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袁世凯不杀溥仪及满清皇室,是出于哪些考虑?

1912年清帝退位是和平退位,也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罕有的一次政权更迭,袁世凯没有任何必要去对逊清皇室做什么,实际上很难做到。清帝的退位是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谈的结果,否则南北即将要继续开战,这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好处,对整个国家也是一场新的灾难。清帝退位前,因为革命“反清兴汉”等口号的号召,皇族内阁的立宪谎言也被戳破,满清政府的威望已经日薄西山。当辛亥革命发生后,满清政府都没人能够领导最有战斗力的北洋军,只能邀请袁世凯出山。南北议和之时,南方革命党压根就没有提出要对溥仪及其满清皇室进行赶尽杀绝的要求,只要求“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孙中山就会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不杀溥仪及满清皇室,是出于哪些考虑?

溥仪退位时,大清的天下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紫禁城,皇城之外,早已是民国的天下了。满清皇室的影响力,已十分微小,溥仪皇帝的圣旨以及隆裕皇后的懿旨,一旦出了紫禁城,跟放屁也没什么两样了。这皇帝当的,早已没有了“九五之尊”的威风,皇帝也沦为了紫禁城这座华丽牢笼里的“金丝雀”。袁世凯曾经是清朝的臣子,而且是清末重臣,溥仪皇帝及隆裕太后,也曾是自己的旧主,袁世凯也被清室提拔重用才有了今天。袁世凯若杀旧主,而且是杀已无还手之力的孤儿寡母,会大大影响到袁世凯的政治声誉。话说回来,袁世凯作为一个有极端报负的政治人物,显然知道“平稳过渡”对于他这样一位继任者,甚至是僭越者的重要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袁世凯更需要清室对自己的认同,哪怕这种认同充满了虚情假意,装装样子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北京城的主人换了,地方督抚十之八九还是满清遗老遗少,这些余威掀起的政治风浪,也足以将袁世凯拍在地上,打个稀碎。

袁世凯不杀溥仪及满清皇室,是出于哪些考虑?

当然从逼清室退位,到接任临时大总统,再到逼迫国会授认正式大总统,最终复辟,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但对于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可能早已盘算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的方式,建立中华帝国。为此,更需要清廷退位有条不紊,为新帝国的诞生积攒道义上和法理上的支持。晚清对于袁还是有知遇之恩的,袁的所有政治光环,都来自于清政府对他的栽培和信任,这点,袁不会忘记,而且知道感恩。

袁世凯不杀溥仪及满清皇室,是出于哪些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