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房子和財富的關係,是國人一直拎不清的關係。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肯定會反駁:別瞎說了,XX家十套房,一個月房租2萬,一家子不上班……

吶,如果說天上掉下來十套房,那確實是真正的財富,實實在在的不動產,縱然房產稅開徵,不怕,加上空置稅也無所謂。

這裡討論的,不是已經擁有全部產權的、不再負擔月供的高淨值人群。我們要討論的核心,那些通過房子步入中產,想要複製經驗,繼續擴大房產規模的人。

還是剛才的例子,如果這家人十套房全部在按揭中,別說一家子不上班,就算一家子全都上班,月供對於家庭收入來說,都是極大的負擔。即便全都租出去,沒有空置,租金也很難抵扣月供的。

中產式的焦慮,瀰漫式擴散中

前陣子社交網絡上一個討論,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有人會說,這也太假了;這個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切實存在的。如果不相信,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如果說這是個案,那麼只能說你太不關心近兩年的輿論了。從年初廣為傳播的“岳父得流感”的事件,到近期“消費降級”的調侃,以及“住著千萬豪宅,只能穿優衣庫”的抱怨,都在折射出一個問題:我們的中產階層,充斥著中國式的焦慮。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或許這裡該解釋一下:中產,按說不應該焦慮啊?可從財富規模、財富構成來說,能在一二線城市供起住房,還能有一定結餘來說,確實可以算作中產了;這部分人群的數量之大,也應該被界定為“中產”,社會的中間階層嘛。那麼,無論是從收入看,還是從佔有的資產規模看,他們並不應該是焦慮的主體。

但是現實情況是,他們壓力最大:父母的養老,自己的養老,年過40歲之後職位能否堅挺,孩子的教育,二胎的壓力……這些加起來,既有的財富規模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以房為富是偽命題,如今問題開始集中顯現

從根源上說,財富的衡量標準出現了偏差,過分強調“以房為富”,導致理財思路跑偏,繼而帶來了這一系列的問題。

“以房為富”,不能一概而論。祖上留下宅基地,遇上拆遷,不花一分錢,不繳一分稅,得了幾套房,可以看做財富。這樣的房子無論是持有,還是變賣,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問題就出在了,盲目羨慕這些人,並將財富的實質簡化為“幾套房”,從而導致錯誤的財富觀——多佔有房子,就是富裕的。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即便是那些“拆二代”,有的只能依靠房租,開著大眾,坐吃山空。也有的利用這“天上掉的餡餅”,重新規劃財富,讓房子不再是存錢罐,而是提款機、印鈔機,不斷擴大自己的可支配財富,創造持續的正向現金流。

而那些守成之君,在“房住不炒”、“小產權房”的制約下,面對物價上漲、醫療壓力、養老壓力、教育壓力,他們發現,作價幾百萬到千萬不等的三套房、四套房,並不能讓自己過上與財富相匹配的生活。一旦遇到子女升學、家人罹患疾病等重大問題,除了賣房,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變法;而一旦賣了房,自己的財富大廈也就折損了,這種“財富降級”,又不是他們所願意看到的。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從整體的經濟情況看,經過幾輪房價上漲,我們社會財富總量極具上升;可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卻感受不到這種紅利呢?負擔著月供的人,壓力不言自明;沒有負擔月供的人,面對物價上漲,無奈只能選擇“降級”。

先買房的人佔據著財富,卻無法自由支配固定在不動產上的財富;後來者買不起房也沒有辦法制衡無休止擴張的房地產;後來者咬牙買了房,就等於把收入貢獻給了財富規模,規模擴大的同時,消費力卻在萎縮。所有人都談論著房價,卻忽略了房價背後的發展與支撐,正在漸漸被削弱。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所以,當下市場迴歸理性之後,要不要買房?要不要再多買一套房?這樣的問題答案,就在投資者內心的觀念之中:在關注房價漲跌,關心自己財富規模的同時,也要看看財富的規模,到底能帶來多少實際的紅利?在關心自己有幾套房、佔有多少不動產的同時,也要看看兜裡還剩多少錢,用以支付代表幸福的消費能力。安居客全房源網售前“中介、平臺”雙核驗,售後“全流程、全平臺”全保障。

中國式中產的焦慮,豈是多買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