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赤峰市巴林右旗農牧局:念“羊”經謀振興,大板鎮的牧民發了“羊”財

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擘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藍圖。作為城關鎮,如何將這殷殷囑託化為生動實踐、變成美好現實,大板鎮黨委政府念茲在茲。“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勢”,意識到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經濟循環,走農牧業高質量發展道路,謀求經濟、生態效益雙贏成為發展的必然選擇,大板鎮充分利用素有的養羊傳統,進一步在調結構,轉方式上下功夫,既沒有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彎路。從粗放型散牧到規範化舍飼圈養,從自然繁殖到人工授精,在不斷改進飼養方式的同時,引進、培育良種成為重中之重。以市場為導向,大板鎮科學謀劃,引進了肉質細膩、市場需求量大、價格較高且耐寒冷、節糧、病少、宜圈養、成熟早、繁殖率強的湖羊。隨著“新成員”的落戶,一系列配套舉措也紮實落地,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赤峰市巴林右旗農牧局:念“羊”經謀振興,大板鎮的牧民發了“羊”財

赤峰市巴林右旗農牧局:念“羊”經謀振興,大板鎮的牧民發了“羊”財

依託龍頭企業 在村企結合上謀出路

前進村的湖羊場是全鎮最具代表性的村企聯合項目。起初,由村集體利用旗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三到”資金及財政週轉金籌建的湖羊場遇到了經營管理上的難題,為擺脫困境,鎮村兩級經過充分調研和徵求意見,引進德勝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包前進村養殖場。接手僅一年時間,300餘隻基礎母羊產羔達到564只,養殖場不僅按約定向前進村兌現了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資金,場內湖羊存欄數量也翻了一番。目前市場上湖羊每隻均價達到2000餘元,與普通大尾羊單隻差價近900元,按照保守出欄率估算,場內每隻基礎母羊純利潤可達到1000元。“這回,我們下一步再引進1000只基礎母羊的資金也有了。”企業效益實現了,公司負責人堅定了下一步發展的信心。這種村企聯合的方式,既大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又幫助政府在產業培育中引進高水平團隊,嫁接移植先進管理和運營模式,促進形成“政府、龍頭企業、集體、農戶”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新機制,進而推動了整個湖羊產業鏈發展。

創新養殖模式 在示範帶動上下功夫

好的項目引進來了,大板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牧戶優化資源配置,以創新型養殖模式帶動產業效益提升,不斷為優勢產業與本地養殖戶對接牽線搭橋,使落了地的產業真正開花結果。相比於傳統養殖大戶,更加規範化、集約化且適應市場能力更強的現代畜牧業新型主體家庭牧場模式在大板鎮應運而生。

2016年8月,在大板鎮巴潤哈日毛都嘎查查干花小組,佰嘎力家庭牧場以130萬元投資建設起總佔地面積9.99畝合作社形式的家庭牧場。靶向施策,精準發力,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佰嘎力家庭牧場科學定位發展方向。自建設之初便以十幾倍於單個養殖戶的棚圈、草料棚面積,更加科學的飼料配比餵養,更加規範的舍飼圈養模式為基礎,以強戶帶弱戶,人人監管,共同決策為保障,牧場以最高600餘隻的出欄湖羊量,實現了抱團發展獲取規模效益的目標。今年上半年,牧場出欄湖羊240餘隻,經濟效益達到18萬元。大板鎮黨委政府抓住了發展集體經濟的“牛鼻子”,用鼓起來的錢袋子,聚攏了人心,讓湖羊產業的發展有了勁頭,也帶動牧民有了奔頭。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在佰嘎力家庭牧場的典型示範作用下,以湖羊高產出、見效快的優勢為“切入點”,找準產業優勢與集體經濟發展的“結合點”,越來越多的牧民走上了這條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依託基層組織 在整村推進中拓發展

隨著湖羊產業在本地的不斷髮展,養殖基礎不斷夯實,大板鎮黨委政府整合資源,調動力量,發揮優勢,匯聚能量,為培育湖羊產業成為特色支柱產業,實現全方位、整體式、“翻身式”發展施策。

2019年,在鎮黨委政府“幫思想、幫門路、幫資金、幫技術”的扶持下,和布特哈達村切實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通過政府協調貸款購買湖羊550只,家家戶戶念起了“羊”經。不到一年時間,和布特哈達村用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疫病防治、統一日常管理、統一銷售處理的“極簡”模式讓當初“鋌而走險”、“借雞生蛋”的養殖戶“還清了拉下的饑荒”,院子裡還留下一群搖錢的湖羊“無債一身輕”。如今,在和布特哈達村三五十隻不怕少,百八十隻不算多,家家戶戶念起“湖羊經”不鬆勁。有人賣掉部分羊為尿毒症兒子湊足了救命錢,有人靠一群羊搭實了發展臺階,以打造“全旗湖羊養殖第一村”為目標,整村推進的舉措提升了產業適應市場需求能力,也築起了牧戶抵禦風險的“防火牆”。

風好正是揚帆時,乘著積極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政策的東風,大板鎮黨委政府的紮實舉措讓湖羊產業從“拿來主義”變成了“借石琢玉”,產業發展逐漸具備自我“造血”功能。秉綱而目自強,以轉方式調結構,發展新型牧業為抓手,越來越適應大板鎮發展實際的湖羊產業必將在強村富民,建設幸福巴林右旗的進程中譜寫出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