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祕訣,不信你學不會

立秋之後宜養生,以往最受矚目的養肝養腎不是今天的主角,以健康姿態迎接秋高氣爽,

養肺才是第一位!

肺為嬌髒最怕燥,謹防“立秋第一病”

暑熱悄然褪去,“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那種溼嗒嗒的難受漸漸遠了,空氣中乾燥的感覺越發明顯。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皮膚表面爽快了,身體內部的肺臟卻未必——中醫認為肺為嬌髒,秋季燥邪當令,民間所說立秋第一病“風燥感冒”,就是經過口鼻直接犯肺

教你兩招,一秒識別風燥感冒:

  1. 首先它是感冒:一般感冒時發熱重、頭疼、嗓子疼、鼻塞的表現,風燥感冒也會有。
  2. 其次是“幹”乾咳無痰,或者有事沒事咳兩聲,或者一咳停不下來,聲聲發自肺腑,當然口乾、鼻子幹、眼睛幹也少不了。

清燥潤肺常用藥,杏仁梨皮都有效

中醫《素問·至真要大論》有“燥者濡之”的說法,根據

溫燥和涼燥兩種類型,潤燥用藥略有不同,不是暑溼感冒藥藿香正氣、十滴水能搞定的☟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舌邊尖紅常與肺熱有關

先說溫燥,立秋之後、氣溫還高時多見,秋燥偏於熱者,常有發燒、乾咳無痰或有少許黏痰、胸悶氣喘、咽乾口渴、舌邊尖紅,這些症狀中醫叫“肺津受灼”。

宣肺降氣的桑葉、杏仁,潤肺生津的人參、玉竹、天花粉、浙貝母、梨皮,都是溫燥方劑常見藥。如果發燒,還可稍用石膏退熱,燥邪太重、氣力不足,也會稍用阿膠、人參滋陰益氣。

常用方劑包括桑杏湯、五汁飲、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等。此處劃重點,想知道哪張方子適合自己,請一定諮詢醫生,不要自己配方抓藥哦

至於涼燥發熱輕,更怕冷,皮膚乾燥明顯,乾咳有稀痰,口唇乾燥但不渴,常用方藥和溫燥相似,只是要多些祛寒化痰藥。涼燥多發於深秋,眼下伏暑未盡,小樂暫且科普到這兒哈。

食補養肺吃點啥?“白的”“酸的”最時令

儘管藥方不能自己隨便開,餐桌上的益肺飲食卻能自由掌握,肺怕燥,食物就要甘潤滋陰。中醫認為白色與肺相呼應,知道這個,潤肺食物就容易挑選了:

比如清爽甘甜的梨子、荸薺、蓮藕(上文提到的五汁飲其中的三味“藥”)、蘿蔔、蓮子、百合、山藥、糯米、銀耳等,生吃即可補肺,做菜煮粥也能健脾開胃。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肺要潤,更要養,入秋飲食宜減辛增酸。在五行中,肺屬金,辛味入肺,肝屬木,酸味入肝,由於金能克木,因此要少吃辛辣以平肺氣,適當吃酸養肝氣,肝肺都好才算是保養得當。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時令鮮果有沒有你愛吃的?比如葡萄、石榴、柚子、李子、楊桃、楊梅、蘋果等,酸甜混搭還有中醫所言“

酸甘生津”之意。

開懷大笑益肺氣,0成本養生學起來

無論藥補還是食補,準備材料、洗洗涮涮、上鍋等待的過程怎麼看都有點麻煩,對於懶人來說,最好能零成本養肺!巧了,這種辦法還真有:

多喝水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秋天更要多喝水

肺臟喜潤不喜燥,體內津液充足,對肺臟濡潤有益無害。

開口笑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笑一笑,十年少

肺主氣,心情爽朗則氣機順暢。現代醫學認為,大笑時相當於進行深呼吸,

促進肺內氣體交換,使充足的氧氣進入血液循環

防便秘

初秋養肺氣,秋冬都受益!0成本養肺秘訣,不信你學不會

▲感受一下……

肺與大腸相表裡,是中醫學概念之一,認為通利大便具有洩濁降氣作用,便秘導致肺氣上逆,肺氣本來以降為順,氣逆就會咳嗽

其實,養肺、養生不只是中醫愛好者的事兒,它與每個人都有關,立秋之後涼風起,樂約健康希望朋友們一身順暢,秋來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