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鬥蟋蟀的發起人竟然是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我國鬥蟋蟀活動歷史悠久,相傳鬥蟋蟀最早始於唐朝的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尤其喜愛鬥蟋蟀。

當時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上自皇族親貴,下至各級文武官員,無不盡情享樂。到了貞觀年間,鬥蟋蟀更是盛極一時。

鬥蟋蟀的發起人竟然是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據說,宮中一個小太監無意中捕捉到了一隻比較特別的蟋蟀。這隻蟋蟀不振翅卻常鳴,還通體紫黃色,小太監把蟋蟀獻給了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讓宮人又去抓了許多普通的蟋蟀來與這是蟋蟀角鬥,黃色蟋蟀將別的蟋蟀全數擊敗。

鬥蟋蟀的發起人竟然是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後來在與丞相魏徵的一隻遍身黑色的蟋蟀在焚香爐內角鬥中,太宗的蟋蟀自始至終勇往邁進,而魏徵的蟋蟀則一味迎擊,奮不顧身,經過長時間的劇鬥,始終未分出勝負。

太宗看到這種情況,很是得意地說:“朕的蟋弊勇往善戰,一定會勝。”魏徵聽了這話,連忙迎合皇上:“臣蟲敵不過陛下之蟲,陛下之蟲勝了。”就此結束了這一場角鬥。

鬥蟋蟀的發起人竟然是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自此歷經宋、元、明、清直到現在,凡是鬥蟋蟀的人,都以獲得紫黃色的蟲為上品。同時,在斗的時候又必須放在香爐內,就緣於這個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