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話說在二戰中,德國佔領南斯拉夫後,鐵托領導的抵抗組織~南斯拉夫解放軍~迅速發展,到了1943年已經有了9個師、36個獨立旅和近70地方游擊隊,人數達到了15萬人。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開始反攻

而與此同時,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希特勒慘敗,蘇聯戰場德軍兵源緊缺,於是希特勒寄希望於駐紮於巴爾幹(南斯拉夫)地區的德軍能夠調往蘇聯戰場。於是活躍在南斯拉夫中部西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廣闊解放區的鐵托軍隊,就成為了希特勒調兵前必須解決的心頭大患。

於是,德國總參謀部在希特勒的指示下,發動了“韋斯作戰命令”,即“白色行動”。調集在南斯拉夫的德軍和克羅地亞國民自衛隊(偽軍),大舉進攻南斯拉夫解放區,打算聚殲南斯拉夫解放軍,主攻方向就是解放區的中心比哈奇。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內雷特瓦河戰役

南斯拉夫解放軍在鐵托的領導下,實施突圍外線,穿插到黑山和南塞爾維亞,發動民眾起義,從而粉碎敵人的進攻,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突破內雷特瓦河。而德軍察覺到了南斯拉夫解放軍的意圖,於是將計就計派出2個師的兵力,繞到了南斯拉夫解放軍的身後,打算合圍鐵托並徹底殲滅南斯拉夫解放軍。

這時,南斯拉夫解放軍受到了被圍殲的嚴重威脅,游擊隊員們要肩負著護送大批難民撤離的艱鉅任務,又要實施反突擊,而這些都要奪得內雷特瓦河上的大橋。而德軍已始經從四處調兵遣將至河畔,企圖一舉全殲游擊隊,於是在橋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擊與反擊戰。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戰前的內雷特瓦河上的大橋

1943年3月3日,反突擊開始,兵不厭詐,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南斯拉夫解放軍炸燬了內雷特瓦河上的所有橋樑。經過激烈的戰鬥,反突擊擊潰了德軍,贏得了時間,於是南斯拉夫解放軍開始強渡內雷特瓦河,撤離疏散傷員,同時主力部隊渡河並向東南突圍。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現在依然保留著內雷特瓦河上炸斷的橋樑

一直到3月15日,南斯拉夫解放軍的最後一個旅完成渡河,所有部隊都撤到了內雷特瓦河左岸,雖然解放軍所有的火炮和重型輜重都遺留在了右岸,但是其先鋒部隊已經抵達了黑山和南塞爾維亞,開始發動群眾,完成了其戰略意圖,徹底粉碎了敵人的戰略進攻。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1983年,內雷特瓦河戰役,10第納爾紀念幣

南斯拉夫在1983年,發行了一枚紀念內雷特瓦河戰役的紀念幣,面值10第納爾,紀念幣的正面圖案就是被炸燬的內雷特瓦河大橋,和現在仍然保留著的斷橋遺蹟一摸一樣。

這段戰役是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戰爭中重要的一場勝利,他直接粉碎了希特勒殲滅南斯拉夫解放軍的意圖,使之不能調集更多的軍隊到蘇德戰場,支援了蘇聯軍隊,同時在內雷特瓦河附近的運動戰中,大量消滅了德軍的有生力量,使得南斯拉夫解放區的形勢反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硬幣上的戰爭6:南斯拉夫的內雷特瓦河戰役

為此在後來,南斯拉夫專門為這場戰役拍攝了一部同名電影《內雷特瓦河戰役》,並在1969年公映,此片在中國也有出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補一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