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日本移動支付市場環境分析

日本移動支付市場環境分析

日本移動支付市場環境分析

1.經濟環境分析

根據2016年11月1日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日本國民人口為1.269億左右。2016年GDP為4.6兆美元,信用卡消費佔11.5%。

2.支付環境分析

日本的主要支付方式有以下幾種:

  • 線上:

日本消費者在進行線上購物時,使用信用卡/借記卡進行支付的比例佔71%;使用率排在第二位的則是Konbini (便利店)支付,佔比達16%;網銀轉賬、Pay-easy分別佔比8%和2%。

  • 線下:

線下購物時,以現金消費為主,輔以信用卡和Felica。

1) 現金:在日本,很大一部分的店鋪都不接受信用卡。日本人有著隨身帶點現金的習慣。

2) 信用卡:日本2016年信用卡的消費總額達到53.92兆日元,也就是約5,392億美金。在美國,65歲以上有80%的人持有至少1張信用卡。日本這個數字僅為30%不到。

3) Felica:Sony推出的Felica技術被用於交通方面,例如 Suica卡,Pasmo卡。也有電商、餐飲店等可以使用的Edy等。2014年,日本基於 FeliCa 的消費為4兆日元,約400億美金,對比信用卡一年5,392億美金的消費,只有信用卡消費的7.4%左右。加上信用卡和 FeliCa,只佔消費總量的12.3%。可見其87.7%的消費仍以現金支付。

  • 關於移動支付:

日本目前的移動支付發展很早,交通IC卡,商戶儲值卡都促進了移動支付的誕生。目前日本的三大電話公司有兩家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產品。

l AU :au WALLET

l DoCoMo:iD

另外,兩家新興的創業公司paymo和Kyash正在打造所謂的“第三方支付”產品,但是這兩家目前處於起步階段,接入的支付通道很少。Kyash只接入了Visa.

3.總結

總的來說,日本的支付市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高額支付走信用卡

2) 小額支付走Felica

3) 信用卡與Felica的消費佔比大概只佔總消費的12%-15%。大部分消費的支付方式仍然是現金,其次是便利店支付。

4) 目前比較缺乏發展成熟的第三方支付。

日本移動支付機構分析

1.Pay Easy

  • 基本介紹:主要負責線上收付款,可以支付稅金,公用事業費用和各種費用。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公用事業費用支付;網上購物;網銀;簽證申請費
  • 支付通道:日本20家銀行

日本移動支付市場環境分析

  • ​發展程度:發展較為成熟,在日本也擁有一定的客戶群,主要接入了日本多家本土銀行,提供大量本土化通道。

2.QUIC Pay

  • 基本介紹:由Toyota開發,不用實體卡片,已經綁定手機,但需要提前充值,接受信用卡、借記卡、預付卡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便利店,加油站,商場,交通,餐廳,超市
  • 支付通道:Apple pay, JCB, AMEX的信用卡/借記卡, EPOS卡, SAISON卡, au wallet, JACCS(日本消費者信用服務), MIRAINO(日本住信SBI銀行), SEVEN CARD plus (nanaco的支付方式), HeartOne, TAKASHIMAYA(高島屋信貸), TS CUBIC (豐田財務), FWEST(西日本鐵路公司),VIEW, MUFG(三菱UFJ Nikos), UCS CARD, Rakuten(樂天卡), Resona Card, Y!(雅虎卡),
  • 發展程度:在日本多個場景合作了多家店鋪,但主要在名古屋,其他地方比較少見。擁有較多支付通道,且有日本本土支付通道,例如日本住信SBI銀行,且由日本著名品牌Toyota推出,有品牌優勢。

3.iD—DoCoMo

  • 基本介紹:由日本三大電話公司之一的DoCoMo推出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超市、便利店、電子錢包、購買機票、手機匯款、預付款、跨境匯款、家庭理財
  • 支付通道:Visa/MasterCard,MasterCard's PayPass,docomo's DCMX credit service,所有的便利店支付
  • 發展程度:比au wallet發展更成熟一些,在移動支付中屬於比較常用的。雖然線上通道仍然都是主流通道,但是線下通道可以實現全便利店的支付,在日本,便利店支付是線下支付中很主流的方式,所以也能為我們提供有價值的支付通道。

4.Line Pay

  • 基本介紹:Line的母公司為韓國的NHN,已經併入了Naver,成為Naver的子公司。 Line Pay在日本、臺灣、韓國、泰國等地都有開展業務。Line作為日本最常用的社交平臺,目前Line Pay有三千萬用戶,且有16000個商鋪合作點。
  • 服務地區:日本、韓國、臺灣、泰國
  • 應用場景:轉賬,收付款
  • 支付通道:線上:網銀轉賬、Pay-easy、JCB、AmEX ;線下:便利店支付
  • 發展程度:目前Line Pay有三千萬用戶,佔總人口的25%,且有16000個商鋪合作點,相比日本的其他移動支付機構發展較好。Line作為日本最常用的社交平臺,有用戶流量入口,而且它接入了Pay-easy, pay-easy在日本很出名,它能夠讓人們在線上支付時選擇自己想選的銀行,也相當於接入了日本銀行的支付通道。而且它也接入了在日本很受歡迎的JCB信用卡支付通道。

5.Au WALLET

  • 基本介紹:有日本三大電話公司之一的AU 推出的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餐廳,便利店;購物
  • 支付通道:Visa, Mastercard,Apple Pay, WebMoney發行的預付費信用卡。
  • 發展程度:發展處於起步階段,仍待推廣。作為日本三打電話公司之一的AU推出,其品牌優勢有,但是能提供的支付通道比較少。

6.Edy

  • 基本介紹:日本樂天推出的NFC支付,google 與其合作後,在下載與NFC終端對應的的專用APP後,登陸樂天Edy,在羅森等Edy對應店鋪只需安卓設備即可線上支付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電商、餐飲小店、便利店、雜貨店、充值卡、門禁卡
  • 支付通道:Andriod pay,AMEX, 日本發行的信用卡,所有的便利店支付
  • 發展程度:是日本發展較為成熟的支付方式。同iD有著相似的支付通道和應用場景,也都可以幫我們接入日本所有的便利店。

7.Suica

  • 基本介紹:日本最常用的交通卡,普及率很高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交通、便利店
  • 支付通道:Apple Pay
  • 發展程度:發展很成熟但比較單一,接入通道少。

8.Kyash

  • 基本介紹:才開始創業的,目前最像第三方支付的公司之一,可以通過電話和SNS(twitter, line, messenger)匯款和收款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餐廳,旅遊,個人轉賬,電商
  • 支付通道:Visa, 便利店支付
  • 發展程度:初步發展階段,接入的通道較少且重複

9.Paymo biz

  • 基本介紹:母公司為anypay,才開始創業的,目前最像第三方支付的公司之一
  • 服務地區:日本
  • 應用場景:網上銷售,二維碼結算
  • 支付通道:需要聯繫時進一步瞭解
  • 發展程度:初步發展階段,尚不瞭解其接入的支付通道,但目前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