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致家長:真正的陪伴,長什麼樣?

搜索“瑞丁老爸啟蒙學院”,一站解決家長的教育困惑。讓孩子擁有最有價值的童年!

陳老師,你好!我的孩子剛剛讀書,我也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但是我操作中,真的有很多實際困難。

我平時照顧孩子已經很忙了,還有一份工作;現在孩子讀書,還要全程陪同,實在沒有精力。難道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我能去請個老師,來幫忙教孩子嗎?老師教不應該比我陪,更專業一些嗎?

01

親愛的家長,你好!非常感謝你一路以來收聽我們的課程,更要感謝你提了這個很真實的問題。你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的困境。我們慢慢來說。

我們“想請老師”來教孩子,大多因為以下2個原因。一是老師是專門搞教育的,總是會一些我們家長不會的技能,應該能教的比家長好;二是家長自己也有一攤子事情。如果能有老師代勞,的確省下一些麻煩。

但是真實的情況,真的如此嗎?我想講一個我自己接受教育的故事。

我念的高中算得上是一所名校。我當時進去讀書的時候,恰逢我們的老校長,從校長崗位上退下,在我們隔壁班教擔任物理老師。

我們的老校長,當時是教育屆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在我們學生中獎,傳說具有兩大神技。一是物理教得出神入化,凡受過他點撥的孩子,物理成績都是槓槓滴;二就是校長特別熱愛我們二中的環境,喜歡撿垃圾。

在新生入學不久,我從教室後門走出去,一眼就看到老校長蹲地上,在那裡奮力地挖什麼東西。走進一看,原來是一看粘在地上的口香糖。我至今都清楚地記得,他老人家一邊用手挖,一邊用一種特別痛心的語氣說:“我就不明瞭,他怎麼就吐的下去呢?!”

當時我們很多同學都看見了。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不由自主地上去幫忙。最後是某個男生,弄來了一把小刀。老校長就當著我們的面,一點點把口香糖刮乾淨。

然後徐老校長啥也沒說,捧著他的書,仙人一般地飄走了。

我沒有緣分獲得老校長關於物理的點撥,其實他都根本有跟我說過一句話。但是我發現,我後來就根本做不出來隨手扔垃圾、吐痰、吐口香糖這樣的事情。因為,我也覺得,實在是不忍心。

現在回憶起來,這個才是名校名師在我身下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記。

02

後來,當我自己開始從事教育研究工作,我就越來越發現,家長特別容易把“教育”與“培訓”混淆在一起,形成錯誤的觀念。

如果,你是想培養孩子掌握某種技能,懂得某種知識,大可以找人教,找人講解,或者自己去百度。這個屬於培訓的領域。

但是,一旦涉及到教育,就不是講解技能那麼簡單了。教育的載體,可能是某一項知識或技能,但是本質上,是價值觀、能力與習慣的傳達。這個過程,就像前面老校長所傳達的人生態度,不能教,甚至不用講,只能靠“養”,得靠人帶動。

致家長:真正的陪伴,長什麼樣?

我們都明白,在啟蒙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成就,不是考多少分,會做什麼題,而是能力、態度和習慣的培養。就像我們陪孩子看書,雖然也為了認字,但是核心是為了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熱愛文字的態度,以及靜心專注的學習能力。

這個培養過程,就是需要言傳身教,就是需要靠一分分時間積累出來。想請人來代勞,應該很難成功。

我們一旦看懂“教育”與“培訓”的區別,我們就能明白家庭教育在其中承擔的意義。

03

當然,我並不是全盤否定老師的作用。優秀的老師,一來能夠引出正確的教育方向。二來,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答疑解惑,修正方向。只是,這樣的老師是稀缺資源。想找到這樣的老師來完成言傳身教的過程,大概只能靠緣分。

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父母和孩子共同實踐在家讀書,才是能操作、很實際的方案。我也始終相信:“陪孩子讀書”,並不是一個單向的奉獻;而是父母與孩子雙向成長的過程。

致家長:真正的陪伴,長什麼樣?

今年暑假,我在一個小實驗班裡,陪著一批孩子讀《道德經》,然後一起寫字,一起享受中文。

孩子的天賦,總是令我們驚歎。一段訓練下來,小朋友的語感突飛猛進,連帶這性格都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最讓我感動的事,是某一個孩子媽媽的幾句話。家長告訴我:

“陳老師,我們家女兒這幾天天天在家讀《道德經》,我聽著聽著才發現,原來這本書竟然那麼美!我和老公聽孩子讀,都聽出一點感覺來。我們小時候都沒有學,真的好後悔。”

誰說陪孩子讀書,一定是一種付出?其實說不定我們大人更有收穫。恰好是因為孩子,我們大人有了重新學習的緣分和動力。從這個角度而言,算不算是“教學相長”、算不算是“好人有好報”?我們的孩子,可不可以也算我們的老師?

致家長:真正的陪伴,長什麼樣?

我始終相信,只要是真正坐下來,去幹一件真正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尤其當這件事情還是讀書的時候,只要參與,都會快樂。這個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樣一件事,能夠再次激發我們內心的柔軟,激發我們對學習的熱情以及對生活的追求;我想,這應該是“生兒育女”這件事的核心價值之一。

04

正是基於這樣的美好,也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探索。我作為老師,理應去組織最好的老師,盡一切可能,去好好研究教育的內涵,併為孩子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作品。

而家長因為有了我們的書,就有了素材,可以開始在家踐行全新的家庭教育。可以更順利地完成言傳身教,陪伴孩子經歷探索和成長的過程。

我們各自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應該就可以算是教育革新的一種起步。當教育有了希望的時候,我們的未來也就有了希望。

歸根結底,還要感謝孩子;是孩子給了我們成人重新思考、再次成長的契機。

這樣想想,是不是會發現陪伴孩子讀書,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

願與天下注重教育的家長共勉!

搜索“瑞丁老爸啟蒙學院”,一站解決家長的教育困惑。讓孩子擁有最有價值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