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個時候,老年心血管患者應該這麼做……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的突發性、不可預見性及嚴重性給中國乃至世界都添上了一層灰濛濛的陰影。早在1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佈的死亡數據中顯示,絕大部分死亡病例的死者都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高齡和有慢性病,加之免疫力低下有關。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統計,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1]。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結構及功能(心臟增大、室間隔增厚、舒張功能減弱)都會有一定的變化,以往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在老年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

新冠肺炎作為一個應激源,可能使交感系統過度激活,交感亢進所帶來的兒茶酚胺相關效應會使患者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高、血管斑塊不穩定、心肌損傷進一步加重,使得心功能進一步下降,其危害不言而喻。

因此,患有慢性疾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新冠病毒容易攻擊的群體之一,應及時做好有效的預防措施。

明確用藥指徵

在給予老年人藥物治療時必須明確用藥指徵,減少用藥種類,減少腎毒性強的藥物,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用藥方案應儘可能簡單,避免藥物濫用,聯合用藥種類以不超過4種為宜[3]。

老年人個體差異較大,疾病發展過程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患者治療方案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不能按照標準治療方法迸行盲目治療。

尤其是藥物劑量的選定,應根據患者體重、年齡、體質等方面進行準確計算,—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老年人用量—般為成年人的0.5-0.75倍,並根據患者腎功能進行個體化調整,如有條件可進行血藥濃度監測[4]。

保證服藥依從性

此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用藥種類多、量大、頻繁服藥、記憶力下降、對藥物治療認識不夠等原因而導致不能按時、足療程、足量服用藥物,導致患者依從性較差,不能保證藥物治療方案取得的臨床效果。[5]。

02.學會自我管理,做好疾病監測

每天規律監測血壓、心率、血糖和體重,瞭解疾病的控制情況。

勞逸結合

適當運動有助於保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穩定,但不能過度運動。在“不出門“的情況下,運動一般以走路、床旁踏車為主,不要過快、過早和過晚。助於保持或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戒菸

吸菸能夠增加各類心血管的發病風險;戒菸後疾病風險降低。吸菸可使血管舒縮功能失調,血管內皮功能不良,並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易造成血栓的形成。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之前首先要戒菸[6]。

合理膳食

控制總熱量、均衡膳食、限制食鹽及食品添加糖的攝入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已經成為共識,並被中外各國的居民膳食指南及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明確推薦[7]。

控制情緒

消極情緒的經常反覆出現引起長期或者是過度的神經緊張,可造成機體病變,如神經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血壓升高等從而轉變為某些器官、系統的病變,影響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8]。

03 提高免疫力

通過720例受試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提示甘草多糖膠囊具有如下作用:

甘草多糖能夠刺激淋巴細胞增殖、活化,顯著提高T細胞(CD3+)及其亞群(CD4+、CD4+/CD8+)免疫功能,且提高率和提高穩定率均優於安慰劑,有效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同時可增強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活性,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9]。

總之,在這次疫情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重視避免病毒感染,其次要提高免疫力,再有不要過分恐慌,在做好各種預防措施的同時,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監測、遵醫囑按時、規範用藥。相信疫情會很快過去!

參考文獻:

[1]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 中國循環雜誌,2019,34(3): 209-220.

[2]徐旺達,白小涓, 韓璐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因素及性別差異[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8,38(1):90-93.

[3]歐陽仲毅.心血管系統藥物的合理應用咖中國藥物警戒,2010,07(8):495-497.

[4]張朝新,姜安軍.常用心血管藥物在老年人中的應用問題[J],新疆醫學,2009(39):92—94

[5]孫旭虎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藥要點研究[J].中華臨床醫藥雜誌,2007,54(1):27.

[6]王晟,佔達良.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關係的研究[J].海南醫學,2016,27(7):1090-1092.

[7]馬志敏,王吉雲.飲食與心血管疾病預防中的熱點問題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6):4423-4427.

[8]王超.情緒活動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及心理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09(28):103-104.DOI:10.3969/j.issn.1674-6805.2011.28.084.

[9]甘草多糖膠囊III期臨床試驗總結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