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叶县历史名人录(2)——孔子游历叶县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教育家。在叶公沈诸梁当政叶县的时候,曾经游历叶县,留下了许多故事。

叶县境内有条河,叫沙河,河底全是松软的沙子。孔子和弟子们从陈蔡出来绕道郾城往叶邑(今叶县叶邑镇)去,经过沙河。行至一个渡口时,因暴雨刚过,河水很大,车子一下子陷进了泥沙里。弟子们叫来当地的老百姓帮忙,把车子拖了出来。可是,经过这一折腾,车上的书(简)弄湿了。村民们又帮他们把书运到村东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台上晒,这个高台后来就叫“晒书台”。因为孔子的车在这里泥(也有人说是溺,掉进泥沙中不能走动之意)住了,后来渡口边的这个村就叫“泥车村”。

离泥车村不远有个妆头村。孔子他们由于过沙河时车子陷入泥沙中,折腾了不少时间,头发也乱了,身上也很脏。于是就在这里,梳理打扮一下。后来,这个村子就叫妆头村。村里还有一座小楼,叫做圣人阁,里面供奉有孔子的塑像。后来,文革时期,孔子像被毁坏了,只留下了圣人阁。

邓李乡有个銮场李村,以前曾叫过拦车李村。孔子从这里经过时,遇到一群小孩子正在村边玩耍,他们用泥沙垒墙当城。孔子的车要从“城”上走过去,孩子们不让车过,双方便争吵起来。孔子的弟子子路说:“你们不让过,把“城”挪挪可以吧?”

有个小孩儿说:“城是死的,怎么能挪?车是活的,车子可以绕过去呀!”

孔子听后吃惊地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他连忙跳下车,鞠躬赔礼。对那孩子说道:“哎呀,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了!”三字经里有“昔仲尼,师项橐”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后来,这个村子就叫拦车李。

但是,孔子与叶县的故事,最有名的当属与叶公论政,留下的“近悦远来”的佳话。

孔子到叶县,见了叶地的地方长官沈诸梁。沈诸梁,又被称为叶公。沈诸梁问他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说,近处的老百姓生活幸福,远方的人们就会归附你,叶公很高兴。这说明,在这一点上,两个人的意见还是一致的。其实,这是儒家的思想,就是仁义治国的主张。

近悦远来,作为一种政治理念,直到现在,仍然被地方政府所推崇。叶县人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推广。

但是还有一个故事,却让叶县人感到很不舒服,因为他贬低了叶公的形象。

西汉有个人叫刘向,写了一本书叫《新序》。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孔子的弟子子张,前往拜见鲁哀公,等了七天,哀公一直没有接见他。子张就托人捎信给哀公,说是有个人叫叶公,喜欢龙,所以家里到处都是关于龙的图案。结果天上的真龙下来了,叶公却吓得逃跑了。子张以此讽刺鲁哀公并不是真的喜欢贤士,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成语“叶公好龙”。

其实叶公名沈诸梁,是楚国时期一位非常有作为的人,曾经平定了白公的叛乱,辅佐楚惠王复位。可是为什么会成为被讽刺的对象呢?这件事, 应该和孔子有关。孔子到叶县,也是希望得到叶公的重用的。可是,在某些观点上,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有个人家,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告发了他。但孔子认为,从儒家的思想来看,儿子应该替父亲隐瞒。叶公则认为,儿子做的对。叶公没有重用孔子,孔子离开了叶地。所以,孔子的弟子编了个故事讽刺叶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