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朝代有更替,歲月有古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非常多的歷史文明,在中亞有兩河文明,在北非有尼羅河文明,在古老的東方有華夏文明,而在美洲有瑪雅文明。它們擁有悠久的歷史,在不同的歷史方位上孕育著一方的人民。

起源:愛琴文明

在歐洲東南部、地中海東北部希臘半島,也就是愛琴海以及愛奧尼亞海附近誕生的古希臘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在當時被稱作愛琴文明:具體分為兩個文明階段,是早期發源於克里特島(位於地中海東部,希臘的第一大島)克里特文明;二是隨著歷史的變遷,文明中心遷移到希臘半島,並隨之出現的邁錫尼文明。

然而不幸的是,在800年後,大約公元前1100左右,從伊庇魯斯和馬其頓南下的多利亞人打破了希臘的寧靜,摧毀了當地的文明,他們崇尚武力,將古希臘重新帶回野蠻的社會,這在荷馬所著的《荷馬史詩》中可以得到印證““赫拉克勒斯子孫和許多人是從伊庇魯斯出發南下的。

野蠻、全民為戰是那個時代最大的特點,此時的古希臘被稱作進入了“黑暗”時代。

發展:兩次希波戰爭

隨著人口、海上貿易的增長,希臘半島及零星島嶼上,出現了許許多多新的城邦制國家,比如雅典、斯巴達、科林斯、敘拉古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和斯巴達,它們之間不同的是:在政治上,雅典實行民主政治,斯巴達崇尚寡頭軍事;在軍事上,雅典逐漸締造了一直卓越的海軍,斯巴達則組建了一直力量強大的重裝步兵。

儘管它們是不同的城邦制國家,不過此時的希臘依然是和諧、一致對外的,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古希臘走向了繁盛

公元前750年,希臘人開始向外擴張,新建立的城邦遍及地中海沿岸,形成了以希臘和斯巴達為核心的同盟集團。與此同時,波斯帝國也日益強大起來,它們最初起源於亞洲的西部,包括國王大流士一世在內的波斯帝國君主們往西擴張領土,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部分希臘城邦,戰爭一觸即發。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真正的較量終於來了:公元490年,波斯大軍在新國王薛西斯一世的率領下進攻雅典。戰爭在廣袤的馬拉松平原上打響,雅典首先佔據了中間地勢較高的位置優勢,採用密集方陣陣型,以逸待勞。當時恰逢季節雨季,波斯大軍千里迢迢而來,被阻擊在平原的兩側泥沼地上。最終,希臘人以傷亡192人的輕微代價,殺死6400波斯人,取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第一次征討希臘失敗後,薛西斯一世大為沮喪,卻心有不甘,向西擴張的第一步即是要征服希臘。

而希臘卻不能被攻克,如鯁在喉。

十年後,也即是公元前480年春,薛西斯一世傾全國之力,總共調集了陸軍25萬及戰艦1000艘,再度親征希臘。

大難臨頭,希臘人明顯地感覺到了危機的來臨,他們共同商討禦敵之策,最終達成一致:

陸軍方面以斯巴達為主力,海軍則由希臘統一領導。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在這場戰役中,波斯人儘管在溫泉關一戰中取得了勝利,然而卻付出了傷亡上萬人的沉重代價,嚴重地貽誤了取勝非有的戰機。9月,雅典利用300多艘戰艦成功引誘波斯600多艘戰艦駛進薩拉米灣狹窄海域,然後猛然發起攻擊,一時間波斯戰艦大亂,在拼死抗爭8小時後拖著殘兵倉皇撤退。

希臘人贏得了第二次希波戰爭。

分裂:伯羅奔尼撒戰爭

兩次希波戰爭後,希臘進入了全盛時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周易·豐》”

不過,此時在希臘的內部逐漸開始分裂成兩大聯盟:一個是以雅典為核心的提洛同盟;一個是以斯巴達為代表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希臘內部分裂的根源在於:兩個發達城邦國家在意識形態存在差異,本質上是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的較量。

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引發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總體來講,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元前431年延續到公元前421年,第二階段從公元前415年到公元前405年。

在第一階段,戰爭以

底比斯(斯巴達同盟)進攻普拉提(雅典同盟)為標誌正式開始,雅典憑藉自己強大的海軍優勢,對斯巴達進行海上封鎖,卻上不得岸來;而斯巴達儘管實力雄厚,卻也被牢牢困住,雙方僵持長達十年,互有勝負,最終不得不以談判的形式告別這場戰爭。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然而“一山不能容二虎

”,以談判換來的和平終究是不牢固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希臘犯了一個致命性的失誤——即派遣艦隊遠征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遠征敘拉古的海軍最終因不佔據地利優勢,缺乏兵力、糧草補給被打敗,這次遠征使得雅典從神壇上跌落下來,他們再也無法抵擋斯巴達人猛烈的進攻。最終,戰爭以曾經顯赫一時的雅典海軍覆滅告終。

衰敗:馬其頓王國統治

這是公元前405年的事了。

戰勝的斯巴達奪得了希臘霸主地位,然而“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斯巴達領導同盟國集團以及其倡導的意識形態,無法適用於整個希臘城邦國家,希臘城邦最終進入混戰局面。

然而此時不速之客降臨。

公元前800年,與希臘差不多同步發展起來的馬其頓王國,佔據了小亞細亞及希臘北部的領土。經過近4個世紀的積累,它逐漸成長為與希臘比鄰的最強大的帝國。

面對來自北部的威脅,古希臘展現了像抵禦波斯帝國一樣的精誠團結:建立以雅典為核心的反馬同盟。

公元前359年,馬其頓王國菲利普二世繼位,他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國王,在經濟上推行幣制改革,在政治和軍事上採取積極擴張政策。

在應對希臘問題上,他的原則只有一條:佔據希臘,奪去希臘控制權

公元前338年,他的確做到了。然而不幸的是,在公元前336年的夏天,在舉行女兒婚禮的結婚現場被一個年輕馬其頓貴族刺殺。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菲利普二世遇刺身亡,亞歷山大繼位,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最終平定了希臘小範圍內的起義。此時的古希臘全部被劃歸到馬其頓王國中,古希臘文明也進入了馬其頓時代。

消亡:希臘化時代

回過頭來再提及亞歷山大,他在征服了希臘後,往西橫掃埃及;然後東進,首先在高加米拉戰役(位於今巴格達以北)中與波斯帝國展開決戰,最終攻下巴比倫城,滅掉波斯帝國,之後繼續往東打到印度河流域,才返回故土,自此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個大洲的大帝國。

然而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初夏,亞歷山大因突然發熱暴斃,年僅33歲。由於時間倉促,他連誰接手帝國繼承人都未來得及指定,龐大的帝國於是四分五裂。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這給了古希臘文明得以發展創造了契機,也卻也給它展現了最後的餘光的機會。當年,亞歷山大擴張的過程中,不僅將中近東領土併入到馬其頓王國裡,還給這些地域帶了了古希臘文明,使得這些地域的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受到古希臘文明的影響。

這就是希臘化時代,然而這些希臘化國家已經失去了往日王國的強盛,它們先後被崛起的羅馬共和國滅掉,最終希臘化時代結束。

隨之消亡的,還有悠遠的古希臘文明。

後記:西方文明的淵源

古希臘文明,由發源到最終消亡前後綿延近兩千年,如今這段歷史已經塵封在歷史塵埃中。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古希臘文明已經遠去,但是在這段時間裡誕生了璀璨的文明。

古希臘人締造了繁榮的經濟,他們在社會生活方面進行了勇敢的嘗試,在

哲學、思想、詩歌和建築、科學等諸多領域都擁有很高的造詣。

前後綿延2000年,被譽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古希臘文明到底是怎樣的

比如在哲學方面,那個時代產生了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成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在思想界領域地位無可撼動;而在文學領域,古希臘人荷馬寫成了西方最早的正式的書面文學作品《荷馬史詩》

(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還有我們喜聞樂見的、由奴隸伊索著成的《伊索寓言》;而在科學領域,古希臘人提出了生命起源於自然界的假說,成為古代生物學萌芽;在國家建制和社會公共管理方面,古希臘人建立的城邦制國家,出現過民主政治、寡頭制、君主制,更是現今西方國家的一個範本。

參考資料:《古希臘歷史》、《荷馬史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