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成吉思汗兵临西夏城下,西夏国主:我愿将爱女献上,日后请您和议

成吉思汗兵临西夏城下,西夏国主:我愿将爱女献上,日后请您和议

成吉思汗南征的计划,早于北伐森林部落之前就开始了,最早和西夏发生冲突的时候,是追捕汪罕之子桑昆时,曾派遣军队千万西夏捉拿桑昆,不料最终却没有抓到,而领头的大将自然不想无功而返,于是便伺机攻打了夏国的经思落城,准备将该城洗劫一空后在撤退。

而当时的西夏国力因内斗大不如从前,且兵力的部署在西北边境本就不多,因此很快就被善战的蒙古军攻破,而攻破后蒙古军还以此为据点,向周围烧杀掠夺,最终大着大量的俘虏和掠夺的资源撤退,这件事也因此颇受西夏上层的关注。

尝到甜头后的成吉思汗,在和部下商讨一番后道:“若是想攻打金,必须先拿下西夏。”于是便有了第二次的南征,进而派出五万大兵攻打西夏的兀刺海城,而这次则是成吉思汗亲自上阵,经过几个月的持久战最终攻下此城,并且对周围抢夺一空,后来听闻夏军带领二十万支援,成吉思汗才避其锋芒撤退。

而经过这两次的战斗,成吉思汗发现西夏不仅内斗多,兵力也比金要弱的多,相比之下,进攻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成吉思汗进行了第三次的南征,而这次南征则是带了十万大军。

成吉思汗兵临西夏城下,西夏国主:我愿将爱女献上,日后请您和议

并且在首次的交锋中,因为夏的大意,大获全胜,剿灭了夏军三万多人,听说成吉思汗屠城的事情,西夏当时的太子更是吓着屁滚尿流,半夜偷偷打开后门逃走,太子逃走,余下的人听闻蒙古军屠城的经历,便选择了投降。

夺了海城后,蒙古军便长驱直入,一直攻打到夏国的国都,听闻兵临城下,夏国的国主那可谓是心急的很,于是便对着使节道:“你且向金求助,如今只有金才能解除我们的危机。”随后又召集余下的精英,亲自上阵,指挥手下,固守城池。

毕竟是一国之都,防御力量还是不错的,成吉思汗不但攻不下,反而在箭雨石弹的攻击下损失不小。看到久攻不下,且当时正逢连日暴雨,黄河的水位也上升,于是便想到一计谋,自信的对手下道:“你们且去将河提破坏掉,既然敌人不出,我们就来个水淹夏都。”

对于成吉思汗的计谋,手下拍手叫好,只不过成吉思汗万万没想到的是,提防崩溃,城内还未淹掉,差点给自己的驻扎地给淹掉,情急之下,成吉思汗只好撤退。

而撤退之后的成吉思汗,又想出一计谋,便是告诉抓到的西夏太傅:“其实我们攻打西夏,最初只是为了追击我的仇敌桑昆,并非特意和你们西夏过不去,倘若真的想灭你们,直接给你们困死在城中即可。其实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你看你们被欺负成这样,金却按兵不动,明显是想你我两败俱伤,如今不如蒙古和西夏联合对抗金,这样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在成吉思汗的劝说下,太傅便答应劝说西夏主,见了西夏主后,太傅道:“陛下如今也看到了金的做法,明显是不把我们当回事,而蒙古人既然想联合我们抗金,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倘若不答应,覆灭便在眼前,唯有夹缝求生,日后才能再次崛起。”

成吉思汗兵临西夏城下,西夏国主:我愿将爱女献上,日后请您和议

在太傅的巧言下,夏主无奈答应,并且忍痛割爱对成吉思汗道:“我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察合献给你,还请大汗能和议。”

得了美女的成吉思汗自然是让察合伺候自己,枕席之欢后,便答应了和议,并且撤兵,可见夏主的美人计还是有效的。

身为一国之主,竟然被蒙古十万大军直驱城下,还被迫用女儿来和议,如此的皇帝可谓是窝囊至极,而之所以如此轻易就败,其实合夏的轻敌有莫大的关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败,成吉思汗从未攻打西夏前,就曾派密探去搜集西夏的情况,并且有计划的攻打西夏,而西夏却一味轻敌,直到兵临城下方才幡然醒悟,只不过却已经为时过晚,而经历过这次的战争,西夏也更加的衰败,最终走向灭国。

而从本次的文章,想要告诉大家的道理便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要轻视任何的敌人,在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了解对手,才能超越对手,若一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么只会走向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