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為了完成“吃飯大計”,男孩讓公雞幫自己吃飯,網友:媽見打系列

在食物種類愈發豐富的現代社會,使得許多熊孩子都漸漸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一些比較聽話的孩子,儘管挑食,最後還是會把飯乖乖地吃完,但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吃飯簡直比登天還難,於是他們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逃避吃飯,讓家長們防不勝防的同時,又覺得有些無可奈何。

為了完成“吃飯大計”,男孩讓公雞幫自己吃飯,網友:媽見打系列

近日,一名搞笑博主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小男孩為了逃避吃飯,端著還剩半碗飯的飯碗,然後將其放在凳子上,隨手捉住一隻大公雞,接著用勺子小心地給大公雞餵飯吃,不消一會兒,那半碗剩飯就被大公雞消滅得乾乾淨淨,小男孩也圓滿地完成了吃飯任務,可謂是“皆大歡喜”。

當然,網友們在看見小男孩的這番騷操作之後,都不禁感慨:

網友A:我天天剩飯,天天被我爸媽罵,我也好想養一隻公雞。

網友B:感覺小男孩的家長還是過於嚴厲了一些,小孩子挑食,應該正確引導才是。

網友C:雖然說逃避吃飯不是一個好習慣,但家長做的菜實在不好吃,想吃飯也吃不下呀。

其實,我們能夠理解家長的焦慮之情,擔心孩子不吃飯造成營養不良,又或者是阻礙身體健康發展。但實際上卻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存在著一定的誤解。

為了完成“吃飯大計”,男孩讓公雞幫自己吃飯,網友:媽見打系列

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過度焦慮,並讓孩子好好吃飯呢?

1、正確認識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

家長們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攀比現象,看到別的孩子吃兩大碗飯,自己的孩子連一碗飯也吃不下,家長們潛意識裡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狀況不如他人。既然如此,與其憂心忡忡,家長莫不如帶孩子去向專業人士求助,瞭解自家孩子的生長曲線,再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營養條件跟不上的情況。

為了完成“吃飯大計”,男孩讓公雞幫自己吃飯,網友:媽見打系列

2、反省自己的行為

在挑選菜品的時候,家長們總是以自己的飲食喜好為先,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做菜的時候,也不管賣相是否好看,而是敷衍了事。菜品不好吃+賣相難看,自然就無法激起孩子的食慾。所以,家長在指責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將菜品做到盡善盡美。

為了完成“吃飯大計”,男孩讓公雞幫自己吃飯,網友:媽見打系列

3、不要總是嘮叨孩子

一看到孩子不吃飯,家長們就忍不住在孩子耳邊絮絮叨叨,以此來讓孩子妥協,或是服從自己的命令。但家長殊不知的是,如此一來,不但無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吃飯,而且還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們是時候改變一下自己,不要總是嘮叨孩子,而是應該正確引導。

總之,導致孩子不吃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家長排除了因疾病而引起的挑食,那麼就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只有先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孩子才能夠心甘情願地吃飯,屆時,挑食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