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從濟南“第一堵”談起

從濟南“第一堵”談起

據報載:全國交通堵塞嚴重的十大城市,濟南獲得了“堵城”第一名。超二百萬輛汽車,有了超大城市的範兒。可南依泰山、北靠黃河、東西空間不算寬滿的城市面積,那麼多汽車運行不堵不塞才怪呢。

上世紀六十年代,解放橋交叉口處上下班高峰時,那蔚為壯觀的自行車流太驚人眼球了。放眼望去,自行車塞滿了大街,小轎車的倩影卻很少見到,公交車不多,無軌電車還沒出生。我記得,只有一路公交車到山師大門西邊,然後沿文化西路返回。光山師學生就有三千多人,再加上教職工等,人數真不少。星期天、節假日去城裡購物、逛街,坐公交車的難度,不親自經歷過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我身材瘦小,在上車門口拼命擠的時候,往往被擠下來,只好喘著粗氣再等下一輛。萬一擠上車了,身子卻在人堆裡飄浮著,兩腳根本無法落地。常人如森林般的手臂,壓著我的頭,蓋著我的眼,窒息的感覺陣陣在胸中湧起。售票的小姑娘高叫著:快買票,快買票,可我手腳不能動,無法看到售票員,買票真是勉為其難了。後來我和同學開玩笑:濟南的公交車逃票容易(還沒買上票就到站點了,不得不拚命擠著下車),泰安的公交車逃票連門也沒有(乘車人少),兩個彪形大漢把守前後門,威懾力之大,叫人連產生歪心思的機會都沒有。

1968年春節後回濟南,在泰安火車晚點到夜裡十一點,到濟南時已是凌晨二點多了。怎麼辦?山師在東郊,火車站在西郊,相距十四五里,公交車趴窩休息,人力車絕跡,出租車不存在,只好邁開我的“十一號”徒步了。從經一路向南走,我惶然不知所措了,畢竟濟南西部到的少,不熟悉地形呀!再加上明晃晃的路燈光一照,到處都一個模樣,真覺得有點寸步難行了。想找個人問路,哪有呀,天寒地凍無急事誰還出門?那時,濟南的夜生活還是零的狀態。偶爾在街頭巷尾閃過一個人影,也是倏忽一閃就不見了去向。我暗下決心,隨便走吧,大方向東南,只要找到百貨大樓、趵突泉這些地標,我就穩穩地找到校門口了,這濟南東部我還是熟門熟路的喲。天知道那天晚上,我拐了多少個彎,穿行了多少大街小巷,在腦子裡產生了多少問號,內衣浸溼了多少汗水(揹著一大包煎餅)?最後,我終於找到了趵突泉這個著名地標,往南看,千佛山模糊的身影也在夜幕下隱隱出現了。

欣欣然走到了校門口,屏住呼吸靜默了數分鐘,然後開始喊傳達室裡的大爺開門。誰知先溫柔地叫沒動靜,再加大音量還是沒反應,最後無奈,我只好轉到山師南面,由鐵絲網比較疏鬆的地方鑽進了學校,此時已雞叫三遍了。

從濟南“第一堵”談起

此經歷已過半個世紀,物是人非,滄桑鉅變,濟南已變得越來越陌生。曾在濟南度過五年時光,那時,總覺得它色彩單一且灰暗,是一座很土氣、被自行車馱著緩慢前行、沒有現代化城市味道的省會城市。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這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歷史文化名城,蛻變成了色彩斑斕、流光溢彩的現代化大城市。爆增的汽車流和湧動的人潮,好似堵塞了的脈管,甚至有人開始跳著腳罵娘了。奉勸朋友們不要著急上火,這僅是暫時現象,等瓶頸疏通了,我相信,那時解放橋交叉路口的汽車洪流,將比當年的自行車流更加蔚為壯觀!

從濟南“第一堵”談起

作者簡介:張仁起,東營市勝利第三中學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