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耳再造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兩項

耳再造的方法有好幾種,很多患兒的家長由於是非醫療人員,總是看不明白各個方法之間的差異,讀了很多介紹材料,也多是一頭霧水。


實際上,做耳朵就兩件事,一是裡面的“瓤瓤”(支架),二是外面的“皮皮”(皮膚軟組織覆蓋)。

先說支架,耳朵的大輪廓是由支架決定的,包括大小、外形和基本形狀。

耳再造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兩項

Medpor支架就是做食品塑料袋的聚乙烯塑料做的,因為是機械加工製作的,形狀是一樣的,有不同的型號(大小),醫生也可以在手術檯上微調結構,做出來的耳朵很難和對側好耳朵一樣,沒法做到個性化,不同病人造出的耳朵形狀是基本一樣的。

耳再造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兩項

肋軟骨一般用患者自己的,取出來的時候只是三根不同長度、不同粗細和不同形狀的“脆骨”,醫生要根據患者對側的好耳朵(單耳畸形)或者患者父母的耳朵(雙耳畸形)的形狀進行雕刻,並用鈦絲捆綁結紮固定在一起。

通常醫生會根據對側耳朵的大小和形狀塑形,和正常耳朵的形狀比較接近,但因為是小塊的軟骨拼接而成,很難做到兩側完全一樣。肋軟骨支架的形狀的雕刻需要醫生具有很好的美術功底,醫生個人之間雕刻的水平和能力差別很大,能雕刻的很好的只是少部分醫生。

耳再造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兩項

取肋軟骨自然要增加創傷,但切一個2~3釐米的皮膚切口,取出三根肋骨遠端的軟骨(脆骨)對孩子的身體影響是很有限的,手術後的疼痛也很有限,出現所謂胸廓畸形的幾率很低,沒有必要為此而糾結。為了一輩子有一個好耳朵,這點代價是值得的。很糟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誇大取肋軟骨的代價,誘導家長用材料做耳朵,這種做法很不道德。

耳朵最終的形狀與支架形狀有很大的關係,但不完全取決於支架的形狀,因為外面覆蓋的皮膚厚薄、彈性、回縮的程度,長疤生長的程度都會影響耳朵最終的形狀,這如同一個人雖然體型很好看,但如果衣服不好看,特別是穿上冬天的棉衣,體型就不一定能顯現出來。

再說支架外面的覆蓋材料,其厚薄和富裕程度與耳朵的形狀關係也很大。

覆蓋耳朵前面的皮膚軟組織可以是沒有擴張的皮膚(一次成型和直埋),沒有擴張的皮膚比較厚。也可以是擴張的皮膚(半包和全包),通常擴張皮膚不僅變薄了,而且量增加了。有了足夠的皮膚,才能夠和耳朵支架前面的溝溝漕槽服帖好,如果皮膚不足,或者太厚,就很難落在溝溝凹凹裡面,而是像支帳篷一樣浮在表面,耳朵前面的形狀就不一定明顯。

因此,充分擴張,造出做夠大、足夠薄的皮膚對於耳朵的前面的形狀很重要。全包法比半包法造出的皮膚多是其優勢,當然擴張注水的時間也相應的要長一點。

耳再造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兩項

耳朵後面的覆蓋材料可以是擴張皮膚(全包),也可以是筋膜瓣加植皮(一次成型、直埋法和半包法)。擴張產生的皮膚顏色和質地比植皮好很多,基本上和周圍的好皮膚一個顏色。而之所以要先轉移筋膜瓣,是因為支架表面直接植皮不活,就像石頭上沒法種莊稼一樣,轉移筋膜瓣就是像先在石頭上鋪一層土,有土莊稼才能長,有筋膜植的皮才能活。

植皮就需要取皮,取皮可以是胸部取肋軟骨的部位(所以可以看到十幾釐米的切口疤痕),也可以是頭皮(不影響長頭髮),取皮是有代價的,叫供皮區繼發損傷,胸部會遺留疤痕。植皮後一般成活沒問題,但移植的皮膚會出現色素沉著(變黑),皮膚攣縮(顱耳溝變淺),植皮周圍也會長疤。

因此,家長如果對各種方法不明白,順著我上面講的思路就會明白了,搞明白了再選方法很重要。有些家長給孩子做完手術後後悔,主要是手術前對各種方法沒有搞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