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保持!3月4日,南寧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3月4日0-24時,全區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增治癒出院病例3例(桂林市1例,北海市1例,河池市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目前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52例,累計出院病例213例,累計死亡病例2例(河池市1例、北海市1例),現有確診病例37例,均在院治療,其中危重病例5例(南寧市1例、北海市1例、防城港市2例、河池市1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


累計確診病例中,南寧市55例、柳州市24例、桂林市32例、梧州市5例、北海市44例、防城港市19例、欽州市8例、貴港市8例、玉林市11例、百色市3例、賀州市4例、河池市28例、來賓市11例。


本日新增密切接觸者1人,現有202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和應急響應調整降級,宅在家裡多日的不同人群,有的開始復工上班、有的開始逛商場購物、有的開始外出郊遊,等等,但大家外出回家後都有一個大問號?是否會把病毒帶回家、是否要消毒、怎樣進行消毒。專家建議,基本原則是“清潔為主、消毒為輔。”一、頭髮。不需專門洗頭或是消毒,保持頭部清潔即可;若到人員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可選擇戴帽或將頭髮盤起,減少頭髮曝露在外的面積。二、外衣。回家後將外衣掛在陽臺通風,外穿的衣物和居家服要分開;若外套可能被汙染,要進行消毒處理。三、鞋底。回家換鞋後,將鞋放在通風處,不需要每次外出回來都對鞋底進行消毒,保持清潔即可。四、雙手。日常會觸碰到很多東西,若手被汙染碰到口、鼻、眼等身體粘膜時,可能會被感染,應做好手衛生、勤洗手。五、手機。可用75%酒精噴灑或用棉布蘸取擦拭手機表面,有手機殼也同步進行消毒。六、口罩。回家摘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最髒的外側,拿住掛耳繩取下即可。七、空氣和物體表面。可用紫外線燈對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也可用過氧乙酸或二氧化氯進行空氣噴霧消毒和用含氯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擦拭消毒。八、開窗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通風30分鐘左右。總之,消毒要科學適度,過度消毒可能有害。


2020年3月4日0-24時,南寧市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保持!3月4日,南寧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3月4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5例(青秀區30例、馬山縣9例、西鄉塘區6例、隆安縣3例、邕寧區3例、良慶區2例、江南區1例、橫縣1例);累計治癒出院54例;現有在治確診病例1例(危重病例,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目前,無疑似病例,無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市追蹤排查到密切接觸者255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30人。


孤兒和殘疾兒童是全社會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兒童福利院應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保護好這些弱勢群體?專家建議,重點落實“五個”關鍵措施。一是健全制度。疫情防控管理、進出人員登記、健康監測及上報等制度。二是清潔消毒。保持居住房間、食堂、公共活動區等場所環境衛生整潔和室內空氣流通,每日定期消毒並記錄,對日常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地面、嘔吐物、公共衛生間、洗浴間、紡織品(衣服、床單等)和餐(飲)具等進行清潔消毒。三是個人防護。每天早晚對工作人員和兒童進行體溫監測,暫停聚集性學習;護理人員上崗期間勤洗手,護理兒童和嬰幼兒時不得摘下口罩,不得對著兒童和嬰幼兒打噴嚏、呼氣;兒童儘量佩戴口罩,飯前便後、玩玩具前後、擤鼻涕後、手弄髒後等要洗手;護理人員通過加強自身防護來保護嬰幼兒。四是公眾宣傳。用健康提示、張貼宣傳畫、視頻播放等多種方式,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引導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五是及時處置。護理人員和兒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狀時,應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來源: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南寧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