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南京,拥有6597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不仅拥有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资源,同时也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她们共同谱绘出一座美丽的山水城林式的人文绿都。

孙先生就曾盛赞过南京城是“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而且先生生前,亲自在紫金山上选定自己的墓址,百年之后即永眠在南京城里,南京因此也被称为博爱之都。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现代南京城

提起南方,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江南,那一幅幅青山秀水的神韵,那一座座园林亭阁的典雅,那一段段才子佳人的佳话,那一页页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还有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无不让人心旷神怡,赞叹南方城市的唯美与庄雅。而这些,南京城都能完美呈现。

我想,孙先生之所以会如此盛赞南京,应该是既喜欢她的过往,也喜欢她的当下吧。

一、悠久的历史渊源

南京,又称金陵(战国)、秣陵(秦)、建业(东吴)、建邺、建康(西晋)、蒋州(隋)、升州(唐)、江宁(唐宋)、集庆(元)、应天(明)、天京(太平天国)……光是从这一串串南京的别称中,也能读出南京城曾经的烟火繁华与荣辱盛衰吧。

南京,历来就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中国八大古都,还是七大古都、六大古都,亦或是四大古都,都会有南京的一席之地,南京虽不是建都最早,历朝最多,立都最长的古都,但她却是拥有2500年建城史(自越王勾践命范蠡筑越城开始),拥有横跨1700多年的建都史(自孙权在公元229年定都南京开始到民国败退台湾为止),而这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绝无仅有。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二、美丽的山水城林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山水城林,人文绿都

(一)南京的山,南自高淳,北至六合,大大小小数十座。而这些山又分属于不同的山脉。大致可以分为三条山脉,六合、浦口境内的是老山山脉,主城区的是宁镇山脉西段,而高淳、溧水境内的是茅山山脉。主城区的宁镇山脉西段又分为三支,北支有栖霞山、南象山、狮子山、幕府山等;中支有紫金山(钟山)、富贵山、小九华山、北极阁山、鸡笼山、清凉山等;南支有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牛首山、祖堂山等。

山不在高,有名就行。在金陵众山之中,也有四大名山,东钟山、西石城,龙蟠虎踞之势成矣。南牛首,北栖霞,春绿秋红之姿盛焉。有名山便会有寺观,因此有众多名寺深隐山中,如紫金山下的灵谷寺,鸡笼山上的鸡鸣寺,栖霞山上的栖霞寺,牛首山上的佛顶寺、宏觉寺等等,她们可以与江南众多的寺庙媲美,无论您什么时候来南京,都能欣赏到不一般的风景。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紫气东来紫金山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双峰双阙牛首山

(二)南京的水,扬子江横穿东西,秦淮河蜿蜒南北,城内城外遍地有湖泊。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长江,全长约6300㎞,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经南京市的长江岸线195.2千米,位居长江流域29个城市中的第6位,南京段的长江又被称之为“扬子江”,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们在此吟诗作赋,留下千古不朽名篇,其中李白就是一个代表。

再说,南京的湖泊,大大小小几十个,散布在南京城的东西南北中的各个方位,这个特点与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有很多湖泊都与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南京的名湖也很多,南有固城湖,北有金牛湖,东有仙林湖,西有莫愁湖,城中的紫霞湖和玄武湖更是声名远播。

此外,南京还有很多河流,最著名的便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了。千百年来,十里秦淮滋润了金陵城的千年文脉,岸旁的江南贡院曾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学府和考场,鼎盛时期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以同时容纳二万余人考试,培养了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是出自江南贡院。目前,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也坐落于古都南京玄武湖畔。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独具江南特色的云雨烟岚吧。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水天一色玄武湖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千年文脉秦淮河

(三)南京的城,至今都是在全国乃至全球享有盛名。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冶城、越城,还是东吴时期的石头城,亦或是后面历朝历代的都城、府城,都有值得一书的地方。这里限于篇幅,仅介绍一下保存至今的南京明城吧。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动用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终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即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的格局,像是一个不规则的葫芦形。现在提到明城墙,主要指还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周长35.3公里,“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她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成功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外郭城墙则是更宏伟,超过60公里,可惜已经基本被岁月浸没了。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南京明城墙轮廓图

提到城墙,肯定要说到城门,不知道多少辈的南京人童年时都吟过这段一段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其实说起南京的城门,老南京人都可以掰着手指一一数出“里十三、外十八”,民间还将城门名编成了好记的顺口溜:“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在这些城门中,有改名的,有拆除的,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华门(一城三瓮)、神策门(外翁内城,原始保存),都值得一看。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南京中华门城楼

(四)南京的林,有山的地方不一定有树,有树的地方也未必成林,但是有山有水的地方,一定是草木茂盛,树林成荫。南京就是这样的一个山水成林的好地方,在南京到处都是绿肺,pm2.5值绝大多是在良好级别以上,因为江北有老山生态区,城中有钟山风景区,城东有栖霞山风景区,河西有绿博园,南部新城有牛首山风景区。同样,南面的溧水、高淳地区也是绿树成荫,遍地碧绿,让人置身于一个绿色清新的世界,感受着天地的灵气和山水的风华。

孙中山竟会如此评价南京城……

万家安宁,群林成荫

如此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孙先生怎能不盛赞呢?

如此有文化积淀的城市,孙先生怎能不盛赞呢?

如此有山水灵气的城市,孙先生怎能不盛赞呢?

如此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孙先生怎能不盛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