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青藏高原發現28種新病毒,南北極拍下的照片讓人後背發涼……

這段時間,我們的注意力一直被疫情牽引。


那些不斷變換的數字一直牽動著我們的神經。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此時的南極和北極正發生著悄悄的變化。


這些變化同時都在釋放出一個危險的信號——


人類的命運岌岌可危。


青藏高原發現28種新病毒,南北極拍下的照片讓人後背發涼……


南極氣溫首破20度!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


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


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1月。


同時,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


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度的氣溫。


這打破了南極地區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也是首次超過20℃。


20多度的氣溫對人類來說,也許是最適宜的氣溫。


可是對南極來說,卻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根據一家外媒發佈的消息:

NASA的地球觀測衛星日前發佈了2張南極鷹島圖片。


一張拍攝於2月4日,另一張攝於2月13日。


從圖中可以看到才短短9天,冰雪大面積融化。


無獨有偶,同樣的壞消息也發生在了北極。


北極甲烷釋放!

根據NASA日前發佈的消息,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約200萬個甲烷點。


因為氣候變暖,導致凍土融化。


凍土層中的甲烷釋放量將會增加。


甲烷本身就是一種溫室氣體。


由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

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


全球變暖導致甲烷釋放,甲烷釋放又會加速全球變暖。

早在2019年10月的時候,俄羅斯的專家也發現了北極觀測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甲烷排放。


不管是南極還是北極,這樣的變化實在讓人揪心。


更可怕的是氣溫升高,冰川消融,對動物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曾經可愛的企鵝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冰原,如今只能站在裸露的泥土上。


海灘上的冰川都已經融化到遠處的山峰之間了。


看到那些滿身泥濘的企鵝,只覺得心疼。

有媒體報道,在兩年的時間內,已有15萬隻阿德利企鵝死亡。


可是誰又能想到,罪魁禍首竟是一塊巨大的冰山呢?


這座冰山擋住了企鵝覓食的道路,它們不得不跌跌撞撞跋涉60多公里,找到最近的海岸捕魚。


如此遙遠的路途讓它們筋疲力盡。


它們有的餓死的在路上,有的墜落在冰川之中。


這塊罪惡的冰山又是怎麼來的呢?

正是因為溫室效應,導致了冰山坍塌。


坍塌的部分直接在海邊擱淺,擋住了企鵝的路。


便釀成了這起悲劇。


研究人員稱:


除非這座冰山漂走或長年存在岸邊的固定冰崩裂,否則阿德利企鵝可能在20年內滅絕。


這也並不是偶發事件,攝影師丹尼爾·考克斯在南極洲的冰原上拍攝到大量帝企鵝俯身低頭的畫面。


原來,這是它們在集體悼念死亡的幼仔。

有的企鵝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它一臉茫然地站在那裡,想從冰凍的冰層中找到自己的孩子。


在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攝製組成員在南極發出感嘆:


這裡太熱了!


想到這裡的企鵝將要面臨厄運,其中一位攝影師哭了起來:


“這個地方很特別,我只希望我們能保持住這個地方,並保護它們。”


可是當這樣悲慘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發生的時候,我們也只會迎來更絕望的消息。

美國最近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現存企鵝家族中體形最大的成員——


帝企鵝將在本世紀末滅絕。


不敢想象,若干年後,我們的後代再見到帝企鵝時,它們已經化為了冰冷的影像。


南極的企鵝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北極的北極熊也岌岌可危。


根據NASA公佈的數據顯示:


過去40年裡,由於全球氣溫不斷變暖,北極圈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


研究北極氣象的學者珍妮弗預測,2040年前的某個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

這樣的變化,對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來說,就是一場生死浩劫。

曾經的北極熊:


現在的北極熊:

隨著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北極熊沒有了浮冰,就無法捕獵海豹,失去了食物來源。


飢餓的北極熊只能到人類居住的地方來尋找食物。

在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鏡頭下,一隻骨瘦嶙峋的北極熊走路搖搖晃晃。


它不知道該往哪走,也不知道該往哪去,眼下的情景讓它無比絕望。

終於,它看到了一個垃圾桶,於是,便在垃圾桶裡尋找食物。


也許是太久沒有喝到水,咀嚼食物的時候,它的嘴邊都是白沫。


即使,它這次找到了人們剩下的食物,可是,以後呢……


而且陸地的溫度根本無法讓它存活,等待它的最終也是死路一條。

挪威極地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抓拍到一隻體格健壯的雄性北極熊。

然而僅僅過了三個月,當研究員再次見到這隻北極熊時,卻看到了它枯瘦如柴的屍體。


屍體被發現的地點,距離研究人員第一次遇到它時相差240多公里。

原來,為了填飽肚子,這隻北極熊顧不上離家遙遠,一路尋找食物。


可是最終還是沒能逃脫餓死的命運。


英國攝影師勒弗朗曾向媒體公佈了一組,他在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旅遊時拍攝的照片。

照片顯示,一對北極熊母子被困在了一塊巨大浮冰上。

據推測,小北極熊約9個月大,漂浮的過程中,浮冰一直在融化。


母子倆也只能不停地往裡縮。


孩子嚇得顫顫巍巍,母親緊緊摟著孩子,不讓它受到驚嚇。


由於這塊浮冰已經距離岸邊20公里遠,它們無力游上岸。


只能無助地越漂越遠……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顯示,北極熊棲息的海冰日益縮減,生存越來越困難。


預計未來35至40年,北極熊數量將減少三成以上。


這又是一個讓人心痛的消息。


那些無辜的動物明明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偏偏它們要受到自然的懲罰?


除了企鵝和北極熊,其他極地動物也難逃厄運。

在北極,數十萬頭海象被逼上絕路。


海象原本棲息在冰面上,可是隨著全球變暖,冰面融化。


原來的棲息地附近,幾乎沒什麼冰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海象被迫離開家園,爬到了俄羅斯的海岸上。


很難想象,這裡竟然聚集了幾十萬頭海象。


它們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生活空間被大大壓縮。

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間,海象也只能往更高的地方爬。


可是海象沒有腿,只有短短的鰭。


所以這段路程,危險重重。

好不容易爬上了懸崖,可是這裡又沒有食物和水,為了找吃的。


它們習慣性地縱身一躍,跳進大海里。


可是,這裡是懸崖,下面是萬丈深淵。


可憐的海象只能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懸崖下的海灘上,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海象的屍體……

在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海灣的交接處,因為氣候變暖導致許多有毒藻類物質瘋狂生長。


那片區域的食物鏈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在附近一天之內就有18只海豹死亡,一個月就有60只已知的死亡海豹。


而且近年來,隨著氣溫一年比一年暖,冬末春初的冰越來越薄。


母海豹難以如期生產,一些出生不足12天的小海豹,便過早地跌進冰海而夭折。


更壞的消息還在繼續 ……


根據《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劇;


一種致命病毒在動物間相互傳播,這種病毒會使海豹、海獺和海獅大量死亡。


不得不說,2020年確實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這些看似偶然的災難,其實是必然。


但我更願意看作這是自然對人類的提醒。


提醒人類要學會敬畏。


也許有人說,這是南極和北極發生的事情,都離我們太遠,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


殊不知,全球的生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旦極地環境失控,那麼整個世界都會發生變化。


事實證明,這種影響也正在發生。


俄亥俄州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古老病毒存在的證據。


其中有28種新病毒。


全球變暖正在導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縮小,並可能釋放出被冰封了數萬乃至數十萬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想想真是恐怖。


你以為遠在天邊發生的事情,其實下一秒就會波及到人類自己。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人類只是地球的匆匆過客,但是人類的破壞卻遍及地球每個角落。


人類千萬不要用自己的僥倖,去挑戰自然的權威;因為代價,我們真的承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