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教授与疯子》:牛津词典已经搬上银幕,新华字典电影去哪儿了?


《教授与疯子》:牛津词典已经搬上银幕,新华字典电影去哪儿了?


前几年IP热潮正盛的时候,传闻《新华字典》要被改编成影视剧,可惜之后再没有听到后续消息。而现在我们看到了一部也许可以为未来的《新华字典》大电影提供借鉴、揭秘《牛津词典》编纂传奇的悬疑传记电影。不过,《教授与疯子》并非根据《牛津词典》改编,而改编自英国作家西蒙·温切斯特的同名原著。


1879年,詹姆斯·默里教授(梅尔·吉布森饰)受牛津大学的学者们委托,计划编撰整理出英语中的每一个单词。他一直埋头苦干,直到收到威廉·切斯特·迈纳医生(西恩·潘饰)的来信才出现了新转机,后者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工作流程,而且帮助他解决了更为困扰的情绪问题。然而,默里并不知道,迈纳医生被关在精神病院里,因为参加美国内战而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


这部电影确实不乏紧张刺激的时刻,但主要问题在于其中真正的反派其实是英国人的偏见。他们不信任默里,因为他是苏格兰人,当发现他的搭档竟然在精神病院里后,更加怀疑他、排挤他。但除此之外,缺乏其他的重要冲突来保证影片持续引人入胜。

《教授与疯子》:牛津词典已经搬上银幕,新华字典电影去哪儿了?

明明那部同样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讲述词典编辑部宅男爱情故事的日本电影《编舟记》那么让人共鸣。谁会想到这部由两大实力男星主演、揭秘牛津英语词典如何诞生的历史传记片会这么让人乏味呢?

围绕着娜塔莉·多默尔的角色伊莉莎·梅雷特本可以制造更多的戏剧冲突,但影片却迫不及待地让这个角色很快发生了逆转。也可以说,剧本对角色的塑造很粗糙,但演员们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资深英国演员史蒂夫·库根,一如既往地让人无可挑剔。

《教授与疯子》的历史背景和宣传语“荣耀牛津,璀璨生命”也许会让你陡生敬意,但这部电影并不会如你预期的带给你醍醐灌顶的心灵洗礼。它的故事概念确实令人感兴趣,但感觉更适合制作成一集电视纪录片,而非2个多小时的电影长片。

《教授与疯子》:牛津词典已经搬上银幕,新华字典电影去哪儿了?


贝尔·麦奎瑞的配乐偏爱大提琴旋律,很有《权力的游戏》的感觉。这本身并不是坏事,奈何《权力的游戏》最终季人神共愤,现在联想到《权力的游戏》大概只会引起大家的负面情绪。

不管怎样,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至少你多少了解到了一点这部词典的诞生历史。考虑到梅尔·吉布森在20多年前就开始着手推动该项目,结果最终影片却如此乏善可陈,不免让人失望。但其实梅尔·吉布森也是受害者,早在两年前电影基本拍摄完成后,他就跟制片公司闹上了法庭。最终他和导演都拒绝承认这部电影,声称制片公司发行的版本“令人失望”,诚不我欺。

通常,随着这类由图书改编的电影的上映,原著的销量往往会大幅增长,但我相信应该不会有人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会去赶紧去买一本英语词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