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最著名的春節詩詞和春聯

千百年來,描寫中國春節喜慶氣氛的詩詞很多,但寫到極致的,毋庸置疑,非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莫屬。


最著名的春節詩詞和春聯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此詩是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新政時所作。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並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1069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樸素自然,但卻極力渲染出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既勾畫出人們歡慶節日的代表性生活習俗,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同時又以廣大民眾千家萬戶沐浴著旭日的光輝、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寓意著美好的未來將要來臨。


最著名的春節詩詞和春聯


看似一首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其實作者有著更深的意蘊,舊事物總是要被新事物所取代,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歷史要發展,時代要前進,新與舊的變革是不可缺少的。“新桃換舊符”正是這種變革的象徵。“總把”二字,體現出詩人對變革充滿了信心和決心。


春 聯


春聯是由桃符逐漸演變而來,第一幅春聯到底出現在什麼時候?又是何人所撰寫?


一種說法是:

據紀曉嵐考證,在五代十國末期,有一年除夕,後蜀末代皇帝孟昶要換新桃符,命令學士辛寅遜給自己寢室門口準備掛的桃符題字,但是這位辛學士寫完後,孟昶覺得很不滿意。於是孟昶自己拿起筆來在新桃符上寫了兩句話:新年納除慶;嘉節號長春。

眾位大臣紛紛效仿,給自家桃符也題上類似的話語,後來民間也紛紛效仿。而孟昶所寫的:“新年納除慶;嘉節號長春。”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副春聯,時至今日也是最著名的春聯。

最著名的春節詩詞和春聯


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還有一種說法:

世界上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後蜀主孟昶的題聯早240年。所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打破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世界紀錄,被稱為史上第一春聯。

最著名的春節詩詞和春聯


實際上,“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則是在明代初年。據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有一年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