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如今,教育孩子的理念真的越來越多了,許多父母都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一種方法才是最好的,或者最適合自己的孩子?

其中“快樂教育”和“吃苦教育”就像一組競爭對手,被大家爭來爭去,可他們真的完全對立嗎?

其實並不是,就像我們在【訪談】的“序”中曾說過:

“雖然成功必須經歷痛苦和孤獨的過程,甚至付出巨大的艱辛和努力,但是這種付出是孩子自己願意並是在快樂中接受的!”

苦和樂可以並存,學習中的快樂不是放縱,辛苦也不是逼迫。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吃苦”之前,要明白“吃苦教育”到底是要讓孩子學會什麼呢?

說起吃苦,很多人都會想到軍訓、憶苦飯,主持人樂嘉也曾為了鍛鍊孩子吃苦,帶4歲的女兒用了4天的時間,徒步74公里穿越大沙漠。

這樣的吃苦方式其實在家長圈裡很流行。

2016年4歲的女孩雯雯被稱為是“中國最小的揹包客”,她從1歲多便跟著父母開始徒步旅行。雯雯沒有上過幼兒園,每年有六七個月都在徒步中度過,吃野菜、睡帳篷,每天步行十多公里。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雯雯的爸爸認為:“這點困難,跟她將來人生中要面對的挑戰比起來,不算什麼。現在城市裡的小孩生活太安逸了,得讓他們吃吃苦,才會懂得珍惜,學會獨立。”

但是,這樣的“吃苦教育”真的適合孩子嗎?

運動醫學專家認為:雯雯每日徒步的路程,已經超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所能承受的運動強度,可能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不考慮孩子能力範圍,不遵循適度的原則的吃苦,最終只是變成了孩子的“受虐之旅”。

讓孩子吃苦,其實不需要父母刻意地去製造苦難的環境,而是要讓他們去體驗真實的生活。

那麼,到底哪些“苦”才是需要讓孩子去體驗的呢?

學習的苦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點贊最多的回答是:

因為生活的苦往往躺著就來了,而學習的苦還要主動去受。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生活也可以自我安慰、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而學習的痛苦在於,需要你一直主動思考和汲取知識。

前者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自我麻痺;而後者卻只能在長久的“痛苦”積累後,獲得好處和力量。世界上願意主動“找罪受”的人總是少數,所以大多數的人選擇了前者。

因此,“吃苦教育”放在如今,我們應該對它進行全新的定義和解釋。

“吃苦”不再僅僅指的是讓身體受苦,更多的應該是指意志上的苦,應該是對孩子效率、自控力和意志力的訓練。

今年年初,劉歡在參加綜藝節目時聊到對女兒的教育,他坦誠地說自己很後悔......

“女兒從小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很好,記憶力也特別好,很多複雜的音程聽兩遍基本都能唱下來,但小孩子都有懶惰的情緒,經常會懶得練琴。”

而劉歡和太太都奉行“快樂教育”,不喜歡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但這種不干預、不強迫,最終卻“浪費”了孩子的音樂天賦。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所以,讓孩子體會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吃苦教育”更深層次的意義。

勞動的苦

在我接觸的孩子裡,有孩子說寧願去打工也不想上學了,這些孩子是因為家庭困難才想早點去工作嗎?

事實恰恰相反,這些孩子在生活中大多都是被父母寵著的,家裡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兒家務活,父母覺得孩子好好讀書就可以了。
當孩子沒有體驗過勞動的苦,以為讀書就是最辛苦的事情了。

因此,平時父母跟孩子說再多工作的辛苦,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掙錢的“不容易”。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前段時間,有一個6歲小男孩在工廠幹活的視頻被網友們熱議。

小男孩的媽媽在工廠工作,到了暑假,媽媽想讓兒子“體驗生活”便帶著兒子一起上班。

視頻中的小男孩穿著工廠的工裝,面前擺著一堆零件,戴著手套認認真真地工作。但剛做了一會,小男孩就滿頭大汗的和媽媽說:“錢真的不好掙啊”。

在一次親身體驗之後,孩子感受到了勞動的不易。在教育孩子時,100次說教,都不如1次親身體驗。

獨立的苦

在有一個詞叫做“寒門富二代”,指的是許多普通家庭的父母,竭盡所能讓孩子過上“富二代”一樣的生活。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這些父母不想讓孩子也經歷自己受過的苦,所以事事都爭取給孩子最好的。比如:優渥的物質條件、事無鉅細的照顧,甚至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可如此“拼命”的愛,真的能換來孩子的成長嗎?顯然沒有,這種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慢慢長成了社會中的“巨嬰”。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當有一天父母希望孩子能獨立時,卻發現一直被“抱著”的孩子已經不會行走了。

2016年,被譽為“神童”的魏永康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退學,原因竟是——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魏永康在4歲時就學完了初中的課程,13歲順利考上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有這樣令人羨慕的成就,除了聰明也離不開媽媽的培養,但魏永康最終被退學也是因為媽媽......

從魏永康8歲開始到大學畢業,媽媽一直都在陪讀。

這些“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媽媽常說的一句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她把除學習以外的事情全都包攬了下來,讓魏永康全身心的讀書,甚至兒子到了高中,還會餵飯給他。

到了在中科院讀碩士時,魏永康脫離了媽媽的照顧,從此他光輝的道路發生了改變......

他完全不會處理生活上的事情:

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冬天不知道加衣服;不會打掃和收拾房間,屋子裡臭烘烘的,襪子髒衣服到處亂扔;

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被記零分;

最終因為沒寫畢業論文讓他失去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還沒取得碩士學位就被學校勸退......

媽媽接到消息趕到中科院後,卻大罵兒子讓他去死。

也許當時媽媽並不知道讓自己驕傲許久的兒子,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結局”。

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因此必須讓孩子先經歷獨立的苦。

天下沒有父母不疼愛孩子,也沒有父母在看到孩子跌跌撞撞成長時會不心疼。

但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吹打,只有走出保護圈,孩子才能成長,變得獨立和自信,才能在日後獨擋一面。

冰心老師曾在文章裡摘抄過一句話:

逆境和挫折就是人生天空中的雲,而這些雲將會在日落時分變得格外美麗。

“吃苦教育”就是如此,當孩子親身體驗過學習的苦、勞動的苦和獨立的苦,才更知道珍惜。

最後,用知乎上一段高讚的回答來總結“吃苦教育”:

“你會發現那些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窮人更能吃苦,不然他不可能白手起家。

從0到1是最難的,這代表著你要放棄娛樂生活,放棄無效社交,還要忍受著這個過程中的不被理解和孤獨,它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自制能力和自控能力。
但是當他成功了富有了之後,他做事依然很勤奮,還是很有理想,還是能承受孤獨,這才叫吃苦。”

真正的“吃苦教育”不應該把吃苦當做目的,因為吃苦本身沒有意義,在吃苦中思考,帶來的反思才是“吃苦教育”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