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幸福的要素|羅素

幸福的要素|羅素

幸福的要素|羅素

幸福的要素|羅素

幸福的要素|羅素

幸福從何而來?羅素宣稱:“基本的幸福最重要的立足點是對人對物的有善的關切”。[1](P170)對人的友善關切,是愛的一種。一個樂於觀察他人、關心他人的人通常會得到他人的善意回報,所以,發自內心地愛很多人是最重要的個人幸福之源。對物的關切雖然次於對人的關切,但也很重要。在物的世界裡,一個人能夠處於平和寧靜的狀態,這使他能夠以最佳方式驅散煩慮,而同時他也嚐到了真正的、即使是暫時的幸福。

1 幸福是善

幸福的要素|羅素

羅素把幸福視為善。他在TheConquestofHappiness(《幸福的征服》)一書中說:“我是作為享樂主義者寫這本書,就是說我把幸福當作善……”。[1](P276)他把“善”定義為“慾望的滿足,或取得快樂,或者慾望與快樂均可得到”。[3](P112)羅素把幸福生活視為善的生活。“幸福生活在極大的程度上就等同於善的生活”。[1](P276)

羅素的這種把幸福視為善的觀點代表了幸福論的主流觀點,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最高的善,而最高的善被認為是無條件的、最終的(teleios),其意思是,追尋最高的善不是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它是其他事物所追尋的目的。幸福是最終的,因為人們為了它自身而不是為了其他的事物而選擇它,而人們選擇其它許多事物,例如金錢、榮譽、快樂等,都是為了幸福。亞里士多德還用了自足或自我完滿性(autarkeia)的觀念來顯示幸福的特徵。他認為,“我們把自我完滿的東西當作是其自身使人生值得選擇而一無所缺的東西,我們認為幸福就是這種東西”。[4](P1097b14-16)

對於善的生活,羅素明確指出,“善的生活由愛所激發,由知識所引導”。[5](P372)愛和知識對於善的生活是缺一不可的。沒有知識的愛會導致迷信和愚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愛是更根本的,因為愛會使智慧之人尋求知識,以便找到為所愛之人謀福利的途徑。

1.1 愛

幸福的要素|羅素

羅素所謂的“愛”包括多種感覺。愛這種情感“在兩極之間遊移:一極是沉思中的純粹的快樂;另一極是純粹的仁慈”[5](P372)。當人們觀察靜止物體時,例如欣賞美麗風景時,只能有快樂之感,而沒有仁慈之心,這也就是羅素所說的對於物的興趣會使人快樂。而另一極端是,父母對生病的孩子可能只會懷有憐憫之心,而不會在意孩子的容貌。在羅素看來,理想的愛是快樂和美好願望密不可分的結合。這也就是說,“愛”除了包括對物的興趣之外,更重要的內涵是“對人的友善的關切”。愛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男女之愛,或人與人之間的友情,等等。

羅素認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本應是最大的幸福源泉,但實際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因受到心理、經濟、社會、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影響,卻常常成為不幸之源。父母與子女之間較為理想的關係應充滿平等、體貼、關愛,以及對彼此個性的尊重。

羅素極其讚賞男女之愛。他認為:“愛情,首先應認作本身便是快樂之源———這雖非愛情的最大的價值,但和它的其餘的價值比較起來,確實最重要的”。[1](P33)斯多亞學派和早期的基督徒認為,人能夠不依靠他人幫助,而是通過自己的意志,就能實現人生最高的善。羅素認為這種典型的“孤獨哲學”的觀點不僅在倫理理論方面是錯誤的,而且在實際上也沒有反映出人的本能中好的一面。自然賦予的人的本能要求相互合作,以獲取友誼和情愛。愛情是導向合作的最原始最普通的感情,凡是熱烈地愛過的人,絕不願接受那假設人的至善與他所愛者的至善不相關的哲學。

1.2 知識

幸福的要素|羅素

羅素認為知識是善的生活的另一要素,他指的是科學知識和個別事實的知識。他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不存在倫理知識。知識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如果我們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科學會為我們提供達到目的的手段。很多幸福的源泉都與知識有關,包括工作、情趣、愛好等。

在羅素看來,工作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形式必然會增進知識,在工作不過量的情況下,還會增進幸福。工作可以避免乏味,提供成功的機遇,滿足人的事業心和成就感,使人充分實現自身價值。有兩個因素可使工作很有趣:第一是技巧的運用,第二是建設性。“因完成一件巨大的建設事業而感到快慰,是人生所能給與的最大快慰之一。”[1](P239)

羅素還認為幸福人士最普遍、最典型的特徵是情趣。一個人應儘可能培養更多的興趣。“一個人所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幸福的機會也越多,受命運擺佈的可能性越小,因為他若失去一樣,他還能轉向另一樣。”[1](P176)人的所有個別的情趣和慾望應融入整個生活框架內。如果這些要成為幸福之源,就應與健康、和我們所愛的人的感情、和我們社會的關係相適應。真正的情趣應成為人類天性的一部分。

除了那些生活所依賴的主要興趣之外,人們的業餘愛好也可以使人擺脫日常壓力、疲憊和不快,例如觀看比賽、看戲、打高爾夫球等,這些活動會使人們的注意力從自我轉向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從而保持一種鎮定自若的心態。

參考文獻:

[1]羅素.羅素論幸福[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2]大衛·福萊.從亞里士多德到奧古斯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A.J.艾耶爾.貝特蘭·羅素[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

[4]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Egner,Robert&LesterE.Denonn,ed.TheBasicWritingsofBertrandRussell[M].NewYork:Simon&Schuster,1961.

幸福的要素|羅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