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农情」从“卖不出”到“摘不及”这儿的荔枝不够卖

「农情」从“卖不出”到“摘不及”这儿的荔枝不够卖

火热的7月,正是广东茂名荔枝销售火热的时候。临近中午,结束采摘的广东省茂名市大井镇桃坑村村民龙彪扛着一箩筐刚摘下来的荔枝从地里往回走,已种植荔枝快30年的龙彪每年都会担心,不过担心的内容变了。“从前担心果卖不出去,如今情况不一样了,摘下来都能卖,就愁没有足够的人手摘。”龙彪说。

荔枝“触网”果业增效

龙彪种了300多棵荔枝树,预计今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他告诉记者,以前卖荔枝,要“求着人买,困难得很。”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让收购点设到了农民家门口,荔枝分级收购,优质优价。

近日,在大井镇桃坑村的一个荔枝收购点,不断有果农用摩托车、背篓送荔枝来。现场的荔枝先称重,再经过工人的筛选、剪枝后装箱。贴上地址条,满一车就立即运走。这是做电商的林勃今年设立的第四个荔枝收购点,他说,收购点都是随着荔枝产区走,设在最方便的地方。

荔枝味鲜美却贮运难。茂名市水果局局长叶颖邦说,茂名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有荔枝约140万亩,今年总产量预计超过60万吨。这些年茂名市大力发展电商,扩大了销路和市场,并推动荔枝价格走高,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茂名3600多家电商销售荔枝鲜果比重已提高到全市的10%。

专业物流提高了时效。顺丰速运设在茂名市的一个处理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显示,顺丰速运的“大当家”平台,从今年5月20日到6月21日,已发送72761件荔枝快递,其中有31%在24小时送达,67%在24到48小时内送达。

供给侧改革优果优价

叶颖邦说,营销渠道拓宽的同时,茂名也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将面积过大的荔枝中熟品种“黑叶”和“白腊”,改造为早熟品种“妃子笑”和迟熟优质品种“桂味”,减轻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早熟和迟熟优质品种荔枝比重已从原来的20%增加到40%;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茂名已建成现代水果示范区50个,标准化示范园12个。此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果农种植管理水平,并做好生产服务,为果农提供虫期预报等信息。

高州市沙田镇桃栏村有8000多亩荔枝,原来大部分都是品质较差的“黑叶”,村里经过考察引入了肉厚核小的广西“鸡嘴荔”来示范和推广种植。

桃栏村村委委员潘振瑞介绍,如今全村已有6000多亩“鸡嘴荔”,产量比“黑叶”高三分之一,价格更是高出四五倍,成为当地名品。今年全村产荔枝400多万斤,吸引外来的采购商在村子周围设了20多个收购点,“品种好,价钱好,不够卖”。

因气候原因,今年广东、海南和广西三个地方的荔枝都是丰产,且同时上市,一些地方出现了荔枝滞销现象。叶颖邦说,得益于多方措施,今年茂名的荔枝基本可以顺利销售,并且实现优果优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