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曾祥裕 曾海亮

我近几年,六进泉州,每次都要抽出时间深入泉州城乡,探寻其人文胜迹。风水结缘,也广交朋友,与他们交流中深化了我对泉州风水格局和人文之美的认识。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福建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东南佛国之称。此地自唐宋以来人才辈出、商贾云集,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古代世界三大港之一。

说起古泉州建城可追溯至唐开元六年(718年),清源紫帽之间、晋江北岸,为泉州古城的地址,所以泉州古城已有1266年的历史。 从千年来泉州的迁治和城市建设来看,州治呈现出由西而东,由北而南,向海发展的特点。北宋谢履有诗:“州南有海浩无穷”。

海是泉州的生命线。泉州文明进程与海洋文明接轨后,古城经济文化发生巨变。

一、泉州地理概貌

温陵,这是一个形象概括泉州地形气候的地名:《晋江县志》说:“地处高阜,其气独温。”《南安县志》说:“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唐诗人韩翭称泉州气候,“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泉州府志》说:“郡有山川,非特供登临览眺已也,其磅礴郁垒之气,可以兴霖雨而降一方。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据学者考证,泉州整体山脉属于南干龙的分枝余脉东行分枝,自武夷山至戴云山为南干龙分枝大龙,自戴云山至德化安溪永春南安泉州为大龙分枝,到清源山至东海为北分枝大尽于海,南分枝大尽于南安与同安交界处的狮山和鸿渐山并直抵金门,中间一分枝较短自南安到晋江紫帽山起顶作朝。

这就是 泉州龙脉的总体走势。三条枝龙中以北龙最贵发福长远,主发文贵出科甲宰辅与理佛正宗(曾公亮、李挚等);中间一枝差为朝应只主武贵出千军总兵将军地方官员;南干一枝雄大自是不同凡响,主出英雄豪杰辖据人士(郑成功还有某些祖籍在此的台湾人士)。

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

上面分析了泉州大势,下面分析泉州城的风水格局,泉州城在以上三条分枝龙脉中属于北枝,以双峰为太祖太宗,双阳北峰为过峡,清源山为少祖并分家成父母子媳山,它成为泉州的主山也是城北的屏障,挡住北风的袭入,故泉州为山南水北的向阳之地。

二、鲤城之由来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泉州有鲤城之雅称,其实也是风水喝形之名。若从高空或远方看去她就象是一个宽硕肥大平躺的鲤鱼,丰泽是鱼头、东湖是鱼眼,老鲤城区就是鱼身,西湖是银光闪闪的鱼鳞,北峰以上的部分就是鱼尾,从顺济桥以上到浮桥北门略上的部分为鲤鱼腰身,当海水涨潮江水倒灌时就形成鲤鱼腰带之大富贵格。 当地人称之为鲤鱼跃出龙门的形状。这寄托了当地人向外拓展事业的愿望。事实上,在此风水意象感应下,泉州人以敢拼就是赢的理念飘洋过海闯天下,靠勤奋敏捷捕捉商机,发家致富。所以泉州有侨乡之美称。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综上所述泉州的风水环境格局为:龙游江海和鲤鱼腰带格局, 洛水晋水二江渡龙入海。 写一诗以言之:鲤鱼腰带贵水潮, 紫帽眠弓状元到, 更兼双峰和清源, 道佛仙宗代代传。

三、风水格局与人才辈出紧密相联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泉州山水格局决定了二类人才居多,一是往外发展后经商人才。 前些年,胡润研究院与世茂集团首次联合发布《2014胡润中国闽商&浙商生活方式研究报告--闽商篇》。报告显示,福建地区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富裕人士数量达到10.9万人,泉州千万富豪人数1万人、亿万富豪人数700人。 

报告称,住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晋江人、SM集团的施至成家族以600亿元财富成为闽商首富;总部在上海的泉州人许荣茂家族以415亿元位列第二;印尼雅加达的泉州人、金光集团的黄亦聪家族以310亿元排名第三,泉州人包揽闽商富豪榜前三,榜单中泉州人上榜八位。

泉州人除富豪多外,自古以来文人辈出。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自宋中叶至清朝前期的短短几百年间这里出过好几位宰相和大思想家,其中有像曾公亮、李光地、李挚等大家所熟悉的名人。至于在古代科考中进士魁元的多得数不胜数,政治家军事家有郑成功、施琅等民族和国家英雄,武术以南拳和永春拳名震天下曾一度与北少林齐名,。 南宋朱熹称泉州满街皆圣人。这说明泉州千百年来,文化兴盛。 泉州人崇文重教,民风淳朴。明代泉州人李光缙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曾把闽粤两省的风土民情作对比说:“(闽)民足智好讼,君子尚儒,小人务耕,习诗书而娴于礼,有邹鲁风。……冠带衣履,粤士一之,闽士十之”(《景璧集》卷一《贺方伯慕云管公奏最叙》)。

四、风水堂局决定泉州人兼容并蓄的开放情怀

曾祥裕:话说泉州鲤城的风水意向

泉州鲤鱼跃海的格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接融汇的色彩,由此造就泉州成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海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在此大放异彩。泉州蕴含着开放冲突、兼容并存的多元特质,铸就了泉州人兼容并蓄、爱拼敢赢的人文性格。我们不难发现,中世纪泉州港的繁荣兴盛,海外输入的多元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民间信仰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 早在唐宋元时期,泉州因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而名扬海内外,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海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大放异彩,这种多元性、包容性特质正是泉州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正是这种蕴含着开放冲突、兼容并存的多元特质,铸就了泉州人兼容并蓄、爱拼敢赢的人文性格。

(作者简介: 曾祥裕, 早年从事中医工作,祖传杨公风水术,兼容各家之 长,并对中医养生术有研究。

近年来曾祥裕还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澳大利亚风水学院、北京上古传承国 学院聘请为讲课嘉宾。他还 曾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开讲《杨公 风水和养生》以及《人居环境以及建筑风水》,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杨公造命课择日法》, 并撰写200多万字的风水考察随笔和学术论文,长年开办风水培训班,招收海 内外学员近三百人;擅长运用风水和中医养生方法,为海内外不少寺院、道观 及企业、公司和个人做过风水布局和养生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