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多多是一個4歲的小男孩。因為爸爸媽媽平時忙,所以平時都是爺爺奶奶照顧他。一次,全家一起去超市,多多一下子拿了好幾個玩具,媽媽覺得多多拿的玩具太多了,而且好多玩具家裡都有,所以就要求多多隻能選一個最喜歡的玩具。這時,多多不高興了,就開始哭鬧起來,奶奶看到孫子哭心疼不已,就說:“孩子喜歡就都給他買吧。”但是,多多媽媽就是堅持原則,還說這樣溺愛是會把孩子寵壞的。奶奶聽了之後非常生氣。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回到家後奶奶越想越生氣,覺得自己辛苦照顧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後還是被埋怨,於是就有了回老家的想法。小編相信,很多家庭都存在著因為兩代人教育觀念不同而發生育兒分歧的事情。隔代教育出現分歧不可怕,但是回老家可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想要隔代教育不傷和氣,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科學地處理育兒分歧問題。

一、出現分歧先冷靜,再表達個人想法

閨蜜曾經講過她家的教育模式,就是兒女教育孩子時,父母就出去散步。一次,閨蜜因為孩子在家到處亂寫亂畫想要教育孩子,剛想開口說話,孩子就跑到奶奶的懷裡,不敢閨蜜說什麼,孩子都像沒有聽到一樣。時間長了,孩子奶奶也挺不下去了,就說了句“好了,孩子知道錯了,不要說了”。一句話讓閨蜜的教育工作前功盡棄。所以,每次閨蜜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打發父母出去散步。

閨蜜的做法其實是很聰明的做法。如果老人和兒女在教育孩子時發生分歧,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冷靜下來。如果實在看著生氣,可以選擇出門遛彎散步的方式。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最終目的是想讓自己想冷靜下來,等到心情平復再來表達個人的想法。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二、全家統一戰線,選擇正確的時機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要和女兒統一戰線,切忌出現父母教育,老人拆臺的現象。並且,在兒女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最好不好插手,而且還要儘量維護兒女作為父母的尊嚴和威信。即使雙方教育理念出現分歧,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否則只會讓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還覺得有人袒護,抱有僥倖心理。

當然,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時機,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這樣不僅可以避開孩子尋求外援,還能避免老人忍不住想要幫助孩子的現象。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三、保持平等開放的心態,求同存異

相對年輕的父母,老人在撫養孩子的實踐經驗中有優勢,在應付孩子上,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他們的很多育兒經驗也逐漸落伍。再加上“隔輩親”的緣故,老人的教養方式難免會顯得比較“溺愛”孩子。而年輕的父母,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並且處在社會變化中,他們有著較深的社會閱歷,知道社會的需求取向,可以更好的指引孩子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增強他們分辨好壞的能力。

因此,爺爺奶奶在和兒女溝通育兒問題時,要保持平等開放的心態,積極徵求兒女的意見,不要以長輩的身份來壓人,儘量做到求同存異。比如:上面案例中,如果奶奶說:“你們小時候也是這麼被帶大的,也沒被寵壞。”這樣的對話就不能讓大家平和的對話。如果奶奶這樣說:“為什麼不給孩子買這些玩具啊?有什麼道理嗎?”這樣的對話不僅可以讓兒女有機會像孩子解釋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告訴孩子是非對錯,還能在孩子面前維護了父母的威信,讓孩子知道哭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四、事前定好規矩,按照規矩辦事

其實,與其發生分歧後用吵架的方式,不如事前就定好規矩。小編就是一個喜歡事前定規矩的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小編制定了一份家庭守則,比如,規定了孩子起床、睡覺的時間;規定了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規定了家庭內大人不能當著孩子面看手機等。家庭規矩一旦制定好,全家都要共同遵守,堅決執行。只

有這樣,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才能和老人統一頻率,統一思想。

如果發現自己的家庭經常會發生隔代教育分歧的問題,不妨試試提前和老人協商制定規矩,這樣以後教育孩子就可以有制度可依,便不會輕易引起矛盾。

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怎麼辦?想要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小編作為年輕的父母,不得不承認,老人雖然很辛苦的照顧孩子,但是也確實存在老人溺愛的現象。隔代教育處理不好,有時還會引起家庭矛盾。因此,在隔代教育這個問題上,老人要把握教育邊界,虛心傾聽兒女的建議,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兒女,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時機和方式,尊重老人的發言權,三代人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和諧幸福、求同存異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