及醫院收入的整體增幅。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總的來講,不同等級公立醫院藥佔比均成下滑趨勢,以三級醫院最為明顯。由2015年的37%下滑至2018年的29%。藥佔比下滑主要得益於按病種付費(DRGs)的逐步推行以及先前政策上對於藥佔比的考核等措施。

不過在2019年1月國務院頒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採用了取消了“藥佔比”,將單一的藥佔比考核指標改為合理用藥相關指標。


7、個人衛生支出比例減少至28.61%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衛生總費用支出情況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醫療衛生費用支付結構(2017-2018)

201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57998.3億元(初步核算數),同比+13%。人均衛生總費用4148.1元,衛生總費用佔GDP百分比為6.4%。

其中:

  • 政府衛生支出佔27.74%;
  • 社會衛生支出佔43.66%;
  • 個人衛生支出佔28.61%

*社會衛生支出是指政府支出費用以外的社會各界和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整體來講,雖然中國個人衛生支出比例相較於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個人支出比例呈不斷下滑趨勢,由2014年的39.7%下降到2018年的28.7%。

七大趨勢,解讀2019中國醫療大數據

中國醫療深受政策影響,反過來又推動政策的制定、落地和完善。

分級診療、健康中國2030、DRG數據驅動都是年度關鍵詞。

2019年,醫改仍在繼續。


這一年,我們看到“4+7”帶量採購一輪又一輪;

這一年,我們看到醫保局“靈魂砍價”醫保目錄;

這一年,我們看到民營醫療上市尋求新航道;

這一年,我們看到大量的資源整合;

……

歷史的車輪,永遠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滾滾向前,數據可以看到行業趨勢,重要的不是你所見,而是你的目光看到多遠?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