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乱插队乱蹿、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等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导致道路堵塞,使道路安全存在很大隐患。6月21日,牡丹区政府发布《牡丹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决定从2018年6月至年底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行为,对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和违规行驶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教育,对无证无牌和违规违法上路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统一扣留至指定车场等处罚措施。方案出台后引发市民热议,菏泽究竟应该如何整治电动车乱象?一时间,各种声音褒贬不一。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私拉电线充电、违规上路现象严重,电动车生意惨淡

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在菏泽很多小区普遍存在,裸露在外墙的电线犹如“蜘蛛网”缠绕在一起,有风吹过甚至“啪啪”作响,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连日来,市区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现象,都与私拉电线充电有关。

6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小区,发现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现象。

在锦绣中华小区,3号楼一单元门口的消防通道前有公告牌写着“消防重要疏散通道,门口禁止停车”,可仍有两辆电动四轮车停靠在消防通道门口;在不远处的二单元,有辆电动三轮车正在使用从三楼扯下来的电线充电。在2号楼二单元,十余辆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停靠在门口的空地上,甚至有几辆电动车把进出单元门的通道堵得水泄不通。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锦绣中华小区1号楼和2号楼之间设置了几十个充电桩,却鲜有人使用。“用充电桩充电一度九毛多,我们从自己家扯电线充电,一度电还不到六毛,日积月累可以省很多钱。另外,在外面充电也不安全,经常有电瓶被偷走,还是停在自家门口放心。”小区居民周女士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周女士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市民的观点。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在联通小区2号楼前,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多辆电动车正在利用私拉的电线充电,甚至有住户在一旁用公告牌标明:“此处电动车充电,请勿停放汽车!”“我们小区是老小区,没设置充电桩,想要给电动车充电就必须自己扯电线,当然,这样很危险。像今天这种下雨天就很容易发生意外,我把插排用塑料袋包上了,问题应该不大。”小区居民陈先生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6月25日,在市中华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一名交警正在劝阻一名驾驶摩托三轮车的妇女绕行,不远处立着一块写有“因中华路升级改造,禁止电动三轮、四轮通行”字样的公告牌。在中华路和华英路交叉口,几名驾驶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市民无视一旁禁行的告示牌,照常在中华路上行驶,有的市民甚至在路口闯红灯、随意调头行驶。

牡丹区交警大队大队长沈祥峰表示,从6月15日至7月15日,中华路禁止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行驶,大部门市民对此表示理解并纷纷绕行。不过,很多接送孩子的老人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只能暂时让他们在中华路通行。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6月2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市八一路走访了多家电动车经销店铺,多名经销商表示,由于近期政府对电动车进行集中整治,与以往相比,店铺生意有些惨淡。

一电动车经销商表示,电动车行业夏天生意本来就很一般,由于政府的管制,很多人目前处于观望状态,前来咨询问价的多,真正购买的很少,让他感受到一丝寒意。

“最近到处修路,路上又新增了许多三轮车,开车根本无法出行,非逼着你买电动车不可,要不没法接送孩子。”在一家知名电动车专营店,购买者孙先生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目前,菏泽城区多处修路,老百姓出行很困难。虽然政府出台了政策要对电动车进行整治,但不买没办法,我只好多花点钱买辆合格的电动车。”

牡丹区政府开始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乱象

根据《牡丹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牡丹区政府从2018年6月至年底分三个阶段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据了解,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6月20日前),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办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综合治理组织机构,制定检查考核标准,迅速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第二阶段为集中整治阶段(6月16日至11月30日), 牡丹区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单位,电动自行车回收、改装单位(场所)进行排查,建立档案台账,强化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牡丹区住建局、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等部门对居(村)民社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治,针对新旧住宅小区等不同情况,特别是对没有物业服务或主管单位的居民小区,住建部门要联合属地镇街统一明确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分门别类,逐一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切实解决在公共通道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牡丹区经信部门、区广播电视台要负责牵头做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宣贯工作。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12月),各镇街道办、各部门要于12月25日前完成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总结工作。牡丹区安委会将牵头组织对各镇街道办、各部门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考评情况纳入政府2018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对综合治理部署不到位、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通报。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牡丹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牡丹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经信、公安等部门配合,负责对本地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开展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和经营监管,集中查处无证生产、生产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产品等行为,严把市场入口关。重点排查电动自行车回收、修理场所,严厉查处销售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二手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依法查处维修经营者使用不合格配件、超标准更换电瓶、拆除减速器等违法行为,对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市公安局牡丹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门负责强化对电动车的交通行驶管控。对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和违规行驶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教育;对无证无牌和违规违法上路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统一扣留至指定车场,进行车辆性质鉴定,属于机动车辆的,依法按照无证驾驶进行处理。严肃处理违规违法电动车引发的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电动三轮四轮车如何治理?市民意见不一

如何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

市人大代表侯宪会认为,要想彻底治理电动车乱象,就必须给百姓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和制度。不让不合格的电动车上路,必须让它们有个合理的归宿,仅仅靠扣车罚款解决不了问题。侯宪会表示,他个人建议易疏不易堵,基本上家家都有机动车,买电动三轮、四轮车是图方便,如果严格禁止上路,大家完全可以开车,到时候路况更糟糕。应该严格查处的是电动车违章驾驶,而非查处电动车,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大工程,先打击生产销售,再慢慢清理路上的电动车,如果一下子全打击,难度很大,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一工作人员表示,当年菏泽治理“行云乱象”,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就是群策群力的结果。电动车治理难度更大,应该由政府牵头,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工商部门负责销售源头治理、交警部门治理路面违法,城管、交通、质监、教育等部门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有所作为。同时,要将任务分解到各社区,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效果。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市民刘先生表示,大家都知道花一两万元钱买辆电动三轮、四轮车不容易,问题是,目前我市电动车无序发展,事故频发,成为“马路杀手”,严重危及人民生命安全,也影响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希望政府拿出切实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市民李先生表示,严查非法电动车是应该的,从现在的交通状况看,没有交通管理办法制约,这些电动车为所欲为,占用公共资源不说还不遵守交通法规,取缔是早晚的事;希望市民不要购买便宜的非法电动车,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治理,一定要狠狠地处理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期待整治效果,早日排除隐患。

牡丹区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 商家生意惨淡

对于牡丹区政府发布的治理方案,也有一些市民持反对意见或怀疑态度。

网友“淡定”表示,支持监管,但是反对扣车罚款,这是极其不公平、不人道的。希望政府以民生为本,实行电动三轮车、四轮车5年过渡期,山西己有先例。支持交警严管,但不是简单粗暴扣车。老百姓花两万多买辆电轿最少得花费半年的工资,就这样突然不让上路,存量那么大的电动车都让老百姓买单也不太合理。应该从源头上开始先整治一下生产和销售,已买的给个过渡期,或者政府出台补偿政策,让这些已购电动车慢慢消化。

网友“山峰”表示,这样整治治标不治本,机动车道一直在加宽,非机动车道一直在变窄,但堵的还是机动车道。期望大家绿色出行,共享资源,假如所有骑电动车的人都换成开汽车,再加四车道还是堵车。

网友“柳暗花明”表示,以往每次整治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希望这次政府能够加大力度整治,拿出切实可行的合理方案来,而不是因噎废食只是禁止电动车上路,这样最后受损失的还是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