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1、為什麼要辭職?

臨近年底,各種企業裁員的消息就接踵而來,身邊每個人都在經歷職場寒冬。

不單單是員工,老闆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我朋友的前老闆,一個80後創業青年,因為過度勞累,進了ICU。每次聽到這種事,都會不禁感慨:創業維艱。

他是個拼命三郎,僅僅花了三年的時間,就把團隊做到100人,公司從幾十平方的小單間,搬到了高檔的寫字樓,年會也開進了五星級酒店。

他對員工承諾,只要公司效益好,年底獎金絕不少,還安排了員工出國旅遊,各種福利是應有盡有。

可扎心的是,趟進ICU的第二天,員工就走了好幾個。

我好奇地問同事,沒聽說這個老闆哪裡做的不好,還是出了名的勤奮,怎麼會這樣。

他就回了我一句話:能把自己累死的老闆,員工的日子會好到哪裡去?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可以想象,老闆本人精明強幹,凡事親力親為,但經常對下屬工作不滿意,你剛做一半,老闆直接自己上。每天盯著進度,對哪個細節都不放心。光是彙報就能把人累個半死。一個項目做下來,讓每個人都筋疲力盡。

雖說偉大的背後,皆是苦難,可想當老闆的,大小事物一把抓,未必是件好事。

2、好老闆,都會躺著賺錢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什麼事都想自己一個人去解決是種病。

我認識的一個老闆就是這樣。

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就開始忙著看郵件、打電話、審批方案、參加會議,親自安排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有的時候乾脆睡在辦公室,每天滿腦子都是公司的事,根本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可儘管他已經這麼忙了,公司的業績依然沒有提升,反而讓他的下屬對他越發不滿。

“每天等他審批都要等很久,嚴重影響項目進度。”“總是讓我們等他的意見,那乾脆讓他自己做好啦。”“整個公司就他最能幹,什麼事情都要自己經手,我發揮的空間都沒了。”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這些抱怨漸漸地傳開了,他知道後覺得特別委屈,自己每天廢寢忘食的工作,只是希望讓公司變得更好,難道錯了嗎?

事實上他確實錯了,做企業“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其實並不是勤奮,某種程度上是不相信員工的表現,是一種惡習。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忙碌中,而員工也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反正我怎麼做都不如你,何必費心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老闆受了累,員工還不滿意。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微軟前CEO史蒂夫•鮑爾默曾經說:“有人告訴我他一週工作九十小時,我對他說,你完全錯了,寫下二十項每週至少讓你忙碌九十小時的工作,仔細審視後,你將會發現其中至少有十項工作是沒有意義的,或是可以請人代勞的。”

好老闆,從來不做這種性價比低的蠢事,他們都會躺著賺錢。所謂躺著賺錢,其實就是放權。

有人說,員工做得不好,老闆肯定要背鍋,客戶怒了,後果不堪設想。

可現實裡,你會發現,當你願意放手,員工的表現往往超乎想象。

正如盛大網絡總裁陳天橋所說:“信任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老闆懂得放手,員工才會產生責任感,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員工能不能有老闆思維,其實要看老闆怎麼管。

3、好老闆,都懂得成就下屬

根據職場統計資料顯示,70後第一份工作超過4年才換;80後是3年半;90後則是7個月。

對於這些一言不合就離職,罵不得說不得的90後們,很多老闆往往都束手無策。

其實不難理解,相比於前輩的側重金錢利益,90後們更在乎的是個人發展。

因為一輩子從事一份工作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員工和老闆的關係最好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其實想想也挺複雜的,表面上兩者雖然是契約關係,但仍有很多步調不一致的地方。老闆追求的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員工追求的是個人價值最大化。

不過在我看來,員工和老闆最好的關係應該是:相互成就的關係。

我的主管曾經和我分享過他的一個親身經歷:那個時候他剛畢業參加工作,入職一家五星級酒店當管培生。他的上司很器重他,在工作中常常指導他,讓他受益匪淺。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合同上的金額寫錯了,幸好客戶那邊反饋過來,沒有造成經濟損失。他本以為這次肯定要受處罰了,結果最後只是被批評教育了一番,讓他引以為戒,下不為例。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的上司幫他在老闆面前把這件事情扛了下來,甘願接受處罰,認為這件事情主要責任在自己,沒有做好審核的工作。

從此之後,他工作變得更加努力,從一個初入社會的青澀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幹練的職場精英。

一個優秀的老闆應該是給予員工鍛鍊的機會,並且願意去承擔試錯的代價,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員工快速成長,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老闆一進ICU,我就跳槽了”

現在很多人都說,員工要有老闆思維,但我覺得如果你不把員工放在老闆的位置,他們很難理解老闆的艱難。要想做到這一點,老闆得懂得適當退下來,讓員工自己去體驗一把,就能理解你的苦。

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不能只依賴老闆一個人,關鍵還是看裡面的員工是否能夠獨當一面。

單個人的力量就好比一粒的珍珠,對於公司來說當然是上乘的珍珠越多好。但如果這些珍珠不能有效地串聯起來成為項鍊,那也只不過是一盤敬沙,無法發揮出最大價值,而一個老闆要做的,恰恰就是把他們都連接起來。

—END—

作者簡介:洛夏,和你一起,去發現更大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