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韩德让与30岁的太后长期暧昧,没有被砍头,为何还成了王爷?

陈远


看到这个题,我突然想起了清朝的多尔衮和孝庄的故事,韩德让和30岁的萧太后有私情,像极了清朝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两个太后都和前情人有瓜葛,也都是“孤儿寡母”当政,这样做目的无非就是找个拉帮套的人。


Δ萧燕燕

即便有权势的女人,在宫廷斗争中,出卖肉体来换取情人的帮助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两个太后都深谙其中道理。不过韩德让的下场比多尔衮强许多,虽然没有名分上的夫妻,确有夫妻之实。泡了小皇帝的老娘,私通多年而没被小皇帝砍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韩德让因何成为辽国重臣?

韩德让本来是汉人,祖籍河北玉田县,却有个契丹人的名字――耶律隆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韩德让的祖上是被辽国俘虏过去的汉人奴隶,到了韩德让这一辈,韩德让战功卓著被大辽皇帝赐国姓,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Δ韩德让

当时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以来,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和宋朝并生存的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前身。“宋金辽元”是当时国内情形,四国之间相互攻伐。

由于韩德让从小生活在辽国,自然为大辽效力,在宋辽对决的“高粱河”之战中,韩德让表现突出,打败了宋军,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乾亨四年,迁升南院枢密使,成为辽国汉臣中权势最大者。(使我想起了清朝的范文程,匈奴大单于的顾问中行说)

二、临危受命,监国摄政,辅佐小皇帝

辽景宗死后,韩德让和萧太后把握时局,随机应变,打击政敌,果断立萧太后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这就是后来的辽圣宗,辽圣宗的生母萧绰上位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拥立有功,直接总理宿卫事,也就是全权保护他娘俩,直接参于国家大事。

三、萧太后为何如此重用韩德让?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萧太后如此看中韩德让是有内情的。原来萧太后是韩德让的前未婚妻,其先二人相爱多年,计划结婚时,当时的辽景宗耶律贤也相中了萧燕燕,皇帝横刀夺爱,做臣子的也无话可说,只好乖乖让给了皇帝。有道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何况一个女人更不在话下!”



Δ辽景宗耶律贤

不过皇帝对萧德让还是有知遇之恩的,等皇帝一死,萧太后眼泪汪汪的找到老情人,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萧太后想续旧情,拉拢韩德让为自己卖命。意思是说,我曾经说过嫁给你,现在皇帝死了,愿意续续旧情,现在的小皇帝是我儿子,也是你儿子,别当外人看待。韩德让一听,扑通就跪下了,说:“多谢皇太后看得起我,我将肝脑涂地的辅佐小皇帝。”

二人相好了,同吃同住同睡,韩德让经常出入太后寝宫。她也不怕流言蜚语,契丹人也不在乎这些,毕竟是蛮夷外族,不受礼教的约束。

萧太后的儿子对韩德让也够意思,为了让韩德让心无牵挂的爱他的母亲,小皇帝命人毒死了韩德让的老婆,萧太后以“小三”的身份爱着韩德让,据说两人形影不离,俨若伉俪。

四、萧太后是聪明的女人。

辽国太后萧燕燕和清朝孝庄太后都是明智之人,当丈夫死后,留给二人的都是“母寡子弱”的局面,萧燕燕哭着对韩德让说,皇叔们一个个重兵在握,虎视眈眈,我孤儿寡母的如果能斗的过这些身经百战的叔叔们,韩德让最见不得心上人伤心,心一热,发誓说:“放心吧,有我在没人敢动你。”发誓忠心辅佐小皇帝,老韩联合诸大臣,合计除掉了政治对手,使小皇帝顺利继位,之后萧燕燕对他的回报也是丰厚的。韩德让成了实际上的皇上了,他说惩罚谁就惩罚谁,他想打死谁就打死谁,燕燕装作不知道。


Δ辽国萧太后

到了圣宗统和二十七年(1009)的十一月,萧太后把权利还政给儿子。自己打算到南方去疗养,不料走到半途,一病不起,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六岁。

她死后大约一年后,韩德让也随之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为韩德让举行了国葬,并将其安葬在萧绰的陵墓边。


秉烛读春秋


韩德让之所以有此待遇,主要和契丹的婚俗有关,另外就是韩德让非常忠心,功勋卓著,是萧太后和辽圣宗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忠臣良将。

韩德让画像

大家都知道秦昭襄王曾诛杀了与宣太后有染的义渠王,而秦始皇也诛杀了与赵太后有染的吕不韦和嫪毐。

而韩德让与萧太后长期“食则同桌,寝则同帐”,一起出入,毫不避讳。

辽圣宗不但不怪罪,还屡屡给韩德让加官进爵。韩德让无子,辽圣宗竟然还安排宗室子过继给韩德让。这跟两位秦王对待自己母亲的情人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契丹人的婚姻观念。

契丹人对于女子再嫁,甚至是不同辈分之间婚姻,都是持非常宽容的态度。

韩德让和萧太后据说原本就是恋人,只是萧太后被选入宫后才分开的。他们在一起后,也仅仅是两个人相互陪伴,并没有其他淫乱的行为,可以说是爱情的典范了。

所以,一直到现代,都很少看到有人诟病毁谤两人的。

据史料记载,萧太后曾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萧燕燕萧太后画像

辽圣宗对韩德让也是“至父事之”,并且赐韩德让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同天子仪。

韩德让也不辜负萧太后和辽圣宗的托付,数次率军击退宋军的进攻,保卫了大辽疆土。

特别是在986年,韩德让率军击败了宋朝雍熙北伐的东路主力军曹彬和米信部,彻底瓦解了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被晋封为楚王。

在辽国朝廷内部,韩德让帮助萧太后和辽圣宗,稳定朝局,强化了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治。韩德让最后被拜为大丞相,统领南北两院,兼任南北两院的枢密使,将辽国的军政大权掌握于手中。

韩德让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并没有骄横跋扈,还是尽心尽力的为辽国尽忠。最终在1011年,随同辽圣宗征伐高丽时,病逝于军中。

韩德让死后,追赠尚书令,谥文忠,建庙于辽景宗与萧太后合葬的乾陵旁边。

辽圣宗画像

由此可见,辽圣宗对于韩德让是非常尊敬的。如果韩德让不是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的辅助辽圣宗,肯定不会得到这样子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