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盛京醫院學者稱,糖尿病患者介入後預防支架再狹窄,糖化血紅蛋白要控制在一個區間內

盛京醫院學者稱,糖尿病患者介入後預防支架再狹窄,糖化血紅蛋白要控制在一個區間內

裝了支架後效果不錯,冠心病患者就萬事大吉了?對於合併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水平會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牛鐵生、楊天貴等研究顯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還是很重要的,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與支架內再狹窄率呈“J”型曲線,HbAlc控制在6.0%~7.0%的患者支架內再狹窄率最低。

而且不同HbAlc控制水平的患者再狹窄類型不同。

研究者指出,對於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冠脈介入治療後,避免將血糖控制過低和避免高血糖同等重要。不能一味追求強化降糖治療,而要根據患者個體化制定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他們強調,對於冠脈介入術後HbA1c水平偏低或較高的患者,尤其是出現再發心絞痛或心梗症狀、充血性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應積極複查冠脈造影,儘早發現病變,減少和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特別是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後。

這項研究顯示,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HbAlc控制在<6.0%、6.0%~7.0% 及 >7.0%三個不同水平時,其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為35.7%、25.0% 和 39.3%。

進一步進行Logistic 多因素迴歸分析發現,與HbA1c在6.0%~7.0%患者相比,HbA1c<6.0%和 >7.0%的患者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分別增加了4.5倍和2.7倍。

研究還發現,HbAlc在6.0%~7.0% 的患者發生的再狹窄以 MehranⅠ型為主;而 HbA1c<6.0% 和>7.0% 患者以Ⅱ、Ⅲ、Ⅳ型再狹窄為主。

為什麼HbA1c<6.0%支架內再狹窄風險反而會增加?

研究者指出,與長期反覆高血糖水平一樣,血糖水平越低,心肌細胞缺氧程度越嚴重,炎症反應、心肌細胞代謝障礙以及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就越重,造成新生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促使支架內動脈硬化斑塊負荷越重,同時會促進支架外冠狀動脈斑塊的形成。

該研究共納入544例冠脈介入治療後6~12 個月複查冠脈造影的糖尿病冠心病,其中112例發生了支架內再狹窄。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患者中,40例HbA

1c<6.0%,28例HbA1c在6.0%~7.0%,44例HbA1c>7.0%。

來源:楊天貴,付鵬,牛鐵生. 冠心病合併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與支架內再狹窄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循環雜誌, 2018, 33: 652-656.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盛京医院学者称,糖尿病患者介入后预防支架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一个区间内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直播時間請關注本微信號“阜外說心臟”。網絡直播視頻也會以微視頻的形式在本公眾號發送,以滿足不能觀看網絡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臺”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