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张居正的几件小事,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神

张居正的政务水平有多高?他被公认为“大明第一名相

”,梁启超称他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号称现代讲史第一人的黎东方先生对他评价是: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黄仁宇对张居正的评价简单直接:“世间已无张居正。”

取得如此成就的张居正,在古代往往容易被人神化,既然政务水平这么厉害,治理国政成绩这么突出,那必定在道德思想,胸怀魄磊方面也不是一个正常人,而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实际上,史书为我们记录了一个真实的张居正,他通过几件小事告诉我们,张居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虚幻的神。

张居正的几件小事,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神

张居正 剧照

一、面对成绩,他也会骄傲,待人接物,他有不足

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对张居正一直非常器重,在他接替严嵩担任大明首辅后,马上调张居正担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一个多月后,张居正就和裕王之前的讲官陈以勤一道进内阁,同时,提拔张居正担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没过多久,又让张居正担任《世宗实录》的总裁,晋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这提拔的速度堪称坐火箭,因为距离张居正做五品学士时仅仅一年多时间。这么快的晋升速度也让张居正产生了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心态。当时在内阁中,张居正的资历最老,老师徐阶是首辅大臣,李春芳是多年的朝廷重臣,但他们两个都表现出礼贤下士,谦虚待人的样子,单单张居正不理会这一套,他比自己内阁中的那些前辈更有丞相的样子,史书上说他傲慢地接见九卿,不喜欢和同僚讨论政务方针,也不听取任何人的意见,身边的下属官僚都很害怕他,把他看得比丞相还重

张居正的几件小事,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神

张居正老师徐阶一直待人接物很有一套

二、在朝廷斗争中,他也是以“利益”为先

张居正之前同高拱关系很好,但是后来张居正站队老师徐阶的态势越发明显,和高拱关系就一般了。尤其是嘉靖去世后,张居正私下和徐阶拟定遗诏,而撇开高拱,这让高拱一直耿耿于怀。后来高拱被徐阶整的罢官回乡,老师徐阶也急流勇退,辞官归家。这时,内阁中的赵贞吉非常轻视张居正,这让张居正很恼火,张居正打算把赵贞吉整走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时,张居正撇开和已经罢官在家的高拱的私人恩怨,又开始和老师徐阶的对头高拱合作起来,他强烈上书复用高拱主持朝政。果然,高拱回到内阁后,和张居正一道,很快就把赵贞吉赶走了,顺道还夺了首辅李春芳的权利,之后,陈以勤自动引退,殷士儋也被罢免,内阁中只留下张居正与高拱两个人了,两人关系又很亲密起来。

张居正的几件小事,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神

高拱和张居正的关系,一直分分合合

三、面对恩师遭难,他不顾引火烧身,鼎立相助

高拱复出主政后,对老对手徐阶展开了穷追猛打的态势。他指示地方官严查徐阶的贪腐和霸占良田的事宜。在证据确凿后,收了徐阶的田,把他的家人发配充军,还打算对徐阶进一步下手。

此时的徐阶,已不是当年高高在上,只手遮天的大明首辅,而只是一个退隐归乡的老人罢了,他哪还有能力和当政的高拱斗,而且徐阶当时的贪腐和侵占良田这些,都是一些负面的东西,很多以前的官僚避之唯恐不及,自己和他牵扯到,都怕惹到麻烦。但是,此时的张居正,面对昔日恩师的遭难,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自己帮徐阶会给人留下公权私用,私相授受的话舌,更没有拿自己当圣人,要自己道德高尚到大义灭亲的地步。他的表现只是凸显出了他作为一个受过恩德,现在回报恩师的普通人的一个品质。

张居正帮助徐阶就是和高拱作对,在帮徐阶度过难关后,他和高拱的关系,再次恶劣起来。

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并不是一个虚幻的神

张居正的几件小事,说明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神

不要以“神”的标准要求张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