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由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電影《後來的我們》如約上映。

從去年的演唱會上奶茶唱《後來》唱到淚飆,到今年4月電影和大家見面。

半年多時間,像是從不捨,到放下和釋懷的一個過程。

很多人都對電影早就滿懷期待,不光因為電影,還因為兩首好聽卻戳心的歌:

田馥甄的《愛了很久的朋友》;

陳奕迅的《我們》。

也有人聽了歌,看了預告片說:

不敢去看電影,怕太難受坐在電影院會哭到停不下來。

可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還是會默默地走進電影院,安靜地坐在角落,看著電影,然後回憶曾經的一些人,一些事。

或者帶著現在身邊的某個人,看著電影裡的場景,緊握住對方的手,比過去更珍惜當下的擁有。

下午,我一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

說來很巧,除了我右手邊空著一個位置,全部坐滿。

我不知道是旁邊也一個人來看電影的女生多買了一張票,還是因為我們兩個都是自己來看,中間的位置落了單。

這個空著的這個位置,竟然讓我從電影一開始就有些難過。

不僅提醒著我曾經一起看電影的人早已消失在人海;

也像極了在告訴我:

總有一天,一個未知的人會坐在身邊,牽著你到未來。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 曾經的我們:只要相愛就在一起。」

電影中的方小曉:

不開心就罵髒話,喝酒打牌、玩世不恭;

骨子裡卻是一個樂觀開朗,懂事孝順,渾身散發正能量,渴望被照顧被愛的女生。

林見清:

標準的工科男,有夢想,有自尊,血氣方剛不服輸的大男孩。

兩人在2007年除夕前,在火車上相遇。

那時候的方小曉如同《北京女子圖鑑》裡的陳可,不想在家鄉過著一眼可以望到頭的生活。

所以她選擇從小城市來到北京,想在大城市有立足之地。

除了拼命打工賺錢,她最大的目標就是想談戀愛,嫁一個有北京戶口,公務員等各種條件的男人在這個城市穩定下來。

剛畢業的林見清,是她的守護者:

戀愛把關,失戀護短,在小曉被欺負時第一時間出現。

那時的他對方小曉說:

給你買手機、送東西,

不叫真的愛你,真的對你好。

他還說:

你一定要找一個能為你上九天攬月,

下五海捉鱉的男人,

我才放心讓你和他在一起。

就這樣林見清以一個「愛對方很久的朋友」陪伴在方小曉身邊。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小曉也是愛他的:

會開玩笑問他是不是看上了自己;

會嘴硬說自己的打扮不是為了給他看;

會在他衝動犯傻時替他收拾殘局;

最最重要的是:

哪怕他沒有滿足之前所設定的所有條件,也心甘情願和他在一起。

那時的兩個人,可以成天吃著泡麵,在十幾平的小房間裡喝酒聊天,開心大笑做愛。

就連撿來的沙發,都可以讓兩人心花怒放,笑出淚花來。

那時的兩人哪怕未來一切都未知,哪怕一貧如洗,一無所有,還是會認真相愛。

那時我們相信,愛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 曾經的我們:奮不顧身,也願意走下去。」

碩大的北京城裡,兩個都想有未來的人,有幸福就會有矛盾。

每一個女生在擁有時都會害怕失去,方小曉也不例外:

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那我不想和你之間發生什麼故事了。

林見清也是愛她的,所以想拼命地給她想要的一切:

他以為自己所有的奮鬥和努力,只是為了給方小曉買一套大房子;

他以為自己想要做的事,就是方小曉想讓他做的事;

他以為自己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變成對方想要的樣子。

只是他忘了:

方小曉決定和他在一起時,就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只圖條件物質的女生,是他改變了最初的那個方小曉。

她願意陪林見清一起吃苦,相愛奮鬥,不只是為了房子,而是成為一個家。

讓你相信愛有期待的是那個人,可讓你難過傷心的也是那個人。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 曾經的我們:哪怕分開也還是會惦記。」

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的相愛,都是女生:

靠著掉眼淚吵架;

靠著迫不得已的離開;

靠著忍著不捨傷心說分手;

來教會一個男生如何去愛,如何成長。

方小曉走時對林見清說:

我們以後不要見面了。

當林見清追著方小曉到地鐵站,兩人還是一句話沒說,然後彼此對視,就這樣分開。

是兩人真的不愛了嗎?

不是。是因為太愛。

林見清曾對方小曉說:

就算以後分開,我還是想要和你見面。

想知道你到底過的好不好。

方小曉也在離開他之後,讓他重新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

像Eason《我們》中唱的那樣:

原來我很快樂 只是我不願承認

在我懷疑世界時 你給過我答案

也許生活中的我們和電影中一樣,太愛一個人時,會發現把自己的一切給對方都還是覺得不足夠。

想要拼命努力滿足對方想要的,提過說過的所有。

是慾望難填,也是自尊裡藏著自卑,生怕出點問題差錯,愛就會走遠。

只是我們後來才漸漸明白:

愛一個人,想要的始終是這個人,萬物都難以企及的這個人。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林見清終於實現夢想,賺到了錢,可以買的起大房子。

他以為這樣方小曉會回來。

可他還是不懂小曉和他,從在一起到最後的離開,從來不是房子的事,而是曾經那份可以為了她做任何事的愛和熱忱。

從2007年到2017年,十年。

兩個人相遇相知過;

兩個人相愛相惜過;

兩個人相吵相對過;

兩個人相負相念過。

也許是扎心的故事寫多了,聽多了,經歷多了。

現在很難像以前那樣,輕易就被感動。

但我從電影一開始的灰色鏡頭切入,兩個人偷瞄對方時,就開始有些隱隱的心痛。

時光倒流,兩人十年後再次相遇坐在一起,回憶過去屬於兩個人那些共同經歷的一幀幀畫面。

只是一切都是曾經,認真擁抱說再見時,都回不去了。

直到兩人坐在車裡都淚流滿面時,才真正戳到我:

I Miss You.

我也想你。

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往往讓我們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些擁有過,放下的,釋懷了的人和事。

而是明明只要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勇敢的堅持就可以不用遺憾的事,偏偏因為懦弱,幼稚和無知就此失去錯過。

林見清問方小曉:

如果那時你沒有跟我分手呢?

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呢?

如果當時的我足夠有錢,我們住進一個有大沙發的大房子呢?

如果我們當時就是不管不顧,我們就是結婚了呢?

如果我們......

這所有的答案最後被方小曉一一否定後,說了一句:

如果當時你有勇氣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當兩個人互相認真道別說再見後;

當小曉收到林見清父親那份信時;

當伊恩找回凱莉畫面變彩色時;

那些過往的遺憾比起分開仍然相愛都黯淡了太多。

有些喜歡和愛最終還是無法走在一起,撕心裂肺痛哭後,不得不放手由衷希望對方過的好。

看到林見清抱著現在的自己孩子淚流滿面的畫面時,也讓我想起之前寫的那篇文章:

陳奕迅《我們》: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熱評第一條:

小傢伙,你知道嗎?

叔叔曾經很喜歡你媽媽…

後來的我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但卻離曾經那個人越來越遠,消失在人海。

《後來的我們》:多少相愛的人,後來奔向各自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很多人都以為《後來的我們》這個電影名是因為奶茶《後來》那首歌。

其實是與五月天《後來的我們》這首歌同名。

奶茶是在演唱會上聽到五月天新歌《後來的我們》後,發短信問阿信:

我的新電影能用這個名字嗎?

阿信回覆:當然,謝謝。

看了電影以後,我更喜歡五月天的這首歌了。

因為這首歌裡似乎藏著電影裡那些說過亦或沒說完的話:

也許你還記得 也許你都忘了

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只期待後來的你 能快樂

那就是後來的我們 依然走著

只是不再並肩了

朝各自的人生 追尋了

也讓我想起五月天《突然好想你》裡那句:

我們那麼甜 那麼美 那麼相信

那麼瘋 那麼熱烈的曾經

為何我們:

還是要奔向各自的幸福在遺憾中老去?

這部電影戳淚點的地方很多,有快樂讓你大笑的場面,也有讓你心頭一暖的親情。

很多電影可能原本沒有很感人,但之所以能觸動到我們,是因為從你們看到了自己。

關於感情的電影有很多,而這些電影也並非只是為了讓我們掉淚,陷在回憶無法自拔,而是告訴我們: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太多的錯過和遺憾;

有太多的無可奈何,離別和失去;

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生活,珍惜擁有當下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