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伴隨全球蛋白需求的飛速增長及油脂需求增速的放緩,粕類需求成為壓榨的主驅動因素,油脂產出被動增長,與此同時產地棕櫚油繼續復產令全球油脂處於持續的高庫存狀態,壓制其價格上行,作為全球植物油頭號進口國,印度的需求對產地庫存消化至關重要,數次上調的植物油進口關稅及盧比匯率大貶值抑制其前期國內需求,然而偏弱的季風可能引致的油籽減產或將在後期額外提振印度植物油進口,印度需求依然存在潛在利好。

印度油脂產需缺口依賴進口補充

印度國內的植物油生產以豆油、菜油、花生油和棉籽油為主,四種植物油佔總產量的比例近90%,近些年來印度國內植物油年產量在600-700萬噸左右,但年消費卻已超過2000萬噸,並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水平的提高還在不斷增長,如此大的產需缺口勢必需要進口進行補充,一千多萬噸的植物油年進口占據全球植物油貿易量的五分之一,讓印度順利成為全球植物油進口大國。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因棕櫚油、豆油及葵油價格相對低廉,印度的植物油進口多以這三種油為主,其中棕櫚油進口依存度幾乎為100%,豆油約80% ,菜油約90%。棕櫚油價格最為低廉,進口量也穩居首位,進口自東南亞的棕櫚油佔比近60%,緊接著是來自南美的豆油,佔總植物油進口比例超過20%,來自烏克蘭的葵油佔比超15%,其它的植物油進口占比僅在1%附近。根據印度煉油協會(SEA)數據,2016/17年度印度植物油總進口量為1544萬噸,其中棕櫚油、豆油、葵油進口量分別為921萬噸、332萬噸、217萬噸,三種油脂佔比95%,其中棕櫚油佔比近60%。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印度人均植物油消費穩步增長,疊加人口不斷增長令印度國內植物油消費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消費需求欣欣向榮,但同期植物油產量卻並未取得相匹配的增長,甚至2014/15和2015/16年度還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產,令印度的植物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大量低廉的進口植物油湧入,與國產油籽形成強力競爭,對印度國內的油籽種植形成了巨大沖擊。

印度當前植物油進口受抑制

為保護國內油籽種植免受低價進口植物油的衝擊,印度從去年8月起多次上調植物油進口關稅,將各品種關稅稅率提高22.5-39.0%不等,其中關稅增幅以棕櫚油最多。除此之外,2018年2月1日起印度政府對進口商品新增10%社會福利附加稅,取代之前3%的教育附加稅,令進口植物油納稅痛苦指數直線上升。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元上升週期下,新興市場受到美元走強的持續衝擊,年初至今印度盧比兌美元走貶超10%,亦令商品進口成本大幅增長,匯率貶值及關稅大增令印度植物油到港完稅價水漲船高,並最終作用於植物油進口量與進口結構。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雖當前全球植物油價格在多年低位徘徊,但進口關稅的數次上調及盧比兌美元大貶仍令印度國內植物油價格呈現逆勢上漲,印度國內批發市場主要植物油價格在過去的12個月裡上漲16-28%,其中精煉棕櫚油價格高達680盧比/10公斤,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8%。偏高的植物油價格對印度植物油尤其是棕櫚油進口需求形成顯著抑制,一方面因榨利驅動油籽壓榨增長,植物油產出增加,另一方面則因植物油整體需求受到抑制,2018年上半年印度植物油進口整體呈現萎縮狀態,以精煉棕櫚油及毛豆油進口減少最為明顯。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在高關稅的驅動下印度國內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6月份以來印度對鄰國植物油及氫化植物油進口大增,貿易商為了規避政府調高食用油進口關稅的衝擊,正在從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鄰國進口棕櫚油和其他食用油。據悉7月份精煉豆油裝船至少1萬噸,8月可能還有一部分豆油和精煉棕櫚油,根據南亞自由貿易協定(SAFTA),這些國家的植物油可以免稅進入印度市場,且進口利潤十分豐厚,例如正常進口與免稅進口的豆油價差高達160.8美元/噸,但該漏洞已被相關行業機構注意到,印度煉油協會(SEA)及印度大豆加工商(SOPA)已經要求聯邦政府對進口商品進行審查,將所有食用油及氫化植物油列入SAFTA “非准入商品清單”,後續這類進口或將受到限制。總體來看,在盧比匯率大貶及植物油進口關稅大增的背景下,前期印度植物油進口已受到明顯影響,預計後期對國內消費的抑制仍將持續,然而壓榨的增長令印度國內油籽庫存壓力得到緩解,與此同時種植面積的下滑及當前偏弱的季風或令印度國內油籽再度減產,在此背景下印度的植物油進口仍存在潛在利好。

偏弱季風或引發印度油籽減產

印度種植業深受西南季風的影響,作物按照季風時節可劃分為夏季作物(Kharif crop,作物季6-10月)及春季作物(Rabi crop,作物季11-次年5月),西南季風是盛行於南亞和東南亞一帶的夏季風,以印度夏季風最為典型,它來源於印度洋上的東南信風,穿越赤道後受地球自轉偏向力影響轉向西南方向,路經熱帶海洋,攜帶大量水汽,成為印度半島和東南亞一帶降水的主要來源,其強弱將直接影響到降水的多寡。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ENSO監測報告顯示,截止8月6日的ONI值為+0.1ºC,雖仍處於ENSO中性,但已呈現厄爾尼諾預警狀態。模型顯示,北半球今秋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增加至65%,今冬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增加至70%,若厄爾尼諾發生,偏弱的東南信風將使得隨後生成的西南季風減弱,令印度及東南亞地區季風季獲得的降水減少,該影響已經開始顯現,IMD預計2018年的季風降雨量很可能低於歷史長期均值。印度氣象局(IMD)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今年季風降雨量比正常減弱10%,部分地區降雨缺口甚至高達64%,而按照印度氣象局的定義,在始於6月份的四個月雨季期間,降雨量達到過去50年雨量均值89釐米的96%到104%之間,才是正常降雨水平。從印度6月以來的累積降雨偏離程度圖可以看到,印度部分邦處於偏幹狀態(紅色偏少20-59%,黃色偏少60-99%),其中處於西部的吉吉拉特邦正是大豆與棉花主產邦,而分地區看來,偏乾的區域則更多,且這些區域大多為夏播油籽主產區。印度國內的夏播油籽佔總產量的比例超過75%,主要為大豆、花生及棉籽,其中大豆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印度中部,包括中央邦、馬哈拉斯特拉邦及拉賈斯坦邦;棉花種植區域主要分佈於印度中部及西北部各邦;花生種植區域則更為廣泛,包括印度除了西北部及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西南季風減弱令印度部分地區處於乾旱狀態,而這些地區大多為夏播油籽主產區,降水偏少對當前印度油籽播種形成不利。SEA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9日印度農戶播種夏季作物面積在9247.6萬公頃,比去年同期的9386.6萬公頃減少1.5%,其中大豆播種面積1107.2萬公頃,高於去年同期的1015.6萬公頃,但低於五年期均值1125.1萬公頃;花生播種面積353.2萬公頃,低於去年同期的365.9萬公頃,亦低於五年期均值420.1萬公頃;芝麻、葵花籽及蓖麻等油籽的種植進度亦較大幅低於往年水平,播種延後將潛在增加印度油籽減產的風險。此外,在厄爾尼諾發生概率增加的背景下,偏弱的西南季風及印度乾旱將大概率持續令印度油籽產量前景面臨惡化,可能額外提振印度對棕櫚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採購。

印度產需缺口能否為油脂行情帶來曙光?

整體來看,印度後期植物油進口需求潛在利好與不利並存,令其處於較大的不確定中,在盧比匯率大貶及植物油進口關稅大增的背景下,預計後期印度國內植物油消費仍將被持續抑制,然而前期壓榨的增長令印度國內油籽庫存壓力得到一定緩解,與此同時種植面積的下滑及當前偏少的降水令印度國內油籽產量前景面臨惡化,可能額外提振印度對棕櫚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採購。印度的植物油進口仍存在潛在利好,但仍需重點關注印度國內植物油進口政策,乾旱的發展及其對實際油籽減產幅度的影響。(農產品期貨網特約撰稿人田亞雄 石麗紅,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