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消化不良:臨床表現和治療用藥

一、臨床表現與病因:

1、功能性消化不良:

至少6個月持續或間斷在上腹部(劍突至臍孔之間)出現症狀,經檢查可排除誘發症狀的器質性病變,排便、排便後不緩解(除外腸易激綜合徵)。

2、繼發性消化不良:

由消化性潰瘍病、胃癌等胃部病變,肝(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膽囊(慢性膽囊炎)、胰腺(慢性胰腺炎)等腹腔器官病變,以及全身性疾病所致。偶然、短期的消化不良可能與飽餐、油膩食物、飲酒、藥物、上感、早孕反應等有關。

消化不良:臨床表現和治療用藥

1、非處方藥:

《國家非處方藥目錄》收載的助消化藥的活性成分和製劑有:乾酵母(酵母片)、乳酶生、胰酶(或多酶片)、複合消化酶膠囊、胃蛋白酶、龍膽碳酸氫鈉、複合乳酸菌膠囊、地衣芽孢桿菌膠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多潘立酮。

① 對食慾減退者可服用增加食慾藥,如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B4,或口服乾酵母片。

② 對胰腺分泌功能不足或由胃腸、肝膽疾病所致的消化酶不足者可選用胰酶片,進餐中服用多酶片每片含澱粉酶0.12g、胰酶0.12g、胃蛋白酶0.04g,用於消化不良和促進食慾。

③ 對偶然性消化不良或進食蛋白食物過多者可選胃蛋白酶合劑、乳酶生。

④ 對餐後不適綜合徵可選用胃動力藥,既能增加胃腸平滑肌張力及蠕動又增加胃排空速率。伴有噁心或嘔吐者可選用甲氧氯普胺或多潘立酮片。

消化不良:臨床表現和治療用藥

2、處方藥:

(1) 治療消化不良的前提是消除病因,然後進行藥物治療。

(2) 莫沙必利:對餐後不適綜合徵可選用,莫沙必利能通過興奮胃腸道膽鹼能中間神經元及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促使乙酰膽鹼的釋放增強胃腸道運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餐前服用。

(3) 對因膽汁分泌不足或消化酶缺乏而所致的症狀,可服用複方阿嗪處方藥米特腸溶片,餐後服用。

(4) 對上腹痛綜合徵可口服抗酸藥和胃黏膜保護藥,常用抑酸劑有H2受體拮抗劑(H2RA)和質子泵抑制劑(PP)兩大類。

① H2RA的常用藥物有雷尼替丁(非處方藥)和法莫替丁。

② 常用PPI製劑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

消化不良:臨床表現和治療用藥

三、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① 幫助患者認識、理解病情,並指導其改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去除可能與症狀發生有關的發病因素。

② 益生菌製劑和複方消化酶可改善與進餐相關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但性質不穩定,因此應根據說明書的要求正確儲存,另送服時不宜用熱水。

③ 抗菌藥可抑制或殺滅助消化藥中活菌製劑的活性,降低其效價;吸附劑可吸附藥物,降低療效,如必須合用時應間隔2~3小時。

④ 乾酵母和乳酶生的不良反應較少,不可過量,過量則可能發生腹瀉;胰酶所致的不良反應偶見便秘、腹瀉、噁心及皮疹,其在酸性條件下易遭受破壞,故須用腸溶衣片,口服時不可嚼碎,應整片吞下。

⑤ 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提示由於多潘立酮可能引起心臟相關風險,建議限制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