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病例分析:治療胃潰瘍

病例分析

黃某某,女,32歲。自述間斷性胃脘疼痛6年餘。長期交替服用複方胃友、樂得胃、雷尼替丁等西藥,病情時輕時重。經多次胃鏡、鋇餐檢查均提示為胃潰瘍。現症見:胃脘灼熱疼痛,痛處拒按,時時連及兩脅,噯氣,口乾口苦,心煩急躁,嘈雜泛酸,面色萎黃,精神不振,大便幹,色黑。舌體不胖,舌質暗,苔薄黃。脈弦細數。

醫學診斷

中醫診斷:胃痛(肝胃鬱熱,瘀血阻絡)。

西醫診斷:胃潰瘍。

病例分析:治療胃潰瘍

沙參15g,麥冬12g,石斛10g,白芍15g,元胡10g,香附10g,知母12g,竹茹12g,甘松10g,劉寄奴12g,黃連5g,吳茱萸3g,白芨10g,黑地榆12g,甘草3g。9劑,水煎服。

二診

胃脘灼痛,口乾口苦,噯氣,心煩易怒大減,嘈雜泛酸、便幹色黑消失,自感食慾不振。舌質暗紅,苔薄白,脈弦數。上方去麥冬、黃連、吳茱萸,加山藥20g、陳皮10g、茯苓15g。15劑,水煎服。

病例分析:治療胃潰瘍

三診

諸症消失,精神、納食均好,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複診方藥:

太子參15g,石斛10g,白芍15g,元胡10g,香附10g,知母12g,甘松10g,劉寄奴12g,白芨10g,黑地榆12g,山藥20gg,茯苓12g,陳皮10g,桃仁10g,甘草3g。40劑,水煎服。

追訪結果

8個月後追訪,患者於4個月前鋇餐複查,提示胃潰瘍癒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