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说到日本天皇,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二战时期的裕仁天皇以及日本全国对天皇的不理智狂热,可能在大家心中,在日本人心中,天皇的权威比中国的皇帝还大,天皇在日本就是说一不二

这其实是个错误的想法,大家仔细想想,现在日本流行文化那么发达,你想想一些关于日本战国时期、江户时期的游戏,动画或小说,是不是只会出现大名和将军,天皇似乎都不出场。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似乎大家也只是知道“大名”吧,天皇那个时候在干嘛呢?

其实这才是常态,古代日本的天皇和中国皇帝完全不一样,日本是有“虚君传统”(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日本的地缘结构有关,日本全国支离破碎,很难出现大一统的皇权,所以近代之前,日本从来就没有事实统一过,即使是德川时代,也是和很多大名分治的,但日本各个板块的隔阂也没有那么大,也存在一种共同的文明价值,于是就出现了“精神层面”的天皇),日本的天皇和中国战国时期“周天子”有点像,如果天皇想掌握权力干涉内政?那会被武士势力打压地连亲妈都不认识。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在日本人心中啊,天皇就不应该管理政事,甚至古代有些天皇想真正管事,也会选择先退位,再找个官职当当。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天皇谋反”,日本历史竟然还有这种奇闻

至于天皇被疯狂膜拜,那其实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而即使是明治维新之后的天皇,他也和我们中国印象中那种秦始皇、汉武帝式的君主不太一样,它影响大更多也是在精神层面,具体的政事策划之类,也是由那些政治藩阀进行的,至于天皇和这些人是什么关系,可以算是互相利用吧,一个利用对方的精神影响力巩固实际权力,另一个利用对方来获取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后来久而久之这种关系就很混乱了,于是出现了昭和时代的怪象。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争议极大的昭和天皇

说了这么多,是想给大家说明一个问题:日本古代的天皇,和大家印象中的皇帝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大家可能会好奇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皇不理政”才是日本的常态,但明治维新的时候,这帮“维新派”打着的旗号就是“大政奉还”(幕府将军把权力还给天皇)啊,这个时候,天皇是什么态度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牵扯到日本皇室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孝明天皇之死。坊间一直流传:此人是被暗杀的!日本人暗杀天皇,这个事情真的是惊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孝明天皇是后来明治天皇的父亲,他在日本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人物吗?其实也不是,刚刚说了,日本古代天皇不理政,所以他没什么政绩,但他处的时代特殊,是幕末时期,一帮维新派要“倒幕”。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孝明天皇

孝明天皇本人是传统的保守派,他是支持幕府的,不希望朝廷取代幕府,只希望幕府进行攘夷的政策而已,有人想这是不是个傻子,人家“维新志士”要把权力还给天皇,天皇本人不干,反而支持幕府。

还是要再提醒一遍:大家不要用中国的思维套路日本,在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不是类似中国的汉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中国那种情况是“主弱臣强”的不正常局面,但是在日本,幕府执政,天皇不管事(天皇的任务被幕府政府规定为研究日本古代神话)才是正常局面,天皇执政反而不正常,而且,说是“还政天皇”,谁都知道,最后是谁出力权力归谁,幕府倒了,真正管理事情的肯定也不会是天皇,这只是个幌子。

但孝明天皇本人支持幕府,对于维新党仍然很不利,因为师出无名啊,但诡异的是,这个时候孝明天皇死了。

怎么死的?孝明天皇于公历1867年1月30日过世,年仅36岁,死因可能为天花。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有传言指岩仓策划毒杀天皇,但此事不了了之。

但因为孝明天皇死得很突然,所以坊间谣言四起,传说是倒幕派将他暗杀。这也不是空穴来风,讨幕派的岩仓具视将孝明天皇的存在当做是一种阻碍,所以“天皇被毒杀”的观点一时间风行日本,甚至传到了朝鲜和中国,朝鲜人甚至普遍认为天皇是被杀害的。而且越传越走样,有人甚至说不是被毒杀的,而是被“利刃所杀”。有人说是岩仓具视找宫女,在进药时趁机下毒,孝明天皇的死法,和砒霜中毒非常类似;还有人说是伊藤博文直接动手,杀死天皇,有人认为,因为天皇患有痔疮,所以伊藤用长刀直接从天皇身后捅进去,冒充天皇痔疮流血。

这真是越传越邪乎。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孝明天皇猝死确实是个很怪的事情,维新势力是最大受益者

其实,这个问题是存在被解决的可能性的,孝明天皇就埋在历代天皇墓所所在的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今熊野泉山泉涌寺内,当时还模仿圆坟建造了后月轮东山陵。想知道真相验尸就可以了,但日本政府显然不可能同意这样。

明治维新后,孝明天皇之死被列为禁忌,严禁进行研究,但二战后政治宽松,“孝明天皇被杀说”,在日本学界火爆一时,甚至有更惊悚的说法,历史学家鹿岛升则提出,睦仁亲王(就是后来的明治天皇)也遭到杀害,当时天皇父子都死了,至于后来的明治天皇其实是一名有南朝皇室血统的攘夷志士——大室寅之祐冒充的,天皇家族已经是大室寅之祐的血统了。

明治天皇早就被杀,后来的天皇都是替身?日本历史学家脑洞有多大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说实话笔者觉得过于荒诞的情节可信度通常都不太高),但出现这种说法,看来日本皇室也正是威信不如以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