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鄭和下西洋為何無疾而終?

gthy18—2453029


鄭和下西洋可不是無疾而終,沒看到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路上因病去世了嗎?這是典型的有疾而終啊。

玩笑了。

實際上鄭和下西洋在第七次後終告停止,有多方面原因:

1、大明窮了

說來說去,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國力昌盛,可以維持這樣一個龐大艦隊的開支,自然就可以大搖大擺地出洋遠遊。

鄭和的出洋,更像是一種公費旅遊,各種費用都是需要大明國庫報賬的。而鄭和出行可不是一個人,而是大小船隻數百艘,各類人等27000餘人。

好嘛,就是光讓這些人吃飯,政府也是一筆沉重負擔啊。

有人問了,鄭和出去的時候滿載瓷器茶葉生絲等,回來時就算沒賺到錢,也不能空手啊。就算以物易物也不能輸得連褲子也不剩吧?

這個問題問得好,既然朝廷花了這麼大本錢,怎麼能此次虧損呢?教科書上記載,鄭和出訪各國基本都是低價交易,吃了很大虧,每次來回都是虧損,久而久之,大明撐不住了。

比較扯淡。

真實原因是:鄭和的收入,大部分進了朱棣同志的私人腰包!也就是朱棣的內庫,作為皇帝的個人小金庫,和國庫是嚴格分開的。

所以就明顯了,鄭和出差,用的是國庫的錢,賺了票子卻被皇帝收了,久而久之,大明國庫當然空虛,必然空虛,所以大臣們義憤填膺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工資就是從國庫裡面劃撥的。

所以,這種模式也註定了下西洋不會長久!

2、朱棣死了

這是下西洋戛然而止的最重要因素。

啥?第七次下西洋是明宣宗時期?

對呀,後面不是再也沒有了麼?

第七次下西洋是鄭和的謝幕演出,也是七下西洋的謝幕演出,鄭和因積勞成疾,病逝途中,大明王朝也就順水推舟,把鄭和連同下西洋事業一併埋葬了。

根據教科書記載,鄭和下西洋有倆目的,一個是尋找建文帝,一個是恢復藩貢體系。另外一個沒有說,也不好意思說,那就是去獅子國(斯里蘭卡)搶佛骨。

還記得教科書上的記載不,說的是鄭和一行走到獅子國,國王見利起意,想要劫持鄭和,然後搶奪財寶。然後鄭和沉著應對,殺進宮去反挾持了國王等人,然後把國王帶回中國審查。

如果不是國王腦子進水了,那就是腦子進水了。

誰會明知以卵擊石還要冒險一試的,咋的,國王幹得不舒坦,非要感受下刀光劍影啊!

真相是,朱棣知道獅子國宮中藏有釋迦牟尼的佛骨,這在中國是正統的象徵,朱棣需要它!

而在朱棣的任期到了(死了)之後,關於尋找建文帝、佛骨啥的,都煙消雲散了,關於建立藩貢體系,除了朱棣和朱瞻基,後世君主也沒啥興趣,所以都歇了吧!

3、海圖燒了

這是成化年間時任兵部尚書劉大夏乾的好事。

不要問為啥這位大人可以接近大內禁地,不要問為啥他要手欠把這麼重要的成果刪了,備份也不留,只看結果,大明王朝再也沒有能力去遠航了,這次是真的!

惋惜之餘,還是要感嘆下明朝文官勢力的聰明才智和膽大包天。不怕皇帝降罪,直接來個釜底抽薪,我讓你航,讓你航!

航海圖以及航海資料的散佚,讓明朝航海再也不能連續。加上後續明朝造大船技工的斷代,明朝再也撐不起遠航的風帆。

憶往昔,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而如今,狼藉一片,日落西山。

所以,鄭和下西洋不是無疾而終,而恰恰是多個因素的集合。今天,我們也只能在歷史記載中重溫那一段偉大的歲月!

鄭和: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最主要的原因是,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大手筆大工程,卻是隻賠不掙錢,所以皇帝老子不想幹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大手筆大行為,必須是國家行為,才有可能持續下去,然而,明朝的皇帝除了朱棣還有一些長遠眼光之外,其他的皇帝,基本上都沒有能夠超出他和朱元璋的。所謂眼界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所以其他的皇帝連眼界和思路都沒有,這下西洋這種龐大艦隊,非常巨大的耗費,肯定是沒有皇帝感興趣去搞賠本掙吆喝的。


首先,鄭和下西洋這樣的一個龐大的工程和艦隊的遠航,是一個只賠不掙的國家行為。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項大的國家行為,耗費的金錢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說它有可持續發展的造血能力,那它還是有生命力的,否則,只賠不掙,您掙吆喝都掙不著,那就肯定支撐不下去了。鄭和下西洋的艦隊,船隻一共有200多艘,各種船員士兵等人員,加起來,一共有27000多人,這麼多人,每天一頓飯就得多少錢,對大明王朝的負擔那是可想而知。

其次,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也一直儘可能的想辦法掙錢來達到收支平衡,然而,他們這種以貨易貨的這種做買賣搞貿易行為,咱們大明朝都是以一個天朝上國的這種虛榮身份出去,是為了樹國威揚國威的這種形象工程出去,那麼很多沿途的沿海的東南亞小國家,只拿一堆很便宜的東西,就換取了中國的上好絲綢茶葉,和瓷器,這樣一個賠本的買賣回來一算帳,本來還想掙點錢,但碰到的都是比咱們更窮的小國,所以都是賠的叮噹響的。

第三,是與咱們中國的國家,理念和中華民族的以和為貴的思想密切相關。咱們一個將近3萬多人的有很多先進武器的大艦隊,一路走過去,開啟的是海上絲綢之路,並沒有像西班牙,葡萄牙,這樣的海權國家一樣,見到哪個東南亞國家就一路上佔領之後,把當地的土著和原住民,都趕往海里,能後獲取這些沿途的國家的資源,並進行侵略和掠奪,最終,來實行對這些國家的殖民奴役和掠奪。如果大明朝當時也能這麼做的話,那麼,不光不會是一個賠錢的買賣,而且還會是一個開疆拓土,從國外大量的裝船運回來無限的利益的大動作。



然而,這是與中華民族與包括海上鄰國在內的所有鄰國睦鄰友好相處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所以就不可能去進行侵略掠奪和殖民他國。這也是鄭和下西洋搞不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一切也都不會白費,這不,咱們現在開啟的海上絲綢之路,不正是繼承過去的鄭和下西洋的和平友誼傳統嗎?


文心採露苑


鄭和下西洋,其中的目的是建立以明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萬國來朝,去交易獲得明朝沒有的奇珍異貨,而不是以商業往來為最主要目的,沒有商業和利益的驅動。



鄭和龐大的船隊能夠七次下西洋,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做支撐,在後來明朝國力的下降難以維持如此規模的船隊,便無疾而終了。

如果當時鄭和下西洋以打通商路為目的,加強商業往來,獲得利益,建立起利益鏈,有可能形成一條繁華的海上大商路,鄭和下西洋得以為繼。


津城沐雨


鄭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我認為就是去找建文帝,因為他是威脅朱棣江山穩固心病,歷經千辛萬苦七次帶領兩萬多人下西洋,可謂耗資巨大,雖然開拓了航線、促進了貿易、楊威了大明朝,但是,他並沒有完成朱棣的任務,就是找到建文帝,可謂處心積慮,抑鬱寡歡,患病而終。就是説愁死了。(個人拙見,因邀作答惡補一下歷史,但是歷史資料眾說紛紜,並未找到鄭和死因,願聽友批評指正。)


將進酒大夫


朱棣選在北京建都,本身就說明他的視線還是面向北方防禦。鄭和船隊七次出海,花錢不少卻沒有任何殖民開拓疆土意願,連修個炮臺燈塔留幾個人看守的意願都沒有。一方面可以輔助證實追殺政敵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證明華夏的眼光侷限於所謂中央大陸。

鄭和之逝世,正式記載是因勞累死於第七次途中。但他身後的航海資料全部銷燬船隊解散,難免給後人聯想。是朱棣不需要了?還是另有隱情?


jack200351227


繞了七次,所到達的國家或地區,發現一個比一個落後,感覺沒什麼意思。擱你也歇了。再者說,明朝也沒有對那些土地的需求,菲律賓國王想併入大明,大明還懶得要。華夏文明原本就不搞擴張,只是感化和教化,這就是華夏文明比其他文明先進的地方,包容性,華夏文明不強推自己的文明,不像其他文明都具有排他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