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如果您沒有聽過“立木為信”的故事,也一定聽過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如果您沒有聽過“廢井田、開阡陌”,也一定聽過“商鞅變法”。沒錯,這一切都與商鞅有關係。

2009年有一出網評9.3分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此劇根據孫皓暉的同名歷史小說的第一部改編而成,講述的就是秦孝公和商鞅變法圖強的故事:公元前360年前後,秦國還是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國,飽受著六國的催殘,滅國在即,又恰逢秦獻公戰死沙場,贏渠梁(即秦孝公)在危難時刻即位,他立誓變法圖強,向天下廣發出“求賢令”。衛鞅聽聞毅然赴秦,憑一身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的認識得到孝公的重用,君臣二人同心協力,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最終大秦裂變成功,成為戰國七雄最為強大的諸侯國。而在這個時候,孝公逝世,秦惠文王上臺,功成名就的商鞅來不及歸隱便要赴死。

對比歷史資料,劇中避免不了對商鞅的所作所為做了一些洗白,但是,即便不誇大商鞅的功勞,也不能更不應該忽視他對秦國乃至後世的貢獻,他制定的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等等許多政策法令至今仍然有著積極的意義。

無論是看《大秦帝國之裂變》還是讀《史記·商君列傳》,筆者難掩遺憾,為何如此有才華之人,卻不得善終?商鞅去世時僅57歲。對於商鞅來說,他的後半生都奉獻給了秦國變法,卻落得個五馬分屍、家破人亡的下場,這一生究竟值不值得?如果商鞅能回答的話,筆者認為他會斬釘截鐵地說:值得!雖然商鞅身敗了,但靈魂未滅,他留下的新法仍在繼續實行,為一百多年後的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身敗名裂、死無完屍了,但是,對商鞅,筆者想說的是:他,身雖敗而名未裂,人雖死而魂未滅。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01 商鞅變法

(一)商鞅其人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 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等指為謀反,戰敗死於黽池,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司馬遷對商鞅的悲慘結局並不表示同情,在《史記·商君列傳》最後評道:“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他說商鞅有如此下場,都是活該啊!令我們不禁好奇,聖賢如太史公者,為何出此言論?到底是司馬遷個人喜惡還是商鞅確實活該呢?

在筆者看來,司馬遷對商鞅的這一句評價,更多的是帶著個人的喜惡的色彩,從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可以看出,他是追求道家“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他嚮往《老子》描述的生活:“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他喜好和平,不贊成以刑止刑,因此,對於商鞅這麼嚴酷的官吏,他當然喜歡不起來的。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那麼,商鞅竟然做了哪些事情令司馬遷如此的不喜呢?我們先來看看變法的內容。

(二)變法內容

事實上,商鞅的變法並非一帆風順,最初秦孝公有些遲疑,擔心天下人非議自己,同時變法還遭到了秦國貴族的強烈反對。商鞅舌戰群臣,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以及“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等的論點說服秦孝公下定決心同意變法。應該說商鞅還是比較幸運的,遇到了一個堅決支持他變法的秦孝公,幫他掃清路上的障礙,使得他的變法得以順利進行。

在變法之前,商鞅在秦孝公的命令下頒佈了《墾草令》,此令在秦國全面實施後,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開始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 、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採納商鞅深化改革,擺脫舊貴族勢力影響的建議,遷都咸陽,並命商鞅實行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推行縣制、初為賦 、統一度量衡、焚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禁遊宦之民 、執行分戶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商君書》中詳細說明了兩次變法的具體實施的內容,總體來看是圍繞著:“壹”、“農戰”、“法”進行的。“壹”就是專一、統一;“農戰”就是農業與軍事相結合;“法”就是法令、法律。而這正呼應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不法古,不修今”的理論支撐。他最重視農戰,即農業和戰爭結合,實行全民皆兵,如此一來,耕作既可自給,也保證了軍事的補給,從而令秦國的對外擴張節節勝利。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但是變法的有些條例十分嚴厲,比如,第一次變法中的“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史記·商君列傳》)”即命令百姓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一家有罪,九家檢舉,否則十家連坐。不告發壞人的處以腰斬的刑罰,告發壞人的跟斬了敵人的首級一樣愛賞,窩藏壞人的跟投降敵人一樣被罰。

商鞅助秦孝公兩次推行變革,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法治制度。但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商鞅變法中的許多條例設置的極不合理,甚至是苛刻,可對於當時內憂外患的秦國來說,是順勢而為,是為困難時期的特殊情況而制定的,這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即使不是商鞅捅破這層紙,也會有別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三)新法取得的成果

商鞅治理秦國,是“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戰國策·秦策一》)”。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庶兄,被商鞅劓以刑,連君王的哥哥都不能網開一面,商鞅真的是秉承著“天子犯法與民同罪”的原則做事。因此,商鞅也被人稱為“酷吏”。

因新法能嚴格地執行,所以取得的成果也是可觀的。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史記·商君列傳》稱:

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

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李斯在其著名的《諫逐客書》中寫道: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西漢賈誼《過秦論》中評:

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從司馬遷、李斯、賈誼的描述中可知商鞅變法後給秦國帶來的巨大變化: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使得一度“以夷狄視之”的秦國站在了強國之列。

商鞅在秦國執掌朝政十九年,秦國繁華富庶、氣勢如虹,為秦國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為歷代王朝沿用的秦漢中央集權制度制定了總要領,其以法治國的理念更是沿用至今。可以說,商鞅變法對整個古代中國的政治發展影響極為深遠。

站在歷史潮流的尖端,我們回過頭來看商鞅所做的這一切,不得不歎服其獨到的眼光、長遠的謀略以及先進的思想,而時代也需要這樣的先驅者,推動著歷史以更快更穩的腳步向前發展。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03 商鞅之悲慘

前面提到,商鞅是被人誣陷謀反而後逃亡最終戰敗身亡的,其屍體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在這裡,筆者又回到文章開頭的疑問,為何商鞅會不得善終?

綜合史料,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得罪秦國權貴

商鞅的變法大大觸動了秦國權貴的利益,導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權貴最看重的是什麼?是爵位。變法中有明令: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史記·商君列傳》

概括說來就是國君宗室中沒有軍功記錄的,不得載入宗室名冊。田地、住宅、奴婢、衣物等按尊貴卑賤爵位俸祿等級來分配及享用。有軍功的地位顯赫尊榮,沒軍功的就只有錢沒有地位了。

先秦時代,中國實行世卿世祿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們的爵位、封邑、官職都是父子相承的。這種世襲的次數理論上是無限的,直到改朝換代或佔據這個爵位或官職的家族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為止。如今,因商鞅一朝變法,有的權貴失去了爵位,失去爵位的權貴就只貴無權了,那些宗室貴族怎能同意?因此,當商鞅失去了秦孝公這把“保護傘”後,他們又怎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二)秦孝公去世後,缺乏有力的盟友,少有支持者

秦孝公對商鞅的改革政策十分推崇,幾乎是全權放手給商鞅去實施變法。但是秦孝公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25年時間,在商鞅變法僅實施了19年他就去世了。其子秦惠文王即位後,商鞅可以說是朝中無人只能單打獨鬥,而且他曾得罪過朝中幾乎所有的勳貴權臣,因此受到抵毀、中傷、誣衊、陷害是必然的。

更為糟糕的是商鞅與惠文王的關係很僵,因商鞅之前變法時執法嚴厲,鐵面無私,太子犯法,他依法處置了太子師傅:處公孫賈以黥,刑公子虔以劓。這樣又給自己拉了不少仇恨,太子上位後,對其清算也是必然的。

另外,趙良曾奉勸他急流勇退,商鞅為了使新法能夠繼續實施下去,拒絕了他的勸告,不肯歸隱,因此,他將自己最後一條退路也封死了。

(三)新法實施後,國雖富民貧窮,百姓有怨氣,不得民心

《史記·商君列傳》裡說,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看似效果很好,但實際上老百姓所受的剝削比重十分嚴重,始終在生存線上下掙扎。

商鞅認為:“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商君書·弱民》)“按照他的說法:百姓弱,國家就強大;百姓強大,國家就弱。所以,治理得法的國家致力於讓百姓變弱。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他還認為:“民貧則力富,力富則淫,淫則有蝨。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爵,各必有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則六蝨無萌。故國富而貧治,重強。(《商君書·弱民》)”就是說百姓貧窮時就會努力致富,可以一旦富裕了卻又會變得放縱,放縱了就會產生蝨害。所以百姓富裕了卻沒有戰事那就應該讓他們用糧食來換取爵位,要換取爵位就意味著農民要拿出大部分的財富來,這樣他們再度陷入貧窮,因為貧窮他們就不會懈怠而會繼續求富。農民不懈怠,就沒有六種蝨害的出現。這種讓國家富有而讓老百姓保持貧窮的治國方法,可以使國家加強盛。

同時,商鞅實行的是重刑少賞,“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重賞輕刑,上不愛民,民不死賞。”刑罰重而賞賜少是君主愛民,人民會為了得到賞賜而拼死效力。賞賜重而刑罰輕是君主不愛民,人民就不會為了賞賜而拼死效命。

按理說商鞅變法使得國家富強,百姓應該對他是感恩戴德的,但是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因其秉承著國富民窮思想,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所以,當他逃亡的時候,百姓都不願意幫助他,他死後,也是“秦人不憐”,可見是多麼不得民心。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筆者認為,商鞅在秦孝公同意他變法之時,或者這個時間應該更早一些,在他踏入秦國這片土地之時,就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因為他施行的是嚴政,而不是儒家所倡導的仁政。嚴政就是需要鐵面無私、不近人情的人才能進行下去的,也難怪司馬遷說他是個“天生資質刻薄人也”。

04 結語

司馬遷雖然說商鞅的下場是“活該”,但同時,他也有正面的評價“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這就說明了雖然商鞅的法令嚴苛,但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法令,漢代許多政令都是沿襲秦制的,而秦制政令則始於商鞅。

秦惠文王雖然處以商鞅車裂,但是他並未如甘龍等所願將新法廢除恢復舊制,反而是繼續商鞅所施行的新法,而且還將商鞅曾經提到過的“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敵;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成為秦國政治的指導原則,就更加說明了:惠文王是需要新法、支持新法的。但因商鞅曾侵犯過他的權威,他是跟商鞅有仇,而不是變法有問題。

魏國在商鞅逃亡時拒絕讓他入關,但是魏惠王當初不也捶胸頓足地埋怨自己錯失了一個使國家強盛的人才:“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如果當初能啟用商鞅在魏國變法,那麼如今強盛的就是魏國,而不是秦國了。

戰國法家商鞅被車裂的悲劇:身敗而名未裂,雖死亦猶榮


如甘龍、公孫賈等碌碌無為者,早已湮沒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之中,有誰記得他們曾經做出過什麼政績?唯有商鞅,為了變法圖強,一路披荊斬棘,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生命殺出了一條血路,開創了一條直通富強的大道,令秦國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崛起,由西北邊陲進侵中原,直至後來一統中國,這樣的豐功偉績,即使在2000多年以後的今天,也一直為世人稱道。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次革新都會帶來流血和犧牲,然而,沒有經歷過痛,又怎能脫胎換骨?沒有將腐朽陳舊的觀念摒棄,又怎麼注入新的思想和新生的力量?沒有新的思想注入,又怎能推動社會進步?“人如行舟,不進則退”,人是這樣,社會也如此。

商鞅最終死於自己制定的法律下,可以說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變法的尊嚴。雖然商鞅最後被車裂,死無完屍,但是他與其他身敗名裂的人都不同,他沒有名裂,他是身雖敗而名未裂,人雖死而魂未滅,真正是雖死猶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